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王说历史]西汉王朝阶段性更替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逻辑
导语:西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发展的起点 , 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 , 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 但是秦始皇执政十一年 , 新生的政权并未完全脱离战国时期的分散状态 , 社会整合程度没有那么高 。 秦始皇去世之后 , 秦朝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 秦王朝只是开启了大一统 , 并没有实现大一统 。 汉承秦制 , 延续了二百多年 , 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进一步成熟 。 但是封建王朝不可避免存在周期性兴衰 , 刘邦打下天下之后 , 文景时期王朝的经济发展到了高峰 , 紧接着就被汉武帝挥霍一空 , 昭宣二帝想极力恢复到"文景之治" , 可是随着前人埋下祸根的生长 , 最终衰亡于儒生和外戚的双重压力之下 。 一、祖辈给儿孙攒家业
人的一辈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下一代 , 老子挣钱儿孙花钱也成为默认的规则 。 一个国家也一样 , 社会财富积累多了 , 就想上马一些大的工程 , 如果规划不合理 , 不仅赔了老本 , 还得借钱填窟窿 。
本文插图
西汉版图
1、钱累巨万朽不可校 , 仓粟溢露腐败不可食
刘邦创立汉王朝之后 , 消灭了一起打天下的异姓诸侯王 , 度过了初建王朝的危机 , 将天下分封给刘氏子孙 , 给汉朝的之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刘恒是刘邦的儿子 , 本来是一位地方王侯 , 吕雉去世后被大臣迎进皇宫登上皇位 。 刘恒登基之后 , 在中央精简机构 , 在地方开放经济、降低赋税 , 给帝国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
本文插图
汉文帝
汉文帝之前 , 国家将土地税率定为"十五税一" , 人头税每年一百二十钱 。 刘恒登基后第二年 , 下令将税率降低到"三十税一" , 也就是人们只需要缴纳收入的百分之三即可 , 人头税也降为每年四十钱 。 公元前167年 , 刘恒将国家税收减免一半 , 宣布第二年干脆免收农业税 。。
春秋时期 , 管仲为帮助齐桓公争霸天下筹措资金 , 采取"官山海"的措施 , 汉文帝之前基本上都是战乱年代 , 这种"官营企业"为统治者谋取了大量的财政 。 而刘恒放开了官山海的限制 , 民间也可以参与采矿、冶铁、煮盐等行业的经营 , 甚至还可以自己铸造货币 。 有条件的都争相恐后地去开矿了 , 没条件的多种几亩地 , 反正也不用交租 。
本文插图
煮盐灶场
因为有这样的政策 , 工商业等非农产业获得极大发展 , 国家税收也有了着落 。 降低农业税 , 农民获利 , 农业大丰收;开放工商业 , 商人获利 , 工商业大发展 , 开创了汉朝的盛世 。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这样描述"文景之治"的国家财富:京师之钱累巨万 , 贯朽而不可校 。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 充溢露积于外 , 至腐败不可食 。
2、钱不够花了怎么办
汉武帝继承了西汉六十余年来积攒的财富 , 财大气粗的他不需要节俭 , 没有缺钱的窘境 , 只有大笔花钱的豪迈 。 可是由俭入奢易 , 由奢入俭难 , 从此全国上下花钱如流水一般 。
本文插图
汉武帝铜像
文景二帝的节俭作风没有遗传给汉武帝 , 汉武帝登基之后 , 扩充后宫 , 低级别婕妤的胭脂钱都和上卿、列侯的工资差不多 。 上行下效 , 地方的诸侯王也一改压抑的面貌 , 铺张排场 , 钱不够用了就去搜刮百姓 。
大臣们看到汉武帝花钱的胆量 , 便怂恿汉武帝策划"马邑之谋" , 打算一举歼灭匈奴 , 免除后患 。 结果因消息走漏 , "马邑之谋"失败 , 从此打开了战争的魔盒 , 对匈奴用兵几十年 。 《汉书》记载了汉朝和匈奴人打仗的消耗 , 下面列出几项作为参考: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马邑之谋示意图
