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1945年 , 苏联、美国、英国在雅尔塔展开了一场会谈 , 会谈的内容就是二战过后世界秩序、列强利益分配、以及世界格局的安排 。 说好听一点是维护世界和平 , 构建新秩序;说难听一点就是一场分赃大会 。 在春秋时期其实也有一场类似“雅尔塔会议”的会谈 , 那就是弭兵会盟 。
弭兵会盟之前的诸侯格局
春秋时期晋国大肆对外扩张 , 吞并了周边的30多个小诸侯国;楚国吞并的小国难以计数 , 仅楚庄王一人就吞并了45个小诸侯国;晋、楚两国自公元前632年至公元前546年这期间长达86年频繁发动战争 , 一年一小战 , 三年一大战 , 频繁的战争让两国百姓苦不堪言 。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本文插图
而且有意思的是两国争霸的主战场不是两国本土 , 而且夹在中间的小诸侯国 。 北边晋国强大了 , 把他们打一顿;南方楚国强大了 , 再把他们打一顿 。 不管哪边强大了 , 第一个挨打的肯定是中间的小国 。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很简单 , 都是霸权惹的祸 。
我知道都是霸权惹得祸 ,
那样的权力太美太温柔 ,
才会在刹那之间 ,
只想和你一起斗到死 。 (--霸权惹的祸)
在春秋时期有一种特殊的称呼 , 那就是中原霸主 。 齐桓公为了这个称呼多次召集诸侯“尊王攘夷”;晋文公为了这个称号多次对外发动战争 , 维护中原和平;秦穆公为了这个称号向西扩地千里 , 一连灭了十几个夷狄部落;楚庄王为了这个称号多次北上发动战争 。 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只为中原霸权 , 成为中原霸主 。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本文插图
因为大国争夺霸权导致几十个小国成了大国角力的炮灰 , 无数士兵死于兵戈 , 百姓“衣不蔽体 , 食不果腹” 。 直到春秋末年的时候 , 小国为了避免挨揍 , 他们迫切希望停止兵戈 。 而大国也因为博弈形成了“两超两强”的政治格局 , 两超就是晋国、楚国 , 两强就是齐国和秦国 。 当时的各国主要情况如下:
小国:郑国、宋国、卫国、鲁国等效果受制于国家体量 , 他们沦为大国角力的旗子 , 饱受战乱之苦 。 虽有重振国威之心 , 但是却无回天之力 。
齐国:齐桓公开创了一代霸权 , 但是齐桓公死后齐国国力迅速衰落 , 晋国崛起之后长期沦为晋国的附庸 。
晋国:晋文公去世之后晋国虽然国力没有江河日下 , 但是造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 。
楚国:楚庄王之后楚国也走向强大 , 但是晋国采用联吴制楚的外交策略 , 通过扶持吴国来制衡楚国 , 牵制楚国北上 。
秦国:秦穆公西扩之后秦国迅速强大 , 但是东出的道路上有一强国(晋国)阻拦 , 国家发展进入了天花板 。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本文插图
第一次弭兵会盟
齐国是晋国的盟友 , 秦国是楚国的盟友 , 两大强国都有一个强大的盟友 , 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 而这个时候晋、楚碍于国内矛盾、强敌环伺的因素 , 他们开始谋和 。 当时宋国在中间奔走磋商 , 最终促成了晋国和楚国初次弭兵会盟 。
晋国的公卿(士燮)和楚国的贵族(公子罢)两个代表在宋国签订会盟协议 , 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两国绑在同一条战船上 , 有人威胁楚国利益 , 那晋国就要帮忙讨伐;有人攻打晋国 , 那楚国也要帮忙讨伐 。
“凡晋、楚无相加戎 , 好恶同之 , 同恤灾危 , 备救凶患 。 若有害楚 , 则晋伐之;在晋 , 楚亦如之 。 ”
从协议上看 , 并没有什么问题 , 两个国家达成和平协议 , 可以有效避免战争 。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 晋国和楚国长达半世纪角逐 , 双方之间的矛盾怎么可能用一张纸化解 , 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从来都是靠铁和血来解决的 。分页标题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本文插图
