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文章图片
导读:中泰资管对冲基金部总经理李玉刚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量化投资经理 。 市场上大部分的量化投资者都是基于归纳法 , 通过历史数据回溯 , 并且认为历史会在未来重演;而李玉刚相信演绎法 , 坚持量化投资必须有一个公理性的逻辑 , 才不会让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市场中 。
李玉刚将相对价值的投资方法运用在了指数增强投资策略上 , 通过赚取相同类型公司估值偏差回归的钱 , 获得超额收益 。 他认为 , 自己的超额收益来自市场认知的偏差 。 一个个独立的认知偏差 , 构成了其整体的超额收益 。

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文章图片
我们先选取了一些来自李玉刚的“投资金句”:
1、在投资研究中 , 我是反对用量化和主观贴标签的 , 我关注的是对观点的检验必须有一个科学、 系统的检验程序 , 定量和定性都是工具 , 都是为投资服务 。
2、持仓代表你的观点 , 如果观点存在缺陷 , 就会被市场打败 , 而我们借以理解世界的感知和认知工具都是容易出错的 , 科学的方法就是要检验和避免我们观点中存在的这些错误 。
【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3、我们每个人在投资上 , 都有一个公理性的观点 , 这个公理是所有推论的原点和起点 , 是不可被反驳的 。
4、和其他人做指数增强不同 , 我们不是用多因子模型来预测超额收益的 , 而是作为对股票分类的工具 , 帮助我们能更好地做价值判断 。
5、在我的认知中 , 正常的市场环境下 , 进行绝对的价值判断是困难的 , 我们可以构造可比较的环境 , 进行相对价值的判断 。
6、如果能够理解决策背后的理性和科学性 , 那么就能把短期的压力扛过去 。
7、估值偏差回归的速度 , 跟市场认知偏差的修复速度相关 。
你的持仓就是你的观点
朱昂:您是量化投资中非常资深的投资经理 , 能否谈谈您是怎么看投资的?
李玉刚
我一直认为量化投资中 , 量化和定性一样 , 都是工具 , 都是为投资服务 。 你的持仓代表了你的观点 , 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能否得到检验 。 我记得李录先生有过一个演讲 , 提到这个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你自己的缺陷 。 从这个角度看 , 如果持仓代表你的观点 , 观点的准确性有问题或者有缺陷的话 , 就会被市场打败 。
我们之所以提量化和定性 , 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检验我们观点的准确性 。 我们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都可能只看到局部 。 比如用眼睛去观察 , 用耳朵去感知 , 用我们的记忆去描绘世界 。 但是眼见未必真实 , 记忆也不是一个存储器 , 我们的感知可能会出错 。 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体系来检验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
量化是一种检验方法 , 无论是用量化手段还是定性手段 , 都是一种检验我们对错的方法 。 量化是为投资服务的 , 为我们的投资观点服务 。 我们每个人在投资上 , 都有一个公理性的观点 , 公理性对应了我们所有推论的依据 。 比如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 , 就是用低于价值的价格买股票 , 才能长期赚钱 , 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公理 。分页标题
定性就是你的隐含前提是什么 , 我们的决策行为 , 都是围绕隐含前提来做 。 回到我们做的量化产品 , 无论是指数增强还是对冲产品 , 背后的公理也是要符合定价原理——基于定价错误 。
朱昂:量化投资的公理性还是基于价值的判断?
李玉刚
价值判断有两种做法 , 一种是绝对价值的判断 , 一种是相对价值判断 。 绝对价值判断是很难的 。 举个例子 , 要判断某商业银行的绝对价值 , 究竟是值1万亿还是1.5万亿 , 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 除非处于格雷厄姆所说的绝对低估状态 , PB水平很低很低 。 但如果我们做相对价值的判断 , 就比较容易的 。 我们可以拿这家银行去和那家银行做相比 , 看看这两个是否有可比性 , 然后比较下来哪个标的更好 。
我们有一套多因子模型来给股票进行分类 , 判断它们是不是可以进行比较的 。 对于相对价值来说 , 隐含的重要前提就是可比性 。 不同因素也会导致公司在某个阶段 , 不具备了可比性 。 比如说2016年宝能举牌了万科 , 造成了万科股价的变化 。 那么这时候万科和保利地产股价变化的可比性就发生了变化 。
我们如果单纯从行业划分、从盈利模式的角度来分类 , 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 有些股票在某个阶段变成不是同一个类型的股票 。 多因子模型去做划分的准确度会更高 。 我们做风险组合的时候 , 非常看重这两个股票之间是不是能代替的 。 这也是我们和教科书上做指数增强不太一样的方式 。
和其他人做指数增强不同 , 我们不是用多因子模型来预测超额收益的 , 而是作为对股票分类的工具 , 帮助我们能更好地做价值判断 。
我们的投资内核 , 依然是价值投资 。
相对价值的均值回归方法
朱昂:您和市场上大部分做量化投资的不太一样 , 你们投资的独特性能否再展开讲讲?
