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篱旁依镜台■十五岁孩子一句话,一场宫廷政变烟消云散


《史记·吕太后本纪》载:七年秋八月戊寅 , 孝惠帝崩 。 发丧 , 太后哭 , 泣不下 。 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 , 年十五 , 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 , 今崩 , 哭不悲 , 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 , 太后畏君等 。 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 , 将兵居南北军 , 及诸吕皆入宫 , 居中用事 , 如此则太后心安 , 君等幸得脱祸矣 。 "丞相乃如辟彊计 。 太后说 , 其哭乃哀 。 吕氏权由此起 。 一般的历史评论里 , 都是说张辟彊这一句引来了长达十五年的"诸吕擅政" 。

野老篱旁依镜台■十五岁孩子一句话,一场宫廷政变烟消云散
本文插图
吕后乱的是汉帝国还是刘姓王族
读历史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一些观点看法 , 因为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儒家读书人编写的 , 这些编者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思想 。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 , 除了说吕后怎么收拾姓刘的 , 就说吕后怎么提拔姓吕的 。 似乎吕后当政的十五年(含孝惠帝在位的七年) , 吕后除了排除异己 , 任用诸吕 , 什么好事也没干 。
刘邦活着的时候 , 吕后就是他的重要整治联盟 。 诛杀韩信、彭越虽然是刘邦的主意 , 但都是吕后下的最后黑手 。 刘邦本来判彭越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 但是吕后向刘邦陈述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 , 如今把他流放蜀地 , 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 , 不如杀掉他 。 所以 , 我带着他一起回来了 。 "于是 , 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 。 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 , 刘邦就批准 , 于是诛杀了彭越 , 灭其家族 , 封国被废除 。 韩信更是被吕后和萧何合谋 , 杀死在长乐宫的钟室 。 一直以来 , 诛杀韩信、彭越 , 以及后来的打击刘姓诸王 , 都是史家诟病吕后的把柄 。 但是 , 从刘邦打击诸异性王的行动上看 , 他是明白的知道诸侯王的存在是大一统皇权的隐患 。 吕后打击刘姓诸王诸王 , 从这个层面可以看作是刘邦政策的延续 。 如果算上以后的"吴楚七国之乱" , 吕后这波打击还是太轻了 。
汉朝建立之前 , 历经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 , 社会经济严重破坏 。 刘邦在位时间不长 , 外部忙于抵抗匈奴入侵 , 内部忙于应付诸王叛乱 , 无暇顾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建设 。 汉初的社会经济恢复实际是在吕后当政期间完成的 。 经济上 , 轻徭薄赋 , 工商自由 。 恢复了"十五税一"的制度;徭役均在农闲时间 , 每次不超过一个月 , 一个长安城前后修了五年 , 真正做到了轻徭薄赋 。 刘邦时期 , 重视农业 , 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 吕后当政时 , 为了搞活经济 , 采取工商自由的政策 。 因此 , "衣食滋殖" 。 法治上 , 改革法制 , 体恤民生 。 废除"挟书律" , 删除法令中妨碍官员和百姓的条文 。 从此以后 , 官员、百姓抄看各种历史文化典籍不再犯法 , 这对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 此外 , 还废除了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 。 吕后五年 , 开始命令戎守边疆的士卒一年一轮换 , 重新确定了兵役制 。 充分体恤下情 , 不让士兵视戍守为畏途 , 从而为国家奉献青春和激情 。 民族关系上 , 以和为主 , 谋求安宁 。 吕后弥补了刘邦时期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不足 , 立摇为东海王 , 既消开了反叛的可能 , 又使粤地两王互相制衡 , 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 。 在与匈奴的战争中 , 献马和亲 , 为汉初的休养生息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 , 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家顾全大局、忍辱含垢的政治智慧 。
刘邦死前对未来的未来汉朝的人事做了一个安排 , 萧何死后曹参接替 , 再然后是王陵、陈平 , 刘氏有难 , 周勃可平乱 。 吕后忠诚的执行了这一人事安排 。 如果 , 吕后真的如一些史家说的那么不堪 , 那么第一个就该杀了周勃 , 看到时候谁还能平"诸吕之乱" 。 吕后任用的诸吕 , 除了吕禄和吕产统领南军和北军外 , 再没有什么实权派 。 一堆的诸吕王侯 , 除了享受荣华富贵 , 基本没有一个实权派 。 西汉军队分中央与地方军二大类 。 中央军队负责保卫京师 。 分南军和北军两大系统 。 南军由九卿之一的卫尉统领 , 负责守卫皇宫(驻守于未央宫宫城之内 , 因未央宫地处长安城内西南部 , 故名南军) 。 北军由中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统领 , 负责守卫京师(驻守长安城北部 , 故称北军) 。 说白了 , 一个京城卫戍区司令 , 一个中央警备队司令 。 一个女人和一帮造反起家的大汉功臣共事 , 再不任命两个信任的保镖兼打手 , 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 至于诸吕王侯 , 谁家还不是"一人得道 , 鸡犬升天" , 有什么好说的 。分页标题
当然 , 我们不能只说好得不说坏的 。 比如残杀戚夫人、毒死刘如意等等事件 , 吕后为人的冷酷和暴虐不可尽数 。 这些历代史家说的够多的了 , 这里就不再累牍了 。 有兴趣的读者 , 自可以去各种度娘综上所述 , 吕后当政的十五年 , 除了祸害了刘家 , 对于汉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

