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本文插图
资本可以容忍你亏损 , 但绝不会容忍你造假——好未来的断尾求生 , 似乎很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道理 。
文 | 曾光
编辑 | 楚明
运营 | 一凡
在线教育行业 , 销售造假这层窗户纸 , 终于被捅破了 。
2020年4月8日 , 好未来发布公告称 , 在例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员工不当行为” , 公司怀疑问题员工与外部供应商合谋 , 伪造合同等文件 , 错误夸大“轻课(Light Class)”的销售数据 。 “Light Class”销售占公司2020财年总收入的3%到4% 。
涉及造假的“Light Class”便是好未来旗下“学而思轻课” 。 官网显示 , “学而思轻课”是一款针对6~12岁小学生的在线学习产品 , 采用“AI互动+直播”的模式 , 帮助学生预习、复习、巩固课本知识 。 这款产品在2018年2月正式上线 , 至今已经2年了 。
公告中还提到 , “好未来对此并不知情 , 对此类行为零容忍” 。 目前该员工已被依法拘留 。 受此消息影响 , 好未来股价盘后最大跌幅超28% 。
一直以来 , 好未来都是美股上市的市值最高的中国教育公司 , 其市值早已超过新东方 。 在此之前 , 好未来市值最高时 , 一度高达535亿美元 , 而截至4月17日 , 好未来市值已经缩水至297.29亿美元 。 作为“第一教育股” , 自我披露销售数据造假带来了剧烈的行业震动 , 尚德机构、跟谁学、新东方均出现大跌 。
在线教育战局 , 依然迷雾重重 。
拥挤的红海
销售数据造假的背后 , 是一个混乱且逐利的战场 。
学而思轻课的工作人员李山 , 在2017年入职好未来 , 在这三年间 , 他见证了这个战场的“混乱”状况 。 他说 , 教育培训行业几乎是个没有壁垒的行业 , “护城河基本没有 , 比的全是营销” 。
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7月份的新东方和好未来的“口水大战” , 当时他还是个新入职没多久的员工 , “这个行业最主要的战场是两个地方 , 一个是教师资源 , 一个就是用户资源 , 拼杀得最狠” 。
教师资源的争夺主要依靠高薪挖人 。 2017年7月21日 , 新东方优能一对一总监朱宇 , 在教育圈核心媒体群发了两张声讨海报 , 海报的主要内容 , 是声讨学而思对新东方的“挖墙脚行为” , “暑期期间 , 好未来的HR给新东方优能中学的至少50名教师打电话……已经对老师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干扰 。 ”
“在线教育区别于其他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 就是名师效应 。 名师的个人号召力极为强大 , 放在现在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形容 , 就是私域流量 。 ”李山说 , 一个名师能带来几千甚至上万名学员报课 , 无论对拉新和续报都很有效 。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本文插图
而在老师之外 , 另一大战场就是拉新 。
这是个更为惨烈的战场 , 近日好未来销售数据造假也出在这里 。 曾在学而思轻课担任销售顾问的刘小凤说 , 她们做销售的 , 在外的头衔虽然是“老师” , “但实际上没有任何门槛 , 跟其他行业的销售本质上也没有任何不同” 。
她曾在北方某地的移动营业厅里“开展业务” , 由于学而思同中国移动合作 , 专门有个区域是给她们卖学而思轻课的 。 “学历大专以上就行 , 底薪只有两三千 , 剩下的全靠销售提成 。 ”但她同时表示 , 这样的推广效果不佳 , “首先是现在许多业务手机上就能办 , 去营业厅的没多少人 , 然后是办手机业务的人同子女教育培训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 ”最后 , 十个人里有一个人有兴趣就算不错了 , 她干了不到半年就辞职了 。
事实上 , 这也是学而思轻课长久以来面临的困境 。 李山说 , 在好未来 , 具有话语权的强势部门是像学而思培优这样盈利高的部门 , “有的业务 , 我们去找他们合作 , 他们都显得不太情愿 , 没办法啊 , 培优的能挣钱 。 ”但这一情况 , 在2019年渐渐出现了改变 。分页标题
“2019年可以说是我们学而思轻课的翻身年 , 其实从2018年就开始尝试了 , 就是借助电视来卖课 。 一般来说 , 看少儿频道比较多的家庭 , 必然有子女的教育需求 。 ”李山所在的团队 , 与一些开发电视互动软件的公司谈合作 , 把学而思轻课的销售权下放 , “他们有用户 , 没有课程资源 , 而我们有课程资源 , 但缺用户 , 两者互补进行合作 。 ”
