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免疫力强的人也逃不过…

对于患上新冠肺炎后病情走向康复、加重还是死亡 , 目前仍需更多的数据分析 , 但从世界各地的早期研究中可以看出高危群体的一些端倪 。
哪些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
病情严重与否取决于什么?
高危人群应该怎样自我防护?
专家解读
↓↓

@6类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免疫力强的人也逃不过…
文章图片
受访专家
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 卢洪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曹志新

哪些人易被新冠“攻击”

@6类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免疫力强的人也逃不过…
文章图片
【@6类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免疫力强的人也逃不过…】1 老年人是危重症高发群体
2月17日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发表了一项研究 , 在分析了国内7.2万个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后发现:

  • 大多数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为60岁及以上患者 , 且患有基础疾病;
  • 8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粗病死率最高 , 为14.8% 。
多国数据显示 , 患新冠肺炎的老年人 , 发生重症、危重症以及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 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是凶多吉少 。
2 心血管病患者更危险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3月17日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 , 有心血管病史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往往更严重 , 死亡风险更高 。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的一篇报告显示 , 死于新冠病毒的患者中 , 有3/4至少患一种慢性病 , 其中高血压最常见(占 50%) , 其次是糖尿病(占 25%)和缺血性心脏病(占 18.5%) 。
此外 , 慢阻肺和癌症患者也是高危群体 。
3 肥胖者更易出现并发症
据英国路透社4月8日报道 , 法国政府疫情科学顾问委员会负责人让-弗朗索瓦 • 德尔弗雷西教授表示 , 超重、肥胖的人应当尤为小心新冠病毒 。
4月5日意大利卫生部支持的一项研究显示 , 相对于正常体重者 , 肥胖者清除新冠病毒需要更长时间 , 因此隔离、治疗期可能比正常体重者长 。
新冠病毒在肥胖人群中大量流行 , 还可能给病毒毒株增强带来机会 , 延长病毒在整个人群中的传播时间 。

@6类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免疫力强的人也逃不过…
文章图片
4 吸烟者重症几率更高
钟南山院士团队对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在137名吸烟患者中 , 重症的有29人 , 占比21.2%;在927名非吸烟患者中 , 重症的有134人 , 占比14.5% 。
《柳叶刀 - 呼吸病学》3月11日刊发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性别差异和吸烟倾向》研究显示:
  • 男性吸烟者更易发展为严重肺炎 , 死亡率更高 。
5 男性更可能死于新冠肺炎
英国《泰晤士报》4月7日刊载的一篇新冠肺炎与性别关系的跟踪调查显示 , 14个欧洲国家的情况表明→
男性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高于女性 。
  • 法国男性病例占 47% , 但男性死亡病例占 58%;
  • 德国男性病例占 52% , 男性死亡病例占 65%;
  • 意大利男性病例占 55% , 但男性死亡病例占比高达 69% , 是男女死亡比例差别最大的欧洲国家 。
他们为何比例更高?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发表在《欧洲呼吸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 , 吸烟者的肺细胞中 ACE2 水平更高 , 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入侵并引起感染 。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 , 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较高 , 令新冠病毒更容易入侵 , 而女性的基因在免疫上更有优势 。 但这一解释仍需更充分的证据 。分页标题

@6类人易被新冠病毒攻击!免疫力强的人也逃不过…
文章图片
6 免疫力过强反而难抵御
尽管危重症和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 , 但年轻人并不一定会幸免于新冠肺炎 。
有部分没有基础疾病但免疫力过强的年轻人 , 在患上新冠肺炎之后会迅速变为危重症甚至死亡 。
免疫系统是把双刃剑 , 在剿灭新冠病毒的同时 , 也可能攻击正常细胞 。 若免疫功能过强 , 正常细胞被过度攻击 , 患者的病情就可能急转直下 , 死亡风险激增 。
卢洪洲称 , 患者免疫功能情况往往由基因决定 , 目前早期识别对新冠病毒过度免疫的年轻患者很困难 , 仍有待大规模的深度探究 , 因此年轻人面对新冠肺炎时也不可掉以轻心 。
专家建议
1、以上人群保证规律、充分的休息 , 坚持适度运动 。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适当补充优质蛋白 。
3、注意监控血压、血糖等身体状况 , 把原有的基础疾病控制好 。
4、值得注意的是 , 基础疾病患者需要规律就医 , 而医院又是相对高危的感染环境 , 建议处理好保护性隔离和就医之间的矛盾 。
5、疫情期间尽量去未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 , 或通过网络就诊 , 在医院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 , 戴口罩、勤洗手、少接触公共物体 。
来源:健康之家、杭州19楼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