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武则天已经发现狄仁杰被冤枉,为何不让他官复原职,还发配他

狄仁杰本来是武则天的宰相 。但是来俊臣污蔑他造反 , 把他抓了起来 。狄仁杰为了能够出狱 , 全盘认可了自己造反的“事实” , 暗中却在衣服上写信 。通过儿子把写了信的衣服送出去 , 交给武则天 。等到武则天亲自提审狄仁杰的时候 , 终于发现他是被冤枉的 。而且来俊臣交给武则天的《谢死表》 , 也并不是狄仁杰写的 , 而是来俊臣伪造的 。
这件事后 , 武则天把狄仁杰从监狱中提出来 , 发配到彭泽县 , 让他担任彭泽县令 。

「武则天」武则天已经发现狄仁杰被冤枉,为何不让他官复原职,还发配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狄仁杰剧照)
那么 , 既然武则天已经发现狄仁杰是被冤枉的 , 为什么却不让他官复原职 , 而是还要让他到地方上去当一个小官呢?而且 , 来俊臣冤枉狄仁杰 , 伪造《谢死表》 , 这是犯罪行为 。但是 , 武则天却并没有处罚来俊臣 。武则天这是什么操作呢?
先说武则天为什么不处罚来俊臣 。
武则天为什么要用酷吏?道理很简单 , 她必须要利用这些酷吏来打击她的反对者 。就算没有反对者 , 她也要人为“塑造”反对者来打击 。只有这样 , 她才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 才能在朝廷中立威 。然后才能达到取缔李唐 , 自己当皇帝的目的 。
而来俊臣正是那样一个可以无中生有诬告别人造反的人 。可以说 , 来俊臣正是武则天实现目标的那根鞭子 。武则自己天当然不会折断这根鞭子 。
有人可能会说 , 既然武则天不愿意折断她这根鞭子 , 她就应该将错就错 , 杀掉狄仁杰 , 为什么又把狄仁杰放出来呢?
【「武则天」武则天已经发现狄仁杰被冤枉,为何不让他官复原职,还发配他】
「武则天」武则天已经发现狄仁杰被冤枉,为何不让他官复原职,还发配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俊臣剧照)
可以说 , 武则天无论在驾驭狄仁杰 , 还是在驾驭来俊臣上 , 都像弹钢琴 , 都体现了她高超的驭臣技术 。
武则天固然要利用来俊臣来诬告人 , 但是却有不能太过火 。太过火 , 必然会适得其反 。所以 , 她必须不断指出来俊臣的错误 。她这样做 , 有好几层目的 。一是让老百姓认为 , 武则天是英明的君王 , 只不过是被奸臣蒙蔽了而已 。二是让来俊臣明白 , 他做什么都骗不过武则天 , 他必须要收敛自己的行为 , 不能为所欲为 。三是让来俊臣感恩 。都是她武则天罩着来俊臣 , 如果来俊臣不感恩 , 自己分分钟就可以把他拿下 。四是让来俊臣继续按照这个方向搞下去 , 只要把握了一个度就可以了 。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处理 , 却是有另外一番考虑 。
既然武则天不能说来俊臣完全错了 , 不能把来俊臣拿下来 , 那么 , 狄仁杰就是有错的 。如果让狄仁杰官复原职 , 那就表明狄仁杰一点儿错都没有 。狄仁杰没错 , 来俊臣也没错 , 这不就显得很荒谬吗?所以 , 狄仁杰必须有一些错 。既然有一些错 , 自然就要被贬官发配 。也因此 , 狄仁杰到了彭泽县当县令 。
当然了 ,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处理 , 显然并不仅仅是这种简单的加减法 。她这样的方式 , 其实还有很深远的想法 。

「武则天」武则天已经发现狄仁杰被冤枉,为何不让他官复原职,还发配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则天剧照)
狄仁杰是一个直臣 , 同时又是一个能臣 。他在为官过程中 , 敢于为了百姓 , 直接顶撞上级 , 甚至敢于顶撞武则天 。而且狄仁杰每到一个地方 , 都能把这个地方治理得风调雨顺 , 让老百姓喜欢他 , 拥戴他 。已经不只是一处老百姓为他刻碑 , 记下他的功绩了 。分页标题
对于这样的大臣 , 不管是任何朝代的统治者 , 其实都是很喜欢的 。因为这样的大臣对国家的帮助是很大的 , 是国家的宝贝 。武则天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 她当然知道狄仁杰的价值 。
但是 , 就算武则天知道狄仁杰的价值 , 武则天也不能立刻就启用狄仁杰 。因为武则天还有两件事没有完成:一是夺取李唐江山 , 二是巩固李唐江山 。这两件事 ,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 , 是不对的 。让狄仁杰当宰相 , 狄仁杰嘴上虽然不敢说 , 但是背地里说不定会做反对她的事 。别的不说 , 狄仁杰至少会收拾来俊臣 。
所以说 , 尽管狄仁杰是个宝贝 , 但这时候使用狄仁杰 , 对自己并不是一件好事 。
由此 , 武则天自然不能让狄仁杰官复原职 。
不能让他官复原职 , 又要保护他 。唯一的办法 , 就是把他贬谪到地方上当县令这样的小官 。
武则天把狄仁杰贬谪到地方上当县令这样的小官 , 等到自己已经坐稳江山以后 , 再把他提拔起来 , 还有一个好处 , 就是让狄仁杰懂得感恩 。让狄仁杰明白 , 他的所有官职 , 不是老百姓给他的 , 是自己给他的 。狄仁杰在此后的仕途中 , 必须巴心巴肝拥戴自己 。
从此后狄仁杰的为政情况可以看出 , 武则天是实现了这个愿望的 。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