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杨靖宇:东北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一场极其艰难而又十分复杂的战争 。 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缔造者、指挥者之一的杨靖宇 , 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 运用谙熟的战略战术 , 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 , 立下了卓著功勋 。 1935年6月30日 , 法国巴黎《救国时报》曾刊文赞颂杨靖宇是东北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杨靖宇早在1927年就在家乡河南领导农民暴动 。 但是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与领导河南农民暴动 , 环境、对象、方式和方法大不相同 。 有鉴于此 , 杨靖宇在1933年1月担任游击队政委初始阶段 , 便十分注意学习、运用游击战术的原则 。

『敌人』杨靖宇:东北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文章图片
【『敌人』杨靖宇:东北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为掌握新的游击战术 , 提高战略战术水平 , 培养军事干部 , 杨靖宇在领导抗日游击战争中 , 积极引导各级指挥员学习军事知识 , 认真总结战斗经验和教训 。 同时 , 他也十分注重逐步提高自己的军事水平和指挥艺术 。 他随身带有从中央苏区传来的几本关于游击战争的小册子 , 在战斗余暇阅读、研究 。 1933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建立后 , 杨靖宇倡导在部队建立战术研究会 , 经常研究战术问题 。 每当部队到达新的宿营地 , 杨靖宇便同战士们讨论、研究假设敌人从某个方向袭来 , 根据当时的地形如何组织抵抗等问题 。 战士们认为这种方法很好 , 因为敌人真来时 , 就可以有准备地从容应战 。 每次战斗结束后 , 杨靖宇都及时召集各级指挥员讨论作战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 , 会后再传达给战士 。 这种方法非常有利于提高广大指战员的军事能力和水平 。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战士军事素养 , 杨靖宇还经常安排军事训练 , 由连长向新战士讲解各种武器使用、如何利用地形地物等军事常识 。
“三大绝招”
杨靖宇在对敌斗争中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术 , 并娴熟运用 , 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 。 战士们说:杨司令打击敌人有“三大绝招” 。
半路伏击 。 即摸清敌人动向后 , 在敌人必经之地选择有利地形 , 以丛林、堑沟、矮墙等有利地物为掩护 , 设伏突袭 。 1933年9月 , 经侦知 , 一支有20余辆汽车的日军车队将通过吉林境内通化至山城镇的公路 。 杨靖宇指挥第一军独立师在山城镇附近公路旁设伏 , 突袭了陷入包围圈的日军车队 , 击毙28名日军 , 缴获1挺机关枪 , 数支步枪、手枪及一批文件 。

『敌人』杨靖宇:东北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文章图片
远途奔袭 。 驻在距游击根据地较远的敌人 , 往往麻痹大意 , 想不到游击队会从很远的地方来进攻 , 警戒较为松弛 。 根据这一特点 , 杨靖宇经常选择一些合适的攻袭目标 , 率部长途行军 , 予敌以突然打击 , 实现作战目的后迅速撤出战斗 。 1934年春 , 杨靖宇事先派出便衣队打入吉林临江县红土崖镇 , 而后率骑兵队经过较远距离疾速行军 , 通过里应外合 , 干净利落地消灭了镇内的敌人 。 此战40余名敌人未及鸣放一枪便举手投降 , 其全部枪支和70余发迫击炮弹被缴获 。 之后 , 杨靖宇率骑兵队风驰电掣般撤离 。 待敌人清醒过来寻求援军时 , 杨靖宇所率部队早已无影无踪 。
化装袭击 。 即采取化成日伪军的办法接近敌人 , 予以奇袭 , 缴取敌人的武装 。 在游击战争中 , 杨靖宇教育干部战士对缴获的武器、旗帜、服装等军需品要注意保存并予以利用 。 他经常安排懂日语的朝鲜族战士化装成“日军指导官” , 并配备“翻译” , 打着日伪军旗帜 , 带一队身着伪军服装的部队 , 攻打汉奸、反动地主武装 , 摧毁敌人据点 。 1934年4月 , 独立师骑兵队穿上日伪军服装 , 打着日伪军旗帜 , 从河里(今属吉林通化市通化县管辖)沿大路向金川(今属吉林通化市辉南县管辖)进发 , 途中将相遇的敌公安队一部缴械 。 敌公安队不明所以 , 不清楚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这股日伪军 。 群众编出歌谣称颂这种化装战术:“抗联队伍有办法 , 穿上‘狗皮’把装化 。 头上戴着战斗帽 , 腰间还把洋刀挎 。 粘上两撇仁丹胡 , 冒充太君来训话 。 没等训上两句半 , 翻译官员说了话:赶快缴枪举起手 , 谁动让谁回老家 。 敌军官兵傻了眼 , 一个一个被活抓 。 ”分页标题
“四不打”
杨靖宇在指挥游击战争过程中 , 不仅积累了什么仗该打和怎么打的经验 , 同时还总结出哪些仗不能打的经验 。 他曾提出“四不打” , 令部队注意掌握 。
不能予敌以痛击的仗不打 。 每次战斗 , 杨靖宇都强调要精心组织部署 , 不仓促上阵 。 一旦与敌人展开战斗 , 就要千方百计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
于群众利益有危害的仗不打 。 在战场的选择以及运用何种形式展开战斗方面 , 杨靖宇首先考虑的是群众利益 。 当战斗将在村屯、街市进行前 , 他总是权衡利弊 , 认为确实对群众无伤害、群众不至遭到敌人报复才最后下定决心 。
不能占据有利地势的仗不打 。 每次战斗前 , 在派出侦察员的同时 , 杨靖宇还亲自查看作战地点的地形、地貌 , 仔细观察其远近、险易、广狭 , 是生地还是死地 , 即有无回旋余地和退路 。 他总是率部设法占据便于作战的具有山险、密林、河堤、围墙等险要地点 , 使部队处于有利攻守、消灭敌人、保护自己的主动地位后 , 再与敌人开战 。

『敌人』杨靖宇:东北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
文章图片
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 。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 条件极其艰苦 。 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 , 抗日武装的武器、衣物、粮食、药品等军需品来源十分困难 , 绝大部分要靠缴获敌人的战利品进行补充 。 因此 , 战斗中能否有战利品可缴 , 非常重要 。 杨靖宇在制定作战部署时特别注意这一点 。 每战必有所得:或是缴获敌人枪支、弹药 , 或是缴获给养、药品 。 有的战斗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 , 而有的战斗就是为了缴获军需品 。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优秀指挥员、军事家 。 对于这一点 , 就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有才干 , 是真正具有将才的人物 。 ”他指挥东北抗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战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