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武汉归来记者说① | 逆行武汉,无怨无悔
战“疫”名片:
杨远高是河南日报农村版摄影记者 , 现年55岁 , 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脱贫攻坚方面的新闻报道工作 , 今年2月24日作为河南省赴武汉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摄影小分队成员逆行武汉 , 为全国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拍摄人物肖像 。 在武汉35天里 , 他不顾个人安危 , 行程数千公里 , 克服困难、认真工作 , 圆满完成此次拍摄任务 。
逆行武汉 , 无怨无悔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远高
2020鼠年春节注定要载入史册 。 春节前夕 , 武汉新冠肺炎突然爆发 。 为了阻止病毒传播、控制疫情 , 武汉不得不封城 。 来自全国各地、解放军各军种援鄂医疗队却纷纷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逆行武汉 , 抗击疫情、救治病人 。 国人也不得不被“圈”在屋子里 , 全国人民打响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
文章图片
▲杨远高在进行拍摄
忽接通知奔赴武汉
2月23日中午 , 我突然接到记者部主任王东亮打来的电话的 , 他告诉我 , 省委宣传部要派一支新闻宣传报道组去武汉采访 , 并点名要摄影记者参加 。
作为河南日报农村版的一名摄影记者 , 我曾经参加了2008年赴汶川地震的采访报道工作 。 武汉疫情发生后 , 我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 看着每天的疫情通报 , 心情无比沉重 。 此时 , 报社要派人去武汉采访 , 虽然明知武汉疫情仍十分严重 , 但我觉着作为一名有着35年的党龄的共产党员已责无旁贷 , 必须挺身而出 , 当即报了名 。
2月24日下午2点30分 , 在省广电大厦 , 我们这支由报业集团、省广电、省摄影家协会组成的河南省赴武汉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摄影小分队 , 在省委宣传部、报业集团等领导的声声祝福中踏上了逆行武汉的征程 。 在这支12人组成的小分队中 , 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位 。
文章图片
▲杨远高在给医疗队查看拍摄效果
武汉街头难见行人
下午6时 , G69高铁列车准时抵达武汉站 。 在乘车去宾馆的路上 , 车窗外华灯初上 , 而街头空无一人 , 偶尔有零星的汽车驶过 , 车厢里 , 大家默默无语 , 感觉到了丝丝恐惧 。
到达下榻的水神客舍宾馆后 , 中央指导组宣传组负责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立即召集大家开会 , 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拍摄肖像 , 要求在限定的时间里 , 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 。 李舸同时再三叮嘱大家 , 武汉的疫情还相当严重 , 要大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 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和杀菌消毒 , 并给每人发了13个口罩和2套防护服 。
文章图片
▲酒店工作人员在给杨远高进行消毒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2月25日一早 , 我们就开始了工作 。 由于出发时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任务 , 也不知道要采访多长时间 , 走得又实在匆忙 , 因此连拍摄人物肖像用的三脚架和室内照明灯具也没有携带 , 我们只好克服困难 , 迎难而上 。
【『疫情』武汉归来记者说① | 逆行武汉 , 无怨无悔】我们首先是给工作在雷神山医院的援鄂医疗队拍照 , 1796名医务人员分别来自辽宁、吉林、上海等多支医疗队 , 仅上海医疗队就分住在3个酒店 。 在武汉维也纳酒店 , 得知摄影师来给他们拍照 , 辽宁医疗队的队员们早早就等候在大厅 。 因条件限制 , 照片只好在室外拍摄 , 以酒店的墙壁作为背景 。 当天 , 气温较低 , 可是 , 为了能把自己最美的形象留下来 , 许多队员都脱去外套 , 穿着单薄的手术服 , 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地依次等候着拍照 。 一位刚下夜班的小姑娘激动地说:“叔叔 , 等等我 , 我去洗把脸、画个口红、描下眉!”为担心他(她)们着凉 , 我赶紧站好位置 , 快速地取景、对焦 , 一个、一个、又一个------稳稳地按下了快门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杨远高在医院病区采访
忘不了辽宁小护士
2月25日是“龙抬头” 。 可是 , 从临近春节以来 , 我已经40多天没有理发了 。 这一天下午 , 我在给辽宁省鞍山医疗队拍照时 , 美丽的张入月护士说:“杨老师 , 今天是龙抬头 , 看你头发老长了 。 咋不理一下呢?”“理发店都不开门 , 没地方理啊!”我笑着说 。 “我们队有一把理发推子 , 如果你不嫌弃 , 我给你理理?”
