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多地发放消费券 , 发挥乘数效应成关键
【于凤霞@多地发消费券 专家:应发放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专家认为 , 消费券应主要发放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 , 警惕行政垄断
目前 ,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 全国各省市都推出消费券用以提振疫情后的消费恢复 。 据不完全统计 , 截至4月3日 , 全国已有30余个地区发布相关政策 。 相较于直接发放现金 , 消费券更能直接地转化为实际消费 。
不过 , 消费券究竟应该怎样发放才更公平、最大化激发乘数效应 , 值得深入探讨 。 在此 , 4月5日新京报举办以“最大化激发消费券乘数效应”为主题的线上学术研讨会 , 围绕消费券发放的背景、特点 , 如何通过与平台结合 , 来发挥消费券最大化的乘数效应及发放公平性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
消费券可以限定用途 , 释放消费潜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当前的消费市场遇冷 , 消费券成为各地政府刺激消费复苏的首选方式 。
对此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认为 , 消费券一方面可以在短期内直接刺激消费增长 , 具有乘数放大效应 , 促进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另一方面 , 消费券可以指定用途 , 对特定的领域形成拉动的作用 , 比如发放乡村旅游、餐饮、本地生活服务的消费券等 。 同时 , 也可以针对贫困人口等特殊人群发放消费券 , 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 对稳定就业、推动复工复产 , 都有积极作用 。
相较于给居民发放现金 , 消费券会更有利于刺激消费 。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表示 , 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 , 引发总需求扩大 , 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 带动企业用工增加 , 再带动居民收入提升、增加消费 , 形成良性循环 。
如果政府发现金 , 可能会流入到储蓄里 , 也可能用于其他用途 , 如支付房贷甚至是投资 , 并且也不会全部进入到地方政府预期的产业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马亮则认为 , 消费券有使用截止日期 , 所以对拉动消费见效很快 。 而且通过平台发放的消费券都可以限定用途 , 精准施策 。 同时 , 它会起到明显乘数效应 , 消费者为享受补贴 , 也会不断增加消费 。
借平台发放消费券 , 精准评估发放效果
这一轮消费券发放 , 大多数地方政府都选择了和平台企业合作 , 并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 如近期各城市地方政府联合美团推出“安心消费节” 。 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 , 电子消费券上线72小时 , 银川市参与活动商家交易额比未参与活动商家的周同比高出409个百分点 。
对于地方政府与平台合作的好处 ,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认为 , 通过平台发放消费券 , 可以消除一些弊端 。 过去纸质消费券不仅发放效率低、匹配度低 , 还容易产生一些道德风险 。 通过与平台结合 , 可以借助大数据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 把这些弊端降到最低 。
而针对今年消费券发放对象和发放方式呈现出的新特点 , 董超则指出 , 消费券应主要发放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 , 如餐饮、旅游业和本地生活服务 , 及疫情后消费需求增多的行业 , 如体育健身、教育和智能设备 , 激发长期消费潜力 , 促进消费升级 。
消费券通过平台企业发放 , 有实现更多可能的空间 。 马亮认为 , 一方面 , 平台拥有大数据优势和算法支持 , 可以实时追踪消费券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方式 , 政府可以借此不断优化和调整政策 。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把拉动消费的任务交给平台 , 平台可以设计不同的消费券使用方案 , 同时也便于政府更精准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 。
消费券发放应向非刚需领域倾斜
消费券可以与不同平台合作 , 发放到不同行业领域 , 但也有不少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中心副主任黄晋表示 , 政府要与平台结合发放消费券 , 因为政府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有限 , 因此要找有能力、有经验、多场景的综合服务类平台 , 通过大数据模型 , 将消费券的设计更加细化 , 引导促进受疫情影响的非刚需行业消费 。
对于刚需和非刚需问题 , 黄晋也表示 , 像疫情期间的口罩和酒精属于刚需产品 , 而我们这次发放消费券应倾向于非刚需行业和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 。 如餐饮行业、文旅、本地生活服务等 , 他们具有较长产业链 , 横向关联行业较多 , 可以带动链条性消费复苏 。
■ 焦点议题
消费券发放不可回避“公平”
消费券通过平台发放具有很多好处 , 那么如何保障平台间公平竞争 , 形成良性的政企合作 , 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一个焦点 。
依法发放消费券 , 营造公平环境
消费券发放不但要有效率、有效果 , 更要保证公平性 。 对此 , 黄晋表示 , 发放消费券是财政支出 , 其实是一种补贴 。 作为政府补贴 , 政策实施一定要合法合规 , 要注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 在使用平台进行发放时 , 不能随意指定哪家平台做这个事情 。
发放消费券是政府行为 , 能否依法依规 , 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 也是反映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 。 黄晋指出 , 根据2020年1月1日实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规定 , 要求行政机关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 如果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滥用行政权力 , 如不经任何程序指定哪家平台 , 就明显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和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要求 。 因此 , 政府行为要依法依规 , 考虑公平 , 不能只与一些大的平台合作 , 也要考虑到中小平台 , 政策制定要考虑覆盖面和受益的广泛性 。
呼吁出台消费券相关指导性意见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应对疫情 , 起初出台政策从简从权 , 忽视了很多问题 , 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 但与会专家认为 , 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 消费能力的释放可能在四五月份才能真正到来 , 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地方推出消费券 , 因此 , 下一步消费券的发放就需要考虑规范 。
对此 , 马亮呼吁 , 针对消费券发放 , 有关部门应出台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进行监管和规范 , 地方政府再跟进 , 从而避免一些乱象 。 通过政策自上而下的规范 , 地方政府的相互学习 , 既可以规避法律风险问题 , 还可纠偏各地方实施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 。
平台资源各异 , 地方莫单一选择
由于各个平台领域不同、服务资源不同 , 用户群体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 ,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避免合作平台单一化 。 于凤霞表示 , 不同类型的平台 , 都有独特的优势 , 比如支付类平台覆盖面广是它们的优势 , 但与地面商户的联动方面相对弱一些 。 综合类的生活服务平台 , 它们与线下商户联系比较紧密 , 消费场景较为丰富 。 因此 , 地方政府应充分评判不同类型平台优势 , 充分发挥其互补作用 。 并且如果只选择某一类平台 , 也会增大不法分子在技术上作弊和钻空子风险 。
稿源:(新京报)
【】网址:/a/2020/0407/010news251768.html
标题:于凤霞@多地发消费券 专家:应发放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