野老篱旁依镜台■十五岁孩子一句话,一场宫廷政变烟消云散
本文插图
神奇的张辟彊
班固在《汉书·惠帝纪》中说:孝惠内修亲亲 , 外礼宰相 , 优宠齐悼、赵隐 , 恩敬笃矣 。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 , 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 , 可谓宽仁之主 。 曹吕太后亏损至德 , 悲夫!也就是说 , 在经历了刘邦对功臣的残酷打击后 , 孝惠帝刘盈如一股春风袭来 。 但是 , 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太久 , 仅仅七年就结束了 。 孝惠帝死时才二十四岁 , 太子刘恭年幼 。
对于功臣集团来说 , 就算太子即位 , 说了算的也是吕后 。 想到刘邦在时吕后就是刘邦打击功臣的急先锋 , 再想到吕后做的"人彘" , 功臣集团现状恐怕是觉都睡不香了 。 对于吕后来说 , 刘邦活着时候她是刘邦的政治盟友兼打手 , 得罪了功臣集团 , 后来毒杀刘如意得罪了刘姓皇族 。 儿子在时还有个依靠 , 现状儿子死了 , 真的就是四面楚歌 。 功臣集团和吕后的矛盾真的就是一触即发 , 功臣集团骨子里就是造反派 , 什么都干得出来;吕后冷酷、残暴 , 也是什么都不怕 。 这时候的未央宫内外可谓剑拔弩张 , 局势就像架在火上烤的炸药包 。 宫廷政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 而结果却殊难预料 。
就像是电视剧一样 , 在这危难的时候 , 霹雳一声震天响 , 来了救星张辟彊 。 这个十五岁的孩子 , 一句话就把火灭了 , 炸药包拆了 。 用小岳岳的话 , "我的天哪 , 太神奇了!"(画面脑补)

野老篱旁依镜台■十五岁孩子一句话,一场宫廷政变烟消云散
本文插图
历史真是这样吗?
首先 , 大家都知道一个十五的孩子再天才 , 他的话就算再对 , 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分量 。 张辟彊的话实际是他爹说的 , 就是当时硕果仅存的"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其次 , 当时的丞相是陈平 , 汉初最大的阴谋家 。 史书上只记载了陈平拿刘邦的钱去收买项羽的部将 , 除此之外陈平似乎就没干什么了 。 实际上 , 刘邦有两大谋主 , 张良和陈平 。 张良出的都是"阳谋" , 陈平专干"阴谋" 。 楚汉战争中 , 刘邦桌子旁边 , 一左一右站的就是张良和陈平 。 韩信讨要"假齐王" , 刘邦发怒 , 陈平和张良同时在桌子下踹了刘邦一脚 。 老大发怒 , 用一个小动作就能平息老大的怒气 , 让老大做出正确的决策 , 至亲都不可能 , 只有亲信才可以!可见 , 陈平的能力是得到刘邦认可的 , 他和张良对于刘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 只是 , 陈平干的事见不光 , 不能写进历史书 。 张辟彊的话说白了就是互相妥协 , 各退一步 , 功臣集团让诸吕进入中央 , 安吕后的心;吕后保证不对功臣下手 , 不损害功臣的既得利益 。 这点陈平看不出来吗?可是 , 就算看出来 , 陈平也说不出来 , 因为他在功臣集团里威望不够 。 陈平加入刘邦集团非常晚 , 资历不够;陈平干的事又见不得光 , 业绩不显 。 这会的陈平可以说有劲使不上 。
吕后这里其实并不想发生宫廷政变 , 因为未央宫里除了自己和一个没成年的孙子 , 一个自己人都没有 。 一旦政变发生 , 除了挨刀她没有任何出路 。 这就是她"泣不下"的第一个原因 。 另外 , 她是急于和功臣集团沟通的 , 人选有两个——樊哙和张良 。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 又是和刘邦从沛县出来的老兄弟 。 但是 , 樊哙是个粗人 , 叫他拿刀子砍人 , 吃个生猪腿什么没问题;让他去做说客 , 不用估计 , 就是没洗 。 张良作为"汉初三杰" , 又素有"谋圣"之称 , 而且刘邦要废刘盈的时候 , 请商山四皓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 人选是没问题的 。 但是 , 张良自汉朝建国就闭门不出 , 刘盈那次他也就是出了个主意 , 这次要人出山 , 吕后还真没觉得自己有这么大面子 。分页标题