协议签订不到一年 , 晋国带着一帮小弟以吊民伐罪的理由攻打秦国 。 秦国是楚国的盟友国 , 按理说应该出兵攻打晋国南部 , 牵制晋国 。 但是楚国和晋国又签订了弭兵会盟 , 如果出兵那么必定会破坏和平协议 , 届时晋国有可能会以此为借口转攻楚国 。 最终楚国放弃援助秦国 , 导致晋国战胜秦国 , 解除了两线作战的危机 , 从此晋国攻打楚国就没有秦国会侧面出击的后顾之忧 , 同时楚国不出兵导致秦国与楚国的邦交关系迅速恶化 。
楚国不出兵的政策完全就是“绥靖政策” , 原本楚国就没有什么盟友 , 中原诸侯素来歧视楚国为蛮夷 , 这个时候又失去了秦国这一盟友 , 楚国更加被孤立了 。 与此同时楚国东侧的吴国也在晋国的扶持下逐渐强大 , 国际形式对楚国十分不利 , 楚国逐渐陷入被动 。 为了扭转局势 , 楚国开始拉拢郑国 , 郑国在威逼利诱下与晋国断交 。 晋国得知消息之后开始攻打郑国 , 郑国向楚国求援 , 两国展开了鄢陵之战 。 此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 原本就比较困难的楚国更加雪上加霜 。 按理说晋国会进一步扩张 , 制裁楚国 , 但是晋厉公觉得应该乘势扭转晋国“君弱臣强”的局面 , 所以把重心放在整顿内政上了 。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本文插图
幸运的是晋厉公铲除了郤氏家族 , 不幸的是栾书、中行偃两位公卿杀了晋厉公 , 晋国一时间陷入内乱之中 , 与此同时秦国在西部地区攻晋 , 南方的楚国蠢蠢欲动 , 一时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相 。 为了避免局面进一步恶化 , 晋国萌生了议和的想法 。 晋国和楚国都有议和的想法 , 齐国和秦国也都想趁机整肃内政、消除国内矛盾以便进一步图霸 , 于是宋国又一次开展外交活动 , 与其他大国磋商弭兵会盟的方案 。
第二次弭兵会盟
第二次会盟参加的国家比较多 , 主要为:晋国、晋国盟友(齐国)、晋国小弟、楚国、楚国盟友(秦国)、楚国小弟 。 (ps:小弟国家为:鲁国、卫国、陈国、郑国、许国、宋国等等10个小国 , 有一部分是晋国小弟 , 有一部分是楚国小弟 。 )
盟约就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 大概意思就是晋国的小弟朝贡晋国的时候还要去朝贡楚国 , 楚国的小弟朝贡楚国的时候还要去朝贡晋国 。 齐国和秦国分别作为晋国和楚国的盟友 , 他们不需要去朝贡 。
这次会盟其实也并不和谐 , 楚国代表子木穿着盔甲参加会议 , 在会议上还试图用武力强行做盟主 。 当时子木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 “晋、楚无信久矣 , 事利而已 。 苟得志焉 , 焉用有信?”啥意思?意思就是晋国和楚国早就没信用了 , 都是为了利益 , 一旦得志 , 什么信用、道义全部给利益让道 。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
本文插图
连自己都骂 , 果真是个狠人 。 狠人(子木)强行当盟主 , 晋国的代表本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让楚国当了盟主 , 并且相继在协议上签字 , 第二次弭兵会盟就此结束了 。
这一场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国少花钱 , 小国少挨揍” , 以前楚国需要用武力政府晋国的小弟 , 但是现在不用了 , 楚国不需要花钱 , 小国也不需要挨揍 。 晋国和楚国两国为了自己议和的心愿强行牺牲小国的利益 , 导致一众小国在晋、楚双重剥削下愈来愈弱 。 小国愿意被剥削吗?不 , 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 但是自古就是“弱国无外交” , 他们的建议一(jiu)文(shi)不(ge)值(pi) 。
【『江郎说史』弭兵会盟:春秋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两巨头瓜分中原霸权】第二次弭兵会盟晋国和楚国瓜分了中原霸权 , 自此以后中原战争大大减少 , 各国都把重心转移到国内的经济建设、整顿吏治上 。 同时春秋开始逐步过渡为战国 , 争霸的主战场也从中原转向南方 , 吴国、越国开始登场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