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苏联鼓动波兰发动起义,为何波兰起义陷入危机时,苏联却见死不救


1944年8月 , 波兰家乡军为了反抗德国纳粹的统治 , 正式发动了“华沙起义” 。 整个起义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 尽管波兰损失了近2万名军人和25万平民 , 却仍然没有获得胜利 , 他们只能被迫向德军投降 。
事实上 , 苏军早在1944年7月就已经抵达了波兰维斯瓦河东岸 , 并且波兰方面也在战争开始后宣称 , 这是同苏军一起进行的联合作战行动 。

#波兰#苏联鼓动波兰发动起义,为何波兰起义陷入危机时,苏联却见死不救
本文插图
【#波兰#苏联鼓动波兰发动起义,为何波兰起义陷入危机时,苏联却见死不救】
(华沙起义)
那么 , 苏军为什么坐视不管 , 任由波兰人自生自灭呢?
1939年 , 纳粹德国占领波兰后 , 开始出动盖世太保大肆捕杀波兰的精英人士 。 而波兰国内则遭到了纳粹残酷的军管统治 。 但波兰人并没有就此屈服 , 他们依照位于伦敦的流亡政府的指示 , 在波兰境内发展出了一个庞大的抵抗网络 , 每到晚上就会出来行动 。 因此在被纳粹占领期间 , 波兰就出现了“白天属于纳粹” , 晚上属于波兰”的景况 。
1942年 , 波兰各地的抵抗力量被合编为“波兰家乡军” 。
到1944年时 , 波兰家乡军已经发展了40万成员 。 同时 , 他们通过自造、盟军空投等方式 , 积累了大量的枪支武器 。
1943年 ,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败北 , 德国对波兰的控制相对宽松了一些 。 波兰家乡军随即决定发起“风暴行动” , 他们计划先在波兰东部发起大规模起义 , 再到德军的后方捅刀子 , 最后则发动波兰全境起义 , 赶走德国佬 。
在这个计划中 , 收复华沙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
风暴行动开始后 , 波兰东部出现大规模暴动 , 游击队在德军后方不断进行骚扰 , 德国军队被搞得焦头烂额 。

#波兰#苏联鼓动波兰发动起义,为何波兰起义陷入危机时,苏联却见死不救
本文插图
(波兰暴动)
不过 , 由于前线的苏军在战争中不断胜利 , 波兰流亡政府开始急躁起来了 。 他们急躁什么呢?
要知道 , 波兰的政治体制一直是亲近西方的 , 他们与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存在很大的矛盾 。 一旦苏军率先击溃德军 , 进入华沙 , 那么波兰很可能会因此遭到苏联的控制 , 被迫走上苏联的道路 。
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 , 波兰军队必须要比苏军更早的解放华沙 。
1944年7月 , 希特勒遭到暗杀受伤 。 波兰政府认为德国的内部已经出现了问题 , 便立即组织了波兰家乡军发动“华沙起义” 。
当然 , 所有的这一切行动 , 都是瞒着苏联进行的 。
不过 , 等战役真正打响后 , 波兰人终于认识到了德军的可怕 。 华沙起义不同于一般的游击战 , 而是大规模的城市巷战 。 波兰家乡军在游击时可以“打完了就跑” , 充分发挥优势 。 但到了巷战之中 , 双方的武器、士兵的作战素质的对比 , 就被无限地放大 。
在起义爆发一个月后 , 波兰部队死伤惨重 , 士兵们开始出现退缩的情绪 。
为了稳定军心 , 波兰家乡军领导不断在内部宣称:苏联的钢铁大军已经出动 , 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
在战争又进行了十多天 , 苏联军队仍不见踪影时 , 起义军的情绪开始越来越急躁 。 这个时候 , 起义军领袖开始通过电台公开发声称:波兰家乡军早已经向苏联通知了起义的时间 , 但苏联此时却仍没有援军到来 。

#波兰#苏联鼓动波兰发动起义,为何波兰起义陷入危机时,苏联却见死不救
本文插图
(被夷为平地的华沙)
1944年8月13日 , 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称:苏联对于华沙起义根本不知情 , 起义方并没有与苏方进行沟通 。
而波兰流亡政府随即回应称:莫斯科广播电台在1944年7月曾进行过广播 , 号召波兰人民举行起义 , 苏方不能坐视不管 。分页标题
但事实上 , 那次广播只是呼吁波兰人民和欧洲其他国家人民坚持与纳粹作斗争的宣传广播 , 根本就不是什么暗示、指令 。
到了9月28日 , 波兰家乡军弹尽粮绝 , 只能被迫放下武器向德军投降 。
在这场战役中 , 波兰共损失了20多万军民 , 华沙城85%以上的建筑都被摧毁 , 几乎成为了一片废墟 。 并且 , 华沙起义失败后 , 华沙城中所有平民全都被赶出城市 , 其中有近9万人被送往德国充当劳工 。
一直到1945年1月 , 华沙城才被苏军解放 。
说起来 , 华沙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 就是波兰流亡政府过于高估了自身的实力 。 而在战争不利的局面下 , 波兰流亡政府又开始向苏联施压 , 乞求帮助 , 则更是显得愚蠢 。 这也是为什么 , 波兰被称为“欧洲裹脚布”的原因之一 。
时至今日 , 西方世界依然普遍认为 , 华沙起义的失败 , 其主要原因就是苏联见死不救 , 未对波兰伸以援手 。 而事实上 , 这只不过是他们抹黑苏联乃至共产主义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 。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