李玉刚
其他人的具体做法我们未必了解 , 市场上对于多因子模型的使用主要是从动量、成长性、质量、价值、市值、分红率等等各种因子去给一个股票打分 , 通过打分再进行分组 。
大家通常讨论的这个因子有没有效 , 是指预测超额收益有没有效 。
这种方法是基于历史检验 , 是一种统计的思路 。
从方法论上看 , 是基于归纳法 。
通过历史的有效性 , 来指引未来能否基于有效 。
但是对于我来说 , 这个思路是无法说服自己的 。 如果我对真理性的检验没有那么信服 , 那么这会成为我投资中的缺陷 。
在我的投资中 , 能够说服自己的是对相对价值的判断 。
比如说假设沪深300的指数是3000点 , 而对应的股指期货合约是3500点 。 那么一个同样的品种有一个较高的价格 , 一个较低的价格 , 谁更便宜就比较容易判断 , 这就是比较能够说服我自己的一种方法 。
朱昂:那么您能否讲讲多因子模型如何将股票进行分类?
李玉刚
多因子模型的作用是 , 进行分层抽样 。 常用的分层抽样会运用在指数策略的分类 。 比如先按照行业分 , 再按照市值来分 。 我们常用的因子会加入动量、估值、成长性 。 关键是理解驱动不同因子背后的因素 。
比如说大部分低估值的公司属于周期类公司 , 高估值的大部分是成长类 。 然后我们加入动量因子 , 把过去一年涨幅排名靠前和靠后的看一下 。 我们会把市场上的股票进行不同分类 , 按照这些因子看他们哪些部分会交叉 。 当两个股票有类似的因子因素 , 就看估值比较 。 比如说两个银行股 , 市盈率相仿 , 一个是5.5倍市盈率 , 另一个是6倍市盈率 。 我们就看他们历史的比价关系 , 再看他们偏离历史比价关系在什么水平 。 类似的比价关系是由增速水平决定的 , 如果偏离程度越大 , 我们就会去看是否会出现回归 。分页标题
朱昂:但是当历史的不同环境发生变化后 , 有时候均值回归并不会出现 , 你怎么避免这种风险呢?
李玉刚
我们要看是什么在破坏历史关系 。 回到前面万科在2016年的例子 , 宝能举牌破坏了万科和保利的历史比价关系 。 其次 , 我们在指数增强策略中对单一品种的仓位有限制 。 每一个判断我不会超过2% , 这样也是对犯错的一种约束 。
我们在构建公司关系时 , 已经进行了一些判断 , 比如对商业模式的理解 , 股价波动的理解 。 所以大面积出现偏离历史的情况不太会发生 。
这就是我们控制风险的方式 。
超额收益来自认知偏差
朱昂:你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李玉刚
第一是团队的学习能力 。 我们一直强调团队对于市场认知的不断积累 , 并且要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流程 。 我们的每一个策略、每一个观点都要经过科学理性的流程检验 。 我们要确保长期的观点是站在大概率上 , 影响短期结果的因素很多 , 可能会受运气的成分更多 。
第二是构建了知行合一的决策体系 。 我们的整体决策体系 , 都是知道自己决策的科学性 。 因为很多时候要做到知行合一很难 。 如果能够理解决策背后的理性和科学性 , 那么就能把短期的压力扛过去 。
朱昂:价值投资是赚企业成长的钱 , 量化投资许多赚博弈对手的钱 , 您觉得自己赚的是什么钱?
李玉刚
不同策略会有不同的风险收益来源 。 我们做指数增强策略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 , 宽基指数能代表我们整个市场的合理回报 。 比如说沪深300和中证500 , 长期来看他们的收益应该代表整个市场的合理回报 。 那么我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合理回报基础上做一些超额收益 。
这个超额收益源于认知的偏差 。 前面说过 , 我们的盈利就是来自估值水平的回归 。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同类型的股票 , 一个便宜 , 另一个高估呢?这背后可能有市场认知的偏差 , 也有可能是受迫交易 , 必须要对指数成分股做调整 , 或者有时候机构投资者应对赎回或者申购 。 无论这种估值偏差的源头是什么 , 这都是我们盈利的来源 。
总结来说 , 我们盈利一部分是市场合理回报 , 另一部分是认知偏差导致的估值偏差 。
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朱昂:您说的估值偏差回归的速度 , 是怎么样的 , 是比较快还是要持续很长时间?