于是 , 在等待下一班医护人员下班的间隙 , 小张“师傅”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挖了个洞 , 套在我的脖子上 , 手法麻利地启动了理发推子 。 不一刻 , 我的长头发便一缕缕落到地下 。 手摸着剪短的头发 , 顿觉神清气爽 。
文章图片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杨远高(右一)与李兰娟院士合影
条件改善积极工作
得知我们在防疫和拍摄方面的困境后 , 报业集团及时为我们寄来了口罩、灯具、三脚架等物质 。 让我们拍摄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 拍摄效率和图片的质量也提高了 。
3月12日 , 我接到了给宁夏医疗队170名队员的拍摄任务 。 因为我们相距50多公里 , 早上7点 , 我来不及吃早饭就带车往哪里赶 , 可是 , 由于车辆没有高速通行证被交警拦了下来 , 经过反复沟通与交涉 , 到达他们驻地已是上午10点多 。 支好灯架、三脚架 , 安装好背景纸立即投入工作 。 一口气 , 拍摄了130多人 , 腰酸了、背痛了 , 我全然不顾 。 为了等待最后的4名医护人员下班 , 我从下午2点一直等到晚上8点 , 回到驻地已是晚上10点多钟 。
在武汉的日子里 , 我们每天穿行在武汉三镇 , 顾不上观赏江城美景 , 也只是在途经时方能望上一眼寂静的长江和黄鹤楼 , 行程数千公里 , 先后给辽宁、吉林、江西、江苏、黑龙江、湖南、上海、河南等援鄂医疗队进行了拍摄 。 有时为了把每个医疗队队员都拍齐 , 不落下一个人 , 要去拍两三次;有时为了整理当天拍摄的图片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 。 但我为能有幸成为这批英雄群谱的拍摄者而倍感自豪 。 逆行武汉 , 我无怨无悔!
在为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拍照肖像的同时 , 我还积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 先后拍摄了《抗“疫”全家福》《我省首批医疗队回家》《武汉:春天到了!》《临别 , 赠送“武汉必胜”绘画》《英雄凯旋》等新闻照片及视频影像 , 并在报纸、头条、抖音进行了刊发与传播 。
告别武汉返回郑州
一个多月来 , 在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卓有成效的救治下 , 武汉的疫情得到大大缓解 , 方舱医院陆续休舱 , 一批批援鄂医疗队开始返程 。
3月29日是我们返程的日子 , 从奔赴武汉到返回郑州 , 历时35天 。 中国摄影家协会为我们举行了简短的欢送仪式 , 李舸主席对于大家此次武汉之行 , 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
在武汉高铁站 , 我们每位成员还收到了一张武汉站——美丽家乡站 , “凯旋号”援鄂抗疫高铁纪念卡 。
如今 , 武汉已经全面解禁 , 百姓又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 我决心以英勇的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为榜样 , 发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 为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发展增光添彩!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组织』美政府“欲问责”世卫组织 外媒质问: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更好应对疫情?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长江日报#卓尔西班牙籍主帅何塞:疫情打乱了备战,但这段经历让我们更团结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核酸检测:毫不放松防反弹丨武汉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保障复工复产安全
- 『央广网』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把脉世界经济|疫情重挫世界经济
- #金融1号院#如百战归来,韶华倾覆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央视新闻」现在去武汉出差是什么样的体验?“不洗手不给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