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刘伯温用一首诗保住性命,现今几乎人人会背
朱元璋在自己的遗诏中曾言:“三十有一年 , 忧危积心 , 日勤不怠 。 ”他草根出身 , 却成为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 , 从登基到去世 , 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 如此勤政 , 夯实了大明王朝的基础只不过 , 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 , 开国初期 , 将当年和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封官加爵 , 最后又亲手将这些人屠戮 , 刘伯温原本也难逃浩劫 , 最后用一首诗保住了性命 , 后来还成为了人人都会背的千古名句 。
文章图片
朱元璋出生1328年 , 家里世代为农 , 能够建立大业 , 和当年的刘邦一样 , 身后有一群足智多谋的人扶持 , 还未得天下时 , 李长善曾经告诉他:“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 , 不乱杀人 , 很快便可平定天下 。 ”那时候的朱元璋也确实如此 。
之后 , 在李长善、胡惟庸、刘伯温、徐达……等众多人的扶持下 , 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 , 建立了大明王朝 , 1368年 , 在南京称帝 , 刚刚称帝的他没有忘记当年的功臣 , 初封六公 , 后又封4公 , 并且在鸡鸣山立功臣庙 , 表彰众人 。
文章图片
1376年 , 因为“空印案”有上百名曾经的功臣被杀 ,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到了1380年 , “胡惟庸案”中包括胡惟庸 , 还有陈宁、涂节等人被杀 , 胡惟庸被诛九族 , 多年后 , 这个案件再次引发血案 , 前前后后有七八万功臣被杀 , 1385年的郭桓案中 , 也牵连了六七万人 , 之后又有蓝玉案 。 据《明史》所载:“明初四大案”后 , 明朝的开国功勋几乎被屠戮殆尽 , 只余三两人!
为了避免杀身之祸 , 1371年 , 刘伯温选择提前告老回乡 , 隐居在山野田间 , 每天饮酒下棋 , 闭口不提当年的功绩 , 不过在民间却一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 , 一统江山刘伯温 。 ”由此可见 , 刘伯温当年虽然没有被封公 , 在百姓心目中却一直都很受尊重 。 同样过高的赞誉 , 在刘伯温眼中并非一件好事 。
文章图片
都说刘伯温神机妙算 , 眼力过人 , 精通兵法也精通天文 , 当年在朝廷中 , 刘伯温的很多进谏朱元璋都会听 , 在告老还乡的前一年他还被封诚意伯 , 此时的他身体还并未出现不适 , 就辞官归隐了 。 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格有点反复 , 虽然清正廉明 , 但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 杀伐果断 , 料想到将来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 况且朝堂动荡不安 , 所以提前归隐 。
没过几年 , 刘伯温身患重病 , 此时朱元璋还派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瞧 , 名为治病 , 其实更为了打探虚实 , 唯恐刘伯温谎称病重 , 实则韬光养晦 , 企图造反 , 不过这一探 , 刘伯温是真的病了 , 不过 , 朱元璋在如此危机时刻对自己的不关心也让刘伯温心寒 。
文章图片
不久之后 , 就传出刘伯温暴毙的消息 , 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 , 事情没这么简单 , 未必真的死了 , 于是快马加鞭来到了刘伯温所在的村庄 。 刘伯温也知道 , 陛下不会轻易相信自己 , 凭借他曾经的功绩 , 陛下一定会亲自来察看 , 于是他在村口必经之路旁的一间破庙中写下一首诗 , 当朱元璋赶来经过破庙时 , 不仅回想起了当年 , 于是踏入寺庙中 , 看到了一首诗:
【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刘伯温用一首诗保住性命,现今几乎人人会背】大千世界正茫茫 , 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 , 得道多助失道亡!
文章图片
朱元璋看到这首诗之后陷入了沉思 , 命人将此诗抄录下来 , 之返回京城 。 刘伯温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 当年刘伯温的这首诗也成为了千古名句 , 几乎人人会背 , 和《孟子》的“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相辅相成 , 同时也告诫朱元璋 , 站在仁义的一方时 , 就会有很多人帮助 , 而背弃了仁义 , 则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 朱元璋几乎杀光开国功臣,但却放过一个霸主,该家族繁荣200多年
- 官员宿娼,如果犯到朱元璋手里,会是什么惨痛下场?
- 朱元璋|朱元璋为何非杀李善长不可?只因多年以前刘伯温的一番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朱元璋建立明朝,他们都有这一共同点
- 朱元璋|朱元璋杀功臣,除异己都面不改色,为何在杀此人时却痛哭不已
-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与秦始皇之间有什么恩怨?
- 朱元璋这个儿子的后代被监禁一百多年,比庶人还苦
- 从小和朱元璋相依为命的二哥朱重六,后来怎么样了
- 一文|当初朱元璋只借给沈万三一文钱,为何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却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