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_本文原题: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 , 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20位作家将线上畅谈新媒体与散文写作 | 巴黎圣母院大火一周年纪念 | 单向开启360 小时直播书店 | ......
“不要责备简·爱不够年轻不够美 , 罗切斯特甚至不如他家的狗狗帅 , 这版《简·爱》邀请大家摘掉爱情小说的滤镜 , 回归原著的‘大女主’精神——一个孤独、敏感又倔强反抗的简·爱 。 ”
在限时免费推出这部NT Live口碑之作的观看时 , 作为NT Live在华独家引进方的“新现场”在公众号文章中这样介绍这部作品 。
对于现代观众来说 , 同样身为女性的导演莎莉·库克森显然在勃朗特的简·爱中找到了深深的共鸣 。 她把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 扩展到简·爱半生的自传 , 将之演绎成一个女性对自由、平等、爱情等种种生而为人的天然权力进行 无畏追求的故事 。
舞台呈现和故事核心一样十分具有现代性 。 七名演员和三名乐手(他们偶尔也会进入表演区)撑起了三个多小时的表演 。 除了男女主角和歌者外 , 其他人都要分饰多个角色 。 借助演员的表演 , 观众可以借由角色在繁复场景的推进和穿梭 , 展开自己戏剧式的推理与想象 。
“这部作品着眼点是简·爱内心世界的成长 , 同时还原了原著女性哥特小说的标签 。 ”
从文本到戏剧 , 从爱情故事到女性自觉 , 从19世纪的英国到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 , 简·爱的故事从不落伍 , 对简·爱的阐释与过度阐释从不缺席 。 这一次 , 这个舞台版的《简·爱》 , 会带给观众什么样的启示?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晓溪 :“大写加粗”的“女性主义” , 是否就能认为是更有力的文本改编?
如何将文学名著搬上戏剧舞台是一个老话题了 。 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改编思路是重新包装其外在形式 , 使其更有现代感 , 内容上则尽量保留原作内容 , 尤指使用原文 。
近期限时免费放映的英国国家剧院出品的《简·爱》可以说是此类的代表 。 创作者提取了“女性主义”和“以人为本”为关键词 , 围绕这个关键词赋予简·爱经典女性形象更新的行为动机 。
剧作重新拆分了小说的情节 , 以顺序驶过简·爱的人生轨迹 , 在出生环境、艰难求学、与罗切斯特相识相恋、分手复合等历程中展示简·爱对于刺激、冒险、自由的向往 , 一次次驱动她“破”开旧生活 , “跑”向新生活 。
拆分掉小说哥特式的外表 , 演出以现代风格的布景、演员饰演多个角色、乐队与歌曲穿插等舞台手法 , 让整个演出有现代感而可看性 。 多名演员外化简·爱内心活动、“疯女人”不出现具体形象用歌声来表现等片段也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
但是纵观全剧 , 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仍然让我感到冗长和沉闷 。 演出可以很明显地分割为上下两部分 , 结识罗切斯特之前 , 情节抽象且片段化;认识罗切斯特之后 , 叙述性更强且完整 。 两部分衔接没有很顺畅 , 依然让人感觉是前菜和正餐之分 。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 , 创作者用全剧“大写加粗”且“无处不显”地强调着“女性主义”的动作和台词 , 更为此牺牲了丰富简·爱性格的细节和情节 , 人物扁平、符号化 , 而这种口号式的疾呼和提醒也太过直白 , 彼时惊世骇俗的简·爱必然要拿出更有力的文本改编才能抵达更多当代女性主义议题的核心 。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小说《简·爱》的不同版本
徐娅群 :怎样才是成功的改编?这版《简·爱》给出了一个满分的答案 。
《简·爱》不是一部我喜欢的小说 , 《简·爱》不是一部我喜欢的电影 , 但NT版《简·爱》却成了我胸口的朱砂痣 。
从立意上 , 导演一把将维多利亚时代那个把自己局限在“没有美丽和财富”却渴望爱、渴望平等的家庭女教师 , 从她的小情小爱、小格局里拉了出来 。 她不再是那个不甘于命的简·爱 , 她是那个心里有了自由这个目的地后 , 管他命运、管他时代、管他天灾人祸阻碍 , 都要不顾一切去冲破的名为“简·爱”的船 。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DISS(反对)小说版和电影版 , 却RESPECT(支持)剧版的原因 。 导演将现代女性的自强自立、坚决勇敢注入到这个原本已经受时代局限、无法思想和行动、甚至已经扁平到苍白的角色 , 让她一下子焕发出了新时代所赋予的夺目光彩 。 而这种成功交织了时代之美的华彩 , 之前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身上同样流溢四射过 。
这部以女主角成长为主的舞台剧 , 女主角鲜活立体起来后 , 围绕她的一切都因为复刻了女主“冲破”的基因 , 而彻底冲散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土霉”味 。 叙事冲破了那如宫廷贵妇裙摆般繁多的层次 , 如裤装般简单、明了;形式冲破了原本如山不动的景与物 , 注入想象力后 , 小到窗格大到星空都是将简·爱不停地推向下一个剧情的流动的海浪 。
到底怎样才是成功的改编?我想这版《简·爱》给出了一个满分的答案 。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舞台剧《简·爱》的海报和剧照
陈超 :小说改编戏剧 , “不要光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 。 ”
“小说改大戏”是每位戏剧学院导演系、戏文系同学所必经的专业学习 。 如何把时空跨度长又相当复杂的故事搬演在小小的一方舞台上?