李玉刚
估值偏差回归的速度 , 跟市场认知偏差的修复速度相关 。 所以很难明确说 , 到底以什么样的速度回归 。 但好处是 , 我的投资品种是分散的 , 不同品种回归速度不一样 , 结果却是我们的超额收益比较平滑 。
朱昂:历史上量化投资经常在单一因子上暴露特别大 , 造成比较大的风险 , 比如2016年之前的小市值因子 , 你会如何避免这种风险?
李玉刚
这个就是我前面说的思路 , 大部分人是做归纳法 , 我们是做演绎法 。 我们不是基于因子的角度去选股 。 我们的多因子模型更多是来约束跟踪误差的 , 不会特别去做超配或者低配 。 我们的量化投资是有主观基本面思维 , 就是前面讲的相对价值 。 通过控制跟踪误差 , 对我们组合进行一种约束 。
朱昂:能否讲讲您的多因子模型和量化投资方法 , 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李玉刚
我最早是做股指期货的 , 2011年就开始运用这些多因子模型 , 一开始也是跟着教科书的做法来 。 采用这种方法 , 就涉及到观点的真理性或者对错的判断 , 在一开始的表现就不是特别好 。 在回撤的时候 , 就要问自己 , 这种因子模型能否坚持下去 。分页标题
后来我思考发现 , 过去一直用教科书的做法 , 都是基于历史统计来做的 。 于是经历了很多反思 , 我们逐步从过去的归纳法转变成今天的演绎法 。 我们要基于一个演绎的逻辑 , 这个逻辑首先要能够把自己说服 。 只有这样 ,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 , 才能够坚持下去 。
朱昂:您觉得这个方法未来还有哪些演进空间?
李玉刚
我们每天都在改进这一套方法 。 比如说价值判断是可以演进的 , 对便宜和贵的判断 , 有很多地方可以进步 。 我们还可以把一些主观的研究加进来 。 还有未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 对于股票分类是一个很好的应用 。 对于我们相对价值的策略来说 , 科技是很重要的工具 , 能够迅速把一个公司的不同分类和标签提炼出来 。
朱昂:过去几年国内做量化投资的越来越多 , 无论是海归派还是国内的本土派 , 会不会让量化投资变得越来越拥挤?
李玉刚
如果是基于速度优势的量化投资 , 未来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拥挤 , 比如说高频交易这种 。 但我们并不依赖速度 , 应该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 我们的策略不一样 , 不是去抢大家都要抢的东西 。 就像为什么会出现低估 , 本质就是被市场冷落了才有估值偏差 。
况且我们的做法不是教科书的那种做法 , 和主流模式有一些差别 , 并不强调因子贡献 , 不用因子进行超额收益的预测 。
- end -

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文章图片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安 昀
|
鲍无可
|
曹 晋
|
曹文俊
|
陈璇淼
陈 媛
|
程 洲
|
董伟炜
|杜晓海
|
付 斌
刚登峰
|
顾耀强
|
光 磊
|
郭 敏
|
韩 冬
郝旭东
|
何 帅
|
洪 流
|
胡昕炜
|
胡鲁滨
胡宜斌
|
黄 峰
|
姜 诚
|
纪文静
|
劳杰男
雷 鸣
|
李 琛
|
李德辉
|
李晓西
|
李晓星
李元博
|
梁 浩
|
梁 辉
|
梁 力
|
刘 斌
刘格菘
|
刘晓龙
|
陆 彬
|
吕越超
|
潘 明
蒲世林
|
齐 皓
|
祁 禾
|
秦 毅
|
丘栋荣
邱 杰 |
石 波
| 沈 楠 |
史 伟
|
是星涛
王 俊
|王 培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翁启森
|
吴 星
|
伍 璇
|
谢振东
|
徐志敏
杨 栋
|
杨 浩
|
杨 缙
|
杨锐文
|
叶 展
于 洋|
张东一
|张峰
富国
| 张峰
农银汇理
张晖
|张慧 |
张延鹏
|
张迎军
|
赵晓东
郑慧莲
|郑 磊 |
郑巍山
|
周应波
|
朱 平
朱晓亮
|
左金保
|
赵蓓

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
文章图片

中泰资管李玉刚:在并不拥挤的赛道做量化投资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