野老篱旁依镜台■十五岁孩子一句话,一场宫廷政变烟消云散
本文插图
张良的阳谋
我们都知道张良的闭门不出是为了避祸 , 一是怕位高权重遭刘邦猜忌 , 韩信就是这样的下场;另一个就是怕卷入是非 , 英布就是这样的下场 。 但是 , "秀才不出门 , 全知天下事" 。 要不然 , 刘盈的事他不可能给出这么一个切中要害 , 又天马行空的主意 。 这次也一样 , 张良用隔岸观火的眼洞察到事件的关键 。 功臣集团的大老粗们怕了 , 想先下手为强;吕后哪里没有合适的人表明态度 。 所以 , 他让儿子出面了 , 顺手给儿子在各方面捞一点资本 。
张良的阳谋之一 , 是宫廷政变不能闹 。 功臣集团杀进未央宫砍了吕后 , 然后诛灭吕氏家族 , 这真没什么;就算诸吕反抗 , 把长安打成一锅粥 ,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就怕"城门失火 , 殃及池鱼" , 别忘了未央宫还有一个小皇帝刘恭 。 如果小皇帝死了或者受伤 , 给藩王一个"起兵勤王"的理由 , 事可就大了 。 "吴楚七国之乱"就可能提前爆发 , 如果纳贡不长眼的藩王在联合匈奴 , 那就是汉朝内忧外患齐至的巨大危机 。 加上彼时的汉朝还没有从战争中恢复过来 , 亡国也许就在眼前 。
张良的阳谋之二 , 吕氏不能由功臣集团诛杀 , 至少不能是功臣集团挑头 。 吕氏是什么人 , 名正言顺的外戚 , 说大一些也是皇族的一部分 。 功臣集团诛杀吕氏 , 就等于和皇族秀肌肉 。 另外 , 吕后通过联姻的方式 , 把吕家的女儿嫁给了很多的刘姓诸侯王 。 刘吕两家这会是扯不清楚的关系 。 很难说功臣集团诛杀吕氏 , 不会引来皇族的报复 。 后来平定"诸吕之乱" , 虽然重要的事都是功臣集团干的 。 但是 , 陈平等人就是等着朱虚侯刘章坐不住了 , 让他来挑头的 。
张良的阳谋之三 , 吕氏的劣迹不足以被诛杀 。 吕后对付功臣虽然积极 , 但是锅不能吕后背 , 全是刘邦的主意 。 刘邦死以后 , 吕后除了收拾自己情敌和他们的儿子 , 也没干别的坏事 。 这事说大了是迫害皇族 , 说小了就是妇人吃醋报复 , 说怕大天去 , 就是他们的家务事 。 老公死了 , 大老婆虐待小老婆和小野种 , 这事谁家没有 , 法官来判也罪不至死 。 所以 , 吕氏就算是汉朝的脓包 , 也要等脓包发起来再挤 。 现在 , 是不是还两说呢 。 重要的是 , 把汉朝挤脓包的实力保留下来 。
【野老篱旁依镜台■十五岁孩子一句话,一场宫廷政变烟消云散】最后说一句 , 这么一群老谋深算的人 , 心怀鬼胎 , 全都躲在幕后纵横捭阖 , 却让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在前台翩翩起舞 。 更可笑的是老狐狸陈平 , 在一个孩子面前做醍醐灌顶装 。 历史不仔细读 , 还真看不见它有趣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