我想 , 这版《简·爱》的导演莎莉·库克森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不要光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 。 ”
我们看到 , 导演保留了小说中对简·爱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事件 , 并在舞美设计与舞台调度上将“假定性”运用到了极致 , 这在整部剧目的开场就确立了下来:导演在对原著中简·爱从出生到父母双亡后被收养 , 再到爱她的舅舅去世 , 最终陷入独自面对舅妈及其亲人虐待的困境这一系列的背景交代上 , 透过紧凑流畅的叙事节奏、演出区域的有效分割、抽象却富有意象性的表达 , 为全剧塑造一个孤独、敏感又倔强反抗的主人公简做了极好的铺垫 , 而且只用了短短的四分钟 , 堪称“戏剧舞台上的蒙太奇” , 令人不得不惊叹剧本的改编和导演的调度能力 。
而首尾呼应的设计 , 是将衣服卷成襁褓的模样 , 在一声声的“it's a girl“的台词中 , 令观众感受到主人公简·爱的谢幕与轮回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导演使用多种手法来展现场景与角色的变化 。 比如通过演员的奔跑和富有节奏的现场音效使观众建构起“马车”的虚拟意象从而完成地点的转换;再如主人公简·爱在舞台上的几次换装也巧妙地向观众交代了角色身份的转变;还有剧中的唱段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不同阶段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 以及一人分饰多角的间离效果将主人公反抗命运、追求自主的心路历程塑造更加立体丰满 。
从这版《简·爱》中我感受到 , 真正有价值的改编是在实现原著表达意图之上的“二度创作” , 是融入艺术工作者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 。分页标题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不同时期影视剧中的简·爱和电影海报
魏睿:种种显而异见的“不真实” , 建构了人物灵魂的“真实”
不同于经典电影、传统话剧范畴中的温柔善良、克制隐忍、意志坚强的完美女人简·爱 , NT live版的《简·爱》所塑造的主人公 , 敢厮打表兄、怒吼“这不公平”、竭力推开窗户要飞翔 , 刻意让观众明白 , 女人的潜意识是一座庞大的海下冰山 , 她可以发出刺耳的哀嚎 , 可以展示精神创伤 , 可以歇斯底里 , 可以迸发激情和欲望 , “阁楼上的疯女人” , 其实包括简·爱 。
剧作、演员、舞美、道具等等 , 都是经过艺术化的戏剧符号 , 错落有致的梯子和楼层代表各种建筑 , 也营造出“生”与“死”的空间 。 成人扮演孩子 , 男人扮演女人 , 一人分饰多角 , 乐队在台上伴奏 , 群演念出主演的心灵独白 , 各种台词与歌唱相互交织形成多维度的合声 , 创造出奇异的间离效果 。
这种间离不同于布莱希特戏剧中的一人跳出角色由代言变为叙事 , 而是由种种显而异见的“不真实”来建构人物灵魂的“真实” , 观众懂得演员用夸张的肢体、大段的抒情、动感十足的Rap演唱、当场换服装是为了表演某个角色 , 而不必酷似角色本身 , 这是一种独特的心灵间离 。
从“是个女孩”开始 , 到“是个女孩”结束 , 解读女性命运 , 或许不再是勃朗特原著 , 但或许最接近于原著 。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罗切斯特』近两百年后的《简·爱》改编:是女性主义的符号化表达,还是小说改编的典范呈现?
本文插图
影视作品中的《简·爱》 。
新媒体编辑:金莹
配图:文中书影、剧照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