公元前127年 , 卫青收复朔方 , 费金千万;为了抵御匈奴进攻 , 汉武帝派苏建从内地调集十万多人修筑朔方城 , 建筑材料、工人工资、粮草供应等加在一起总共花费百亿钱 。 公元前121年 , 浑邪王投降汉朝 , 汉武帝强征三万辆马车去受降以示天朝国威 , 可是全国的马匹已经被连年的战争消耗殆尽 , 长安令请求为长安郡留下马种 , 汉武帝一怒之下将其斩杀 。
长期战争掏空了国库 , 汉武帝在"聚敛之臣"的建议下大肆搜刮社会财富 。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等收归中央 , 均输平淮 , 不再允许民间资本的参与 。 发行皮币(鹿皮制造的钱币)、白金币等虚值货币作为新币 , 换取足斤足两的民间货币 , 等于将货币贬值好几倍 。 推行"算缗令"、""告缗令" , 让富人商贾强行捐款 。
本文插图
皮币
文景时期 , 社会无为而治 , 精简官僚 。 汉武帝这些措施 , 意味着政府一下子介入经济领域 , 这就催生了大量官吏 , 官吏的俸禄也瞬间激增 。 人们为了躲避赋税和徭役 , 不得不贿赂官吏 , 甚至有的人看到官吏的政治优势而弃商从官 , 凭借着超经济手段继续搜刮财富 , 这样又催生出一大批地主豪强 。
最终所有的负担都落到了农民手里 , 有的农民被剥削破产 , 不得不撂荒成为流民 。 史记记载 , 汉武帝后期关东流民数量多达百万 。
本文插图
古代交租二、阶层固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官僚主义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压力单向传输 , 皇帝向官僚下达收税指标 , 官僚除了继续向下级分摊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 伤害最大的还是老百姓 。
1、盐铁之辩也解决不了问题
六十八岁的汉武帝去世了 , 可是他"雄才大略"所产生的问题却没有消失 。 臃肿的官僚体系和越来越富的地主豪强对底层人民的剥削 , 虽然使得国家的腰包慢慢又鼓了起来 , 可是却激增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 终于在汉昭帝时期爆发了著名的"盐铁论战" , 其核心论题就是:国富民穷还是民富国穷 。
本文插图
桑弘羊舌战群儒
现在虽然朝廷富了 , 大豪强富了 , 可是人民却贫困了 。 贤良文学代表民间的利益 , 极力主张废除盐铁官营 , 让人民也分一杯羹;桑弘羊却主张继续执行盐铁专营 , 这样才能满足国家财政开支 , 否则也保证不了人民的安全 。 最后双方算是妥协了 , 桑弘羊象征性地废除一部分官营企业 。 那些大儒们没有政治势力 , 也没有能力与已经存在多年的官商势力作斗争 。
本文插图
【[王王说历史]西汉王朝阶段性更替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逻辑】古代冶铁雕塑
2、社会板结严重
文景时期刘姓诸侯做大 , 发生了"七国之乱";而汉武帝时期地主豪强开始崛起 ,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记载了一批巨富 , 比如四川冶铁的卓家和郑家、齐国盐业齐家、南阳的孔家等都霸占一方 。 他们抓住了国家盐铁官营的机遇 , 实行行业垄断 , 发展到魏晋时期成为豪门集团 , 比如南阳孔家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位大司农孔仅 , 南阳孔氏到现在依然兴旺发达 , 而且族人遍布天下 。
本文插图
七国之乱形势图 分页标题
汉哀帝时期 , 随着社会阶层固化成为常态 ,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大司马师丹说富人有数亿钱 , 而贫者没有一钱 , 其情形正如班固所说:"富者田连阡陌 , 穷者无立锥之地 。 "为了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 汉哀帝进行过改革 , 实行"限田限奴令" , 规定诸侯不能购买辖区之外的土地 , 低等侯爵田产不能超过三十顷;诸侯可以豢养奴婢二百人 , 官吏的奴婢不能超过三十人 。
本文插图
汉代奴婢