这样的合作几乎是必然 。 相关调研报告的数据也证明 , 这的确存在机会 。 在中国 , 每天有8000万块电视屏开机 , 且大部分用户为家庭主妇和孩子 , 正好是学而思轻课聚焦的目标客户群体 。 事实上 , 效果也确实不错 , “我们曾经搞了个针对一到三年级的在线课程 , 跟某个省的电视节目供应商合作 , 累计观看人数都达到近20万次 , 算下来 , 那个省几乎十分之一的学生都看过我们的互动课 。 ”
然而 , 学而思轻课面临的问题在于 , 尽管存在可能性 , 但这里早已经不是蓝海 , 而是一片拥挤的红海 。
“竞争太激烈了 , 各个在线教育机构都在攻克电视屏幕 。 比如 , 你搞了个电视上的免费课 , 通过推广 , 一两千人报名很容易 , 但是真正打开听的可能只有五分之一 , 最后听课只剩两百人 , 听到结束还留下的可能只剩50人 , 50人里面报名的可能只有5个人 。 ”李山说 。 但另一方面 , 整个团队的考核标准 , 就是留存率与报班率 , “面对这样的压力 , 对个人来说 , 弄虚作假可能性价比更高” 。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本文插图
“坦白从宽”的披露
实际上 , 在这之前 , 好未来的未来一直不错 。 比如 , 高瓴资本在2019年第3季度又增持了好未来54.75万股 , 增幅比例为4% , 好未来成为其第三大持仓美股 。
在线教育行业分析师周晓分析说 , 好未来选择在此时主动曝光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瑞幸事件带来的震荡 。 “对于中概股公司的财报注水 , 美国市场有可能盯得更紧了 , 一旦查出来可能就不像现在可以归为个人行为了 , 甚至会牵连整个公司乃至于审计公司 。 现在这种做法无疑是希望大事化小 。 ”学而思轻课APP上显示 , 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 , 售价在几百元钱左右 , 比起线下培优课 , 价格优势比较明显 。 比如 , 主打的语文启蒙系统AI课 , 优惠之后需499元;而少儿英语外教启蒙课 , 售价为299元;由此可见 , 学而思轻课的销售逻辑在于 , 以较低售价抢夺用户 , 然后以高覆盖率获得规模化的利润 。
轻课最大的特色是动画课程 , 倾向于录播授课 , 因为售价较低 , 所以可以反复复制 , 或者是把销售的渠道下放给其他的合作机构 。 在这个销售的过程中 , 吃回扣、数据注水并不是难以操作的行为 。 “搞销售的人都知道 , 做业绩最快的办法 , 肯定是伪造交易 , 后期对账的时候可以用户退课、不付款等方式搪塞过去 , 只要不被发现 , 销售数据就是有效的 。 ”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本文插图
在披露年报前主动公示内部漏洞 , 这样的操作跟上周的瑞幸如出一辙 。 但二者不同的是 , 瑞幸涉及虚增的营收总额达到22亿元人民币 , 而其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总和仅为29亿元 。 尽管跟好未来都是一样“去水分” , 但是瑞幸把水分去掉之后 , 营收数据极为难看 。
比起学而思轻课的份额 , 好未来目前的核心业务依旧是学而思培优 , 这才是好未来的营收大头 。 根据去年10月披露的2020财年Q2财报 , 其核心业务是“学而思培优小班和其他业务” , 占总营收的比例为76% 。 这一项包括学而思培优小班、励步英语、摩比和其他教育项目和服务 , “学而思轻课”同样也包含在内 , 但没有在财报中做特殊披露 。 另外 , 学而思网校收入占总营收的16% , 智康一对一业务占比8% 。分页标题
学而思轻课正在试图突围 。 学而思轻课业务负责人姜钦真曾在2019年7月表示 , 轻课尝试在App形态之外 , 把AI化产品通过OTT、IPTV等渠道在三四线甚至小县城落地——简单来说 , 就是通过电视大屏等渠道触及更多的家庭用户 。
没想到 , 正在突围的过程中 , 遭遇这次黑天鹅事件 。 作为战略级产品 , 自然容不得一点失误 。 主动披露员工个人行为的销售数据造假 , 更像是一次“坦白从宽” 。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本文插图
混乱的战局
作为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教育第一大股 , 其实早在两年前 , 好未来就已经被专注于做空的浑水盯上了 。 2018年6月13日 , 浑水机构发布了一份长达70页的做空报告 , 直指作为国内K12教辅巨头的好未来 , 称其从2016年开始虚增利润 , 故意美化财报 。
浑水瞄准的 , 正是这个混乱却极速成长的市场背后 , 做空所能获取的利益 。 当初 , 在上市之后 , 好未来的股价不断攀升 , 创造了连续9年保持着40%以上高增长的一个“神话” 。 这使得它很快超过了前辈“新东方” 。
伴随着营收数据的节节攀升 , 背后究竟是否隐藏着问题 , 这一直是一个谜 。 教育领域分析师周晓说 , 在线教育领域 , 数据造假并不是什么难事 , “比如传统的零售行业 , 你可以通过数人头、看营业状况来调研 , 但是在线教育多少真实用户、付费用户占比多少 , 一节课真正的成本和利润又是多少 , 这些极其难以掌握证据 。 ”