改革本来是好事 , 可以缓解社会矛盾 , 但是却没有坚持下去 , 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问题 。 汉哀帝宠幸董贤 , 允许其占有二千顷土地 , 人们发现皇帝带头破坏"限田限奴"政策 , 又继续兼并土地 。 而且选官的察举制遭到了破坏 , 举孝廉等权力被世家大族把控 , 官僚系统达到了"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世族"的境地 。 三、为什么这个人是王莽
1、天下人的召唤
面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人们自然就会反抗 , 就像马克思发出的号召那样:全世界无产者 , 联合起来!当然 , 在汉朝 , 出头的人并不是农民 , 而是儒生 。 汉武帝"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儒学定为官方学说而得到空前的发展 , 但是要注意的是 , 此时的儒学已经不是孔子的儒家学说了 , 而是柔和了法家等多家学派的产物 , 是董仲舒迎合汉武帝加强统治的儒学 。
本文插图
王莽像
"学而优则仕"是儒生的唯一出路 , 可是"则仕"的通道基本被世家大族给堵死了 。 国家给过这些儒生希望 , 汉武帝设置刺史巡查官员 , 防止官商勾结;汉宣帝曾迁徙豪强数百万人到自己眼前(迁徙富豪家族到平陵) , 下令禁止不再铸造新的货币以防止被坏人利用;汉哀帝也颁布过"限田限奴令" , 可是这些"安全阀"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
本文插图
五铢钱
这些儒生看到了一丝希望 , 希望通过改革回到孔子崇尚的周代富人"大同、礼仪社会" 。 此时 , 随着一些先秦时期经文文献的出土 , 人们发现自己学习的儒学根本不是孔子的儒学 , 而是改造过的儒学 , 人们将先秦的经文称为古文经 , 当代流传的经文称为今文经 。 人们越来越向往古文经里孔子所描述的"老有所养 , 幼有所教 , 贫有所依 , 难有所助"那样的社会 , 而且这种召唤越来越强烈 。
2、王莽接受了召唤
现代人们对王莽研究的比较多 , 认为王莽改制超越了那个年代所能接受的界限 , 所以才会失败 。 不论王莽成败与否 , 他实在是一个心机非常深的人 。
王莽的成功 , 取决于他的延迟满足和审时度势 。 外戚王莽本身接受过儒家教育 , 认同儒家观点 , 与儒生的关系非常好 。 《汉书·王莽转》记载他"恶衣恶食 , 陋车陋马" , 在众人眼里王莽完全是一个高尚的、脱离的低级趣味的人 , 人们越来越觉得王莽这样的人应该当皇帝 。
本文插图
古代儒生形象
信仰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人们会不计一切代价去实现它 , 比如藏传佛教的朝圣者为了到达拉萨 , 即使磕长头数年、夜宿冰雪高原也不改其志 。 儒生们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不在乎谁当皇帝 , 最好谁能帮助他们实现大同社会谁就当皇帝 。 恰好王莽谦谦君子形象越来越接近人们心目中皇帝的形象 , 于是经过几个回合的加封与推辞 , 王莽"禅让"成功 , 西汉灭亡 。
如果一直采取高压政策 , 也许西汉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 一旦出现了改革迹象 , 就会传达出一个社会要变好的信号 , 人民就会拼命挣扎撕裂这个旧制度 , 可是政府会因为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而反弹 , 人们刚刚燃起的热情一破灭 , 就会变得不顾一切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王莽篡位小人书封面
结语:眼见他起高楼 , 眼见他宴宾客 , 眼见他楼塌了 。 从刘邦到王莽 , 西汉经历过辉煌 , 也陷入过困境 , 也想过要重新崛起 。 如果前人栽树 , 后人可以乘凉 , 可若是前人挖坑 , 后人只能修补或者跳进坑里 , 别无选择 。 这就是历史周期律的小循环 , 在封建社会无可避免 。 好像大多朝代的每个兴衰周期最根本的原因都在落脚在经济上 , 汉朝是如此 , 唐朝是如此 , 明朝是如此 , 清朝也是如此 。 难怪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一崩溃 , 历史就进入了下一轮的循环 。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 [掌上社会]李沁黑历史被扒,原来对这些男明星她都是来者不拒好开放啊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