2018年6月14日 , 浑水的做空报告遭到了好未来的强势反击——“此机构提出的指控包含大量错误、未经证实的猜测以及对事件的恶意解读 。 ”尽管如此 , 在当时 , 好未来的股价一段时间里依然遭到重创 , 最深跌至15% , 最终收盘仍下跌了将近10% , 直接跌掉了20亿美元 。
“有了瑞幸的前车之鉴 , 加上很明显已经被浑水牢牢盯上了 , 好未来这次选择主动披露 , 很难说没有担惊受怕的成分 。 相比于瞒着 , 不如在财报发布之前 , 主动切除问题 。 ”周晓说 。
对于教育公司来说 , 没有什么比内容和口碑更重要了 , 内容是针对用户而言 , 而口碑则是要树立投资人的信心 。 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最早是靠做家教起家 , 本身就对内容情有独钟 , 因此好未来的教师培训体系在业内都是独树一帜的 , 其中不少资深的培训负责人 , 都是最早跟张邦鑫一起创业闯过来的 。 因此 , 内容上 , 好未来失守的可能性不大 。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
本文插图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好未来公司展板上除了公司介绍 , 还强调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 图 / 好未来微信公众号
但在口碑方面 , 则需要依靠在竞争中杀出重围来获得 。
随着在线教育时代的来临 , 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机构野心勃勃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自2013年以来 , 我国从事网络教育的企业数量逐年升高 , 截至2020年3月5日 , 国内共有近23万家企业从事网络教育的相关业务 , 较往年增长了27% 。 但与高速增长的企业数量相对应的是 , 死亡的在线教育企业也越来越多 , 2019年吊销、注销的网络教育企业达到近3万家 , 同样是历史之最 。
在中国23万家在线教育企业中 , 好未来作为龙头老大 , 分走了最多的市场份额 , 自然也要承受最大的压力 。 根据好未来202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 好未来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30万美元 , 较去年同期净利润6680万美元下跌110.9% 。 这也是好未来上市以来 , 首次由盈利变成亏损 。 其中 , 源于激烈的竞争造成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大幅增长 , 以至于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
看一家公司是否专注于争夺市场 , 销售和营销数据可以显示出来 。 好未来2020财年Q1财报显示 , 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了1.554亿美元 , 同比增长64.4% 。分页标题
这是刚刚过去的2019年暑期在线教育营销大战中 , 好未来所付出的代价 。 每年的6到9月是暑假及秋季开学季营销期 , 也是厮杀最狠的时期 。
“各家企业都在赔钱卖课 。 ”李山说 。 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新鲜的竞争中 , 给整个领域带来了价格战 , “没别的 , 就是烧钱 。 ”
用资本换市场 , 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手段 。 如果一家企业想讲一个好故事 , 那必须需要足够多的用户 , 有了足够多的用户 , 才有了足够漂亮的营收增长 。 2019年的营销战争结局中 , 尽管好未来依靠强大的教研体系获胜 , 但也是“惨胜” , 因为竞争对手猿辅导、作业帮等也都获得了增长 。 更让好未来紧张的是 , 他们之间的差距正在渐渐缩小 。
一仗未平 , 一仗又起 , 2020年的春节 , 真可谓是“烽火连三月” , 猿辅导再次掀起营销大战 。 在3月底 , “猿辅导”强势宣布 , 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 , 投后估值达到78亿美元 。 教育行业里迄今为止融资额最大的这笔融资 , 无疑吹响了新一轮的战斗号角 。
不过 , 无论如何乱战 , 竞争自然有其底线 。 资本可以容忍你亏损 , 但绝不会容忍你造假——好未来的断尾求生 , 似乎很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道理 。
(文中李山、刘小凤、周晓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 侵权必究 。
【好未来@“好未来”自曝数据造假背后:在线教育混乱战局,利润空间严重挤压】想看更多 , 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