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35岁的武汉快递小哥汪勇突然“红了”——
《人民日报》称赞他是抗疫时期的“生命摆渡人” , 《新闻联播》评价他“聚拢温暖、守护英雄” , 有媒体开始称呼他“平民英雄” , 还有人尊他“义士”或者“大侠” 。
从保障医护人员日常出行 , 到为金银潭医院解决用餐问题 , 再到给医护人员修眼镜、买拖鞋……在国内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 , 在疫情的风暴中心武汉 , 凡人汪勇毅然决然地走出了第一步 , 从一名快递小哥成为了医护人员的“大管家” 。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一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图片
大年初一的逆行——“第一天腿都在抖”
大年三十的晚上 , 汪勇看到了一条朋友圈: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护士求助 , 需要车将他们送到盘龙城 。
汪勇做了半天心理斗争 , 最终编了个谎话 , 瞒着家人出了门 。
第一次接送的是金银潭医院的一名护士 。 虽然事先对于自己被感染的风险有了预估 , 可是当真正和刚从医院出来的医护人员同坐一车的时候 , 汪勇还是感到害怕 。
“她真正坐上来的时候我有点慌了 。 当时疫情造成的恐慌是特别严重的 , 每个人都觉得这个是很致命的东西 。 ”汪勇回想起自己当时的状态 , “两条腿抖了一天 。 ”
送金银潭医院护士回家后 , 群里的用车需求还在不停出现 。 双腿发抖的汪勇决定继续接送别的医护人员 。 大年初一的这一天 , 他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超过30人次 。 与平时开网约车不同 , 他开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挣钱 。
“从第一个乘客下车开始 , 他们都想给我钱 。 ”可汪勇不仅拒绝了他们 , 还对他们每个人说:“有需求了和我说 , 我能来接你就一定来接你 。 ”
“我也怕出事 , 毕竟每个人的身后都有家庭 。 ”可是 , 思来想去 , 汪勇实在不忍心看医生护士们每天辛苦坚持 , 睡在科室的靠椅上不说 , 还要自己走回家 。 “我就说我多接一点嘛 , 哪怕接10天 , 万一染上了 , 我就到医院去 。 ”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办不办得成我不知道 , 但我一定要去办”
两三天后 , 汪勇发现凭一己之力无法满足金银潭所有医护的出行需求 。 他开始把金银潭医院需要用车的信息往其他群里发送 , 并招募志愿者 , 要求必须是“独居、有防护装备的人” 。 二三十人的车队很快组建了起来 , 但由于用车需求实在太大 , 没过多久就跑坏了3台车 。
文章图片
【汪勇:疫情风暴中心的“生命摆渡人”:快递小哥汪勇的逆袭之路】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越来越多 , 汪勇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加入 , 满足医护人员的用车需求 。 通过在朋友圈发布求助信息 , 他联系到了一家共享单车的负责人 , 在医院附近大量投放共享单车 , 满足了医护人员短距离的用车需求 。
之后 , 汪勇和其他志愿者又联系到了一家共享电动车公司 , 在金银潭医院周围投放了四百辆电动车 , 满足了更远一些的交通需求 。 同时 , 汪勇跟一家网约车公司商议 , 希望他们加入 , 帮助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
“这个事情办不办得成我不知道 , 但我一定要办 , 一定要去沟通 。 ”
网约车公司的加入极大缓解了志愿者司机的压力 。 后来政府开通了从医院到医护人员住所的通勤车 , 交通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
随着接送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 , 汪勇对医院抗“疫”现状更加了解:医护人员眼镜戴在护目镜里容易坏 , 手机屏碎了 , 需要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秋衣秋裤……生活上有许多琐碎的需求 。 一开始 , 许多需求只是“粗暴”地转发 , 而在资源逐渐被整合后 , 只要在志愿者群里喊一声 , 很快就有人来帮忙 。
文章图片
解决医护用餐问题——“这辈子再不会经历这么有成就感的事”
【汪勇:疫情风暴中心的“生命摆渡人”:快递小哥汪勇的逆袭之路】在逐步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 , 汪勇得知 , 一些援鄂医疗队夜班休息时没有饭吃 , 就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方便面 , 医护人员吃了一周后发了个朋友圈:“好想吃大米饭啊!”这让汪勇很受触动 , “过来救命的恩人 , 我必须得让他们吃上白米饭 。 ”
汪勇开始联系餐馆订餐 , 得知是要为医务人员供餐 , 不少老板直接说“给你 , 不要钱” 。 由于缺乏资金 , 没法给医院免费 , 汪勇就只收食材费 , 自己还贴了不少钱 。
由于严格的疫情防控形势 , 能供应餐食的饭店太少了 。 在无法完全满足医护人员需求的情况下 , 汪勇多方联系 , 终于找到了一位经销商 , 对方愿意提供10万件方便面 , 暂时解决了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 。
但汪勇还是想让医护人员吃上米饭 , 于是又通过朋友辗转联系上政府有关部门说明了情况 。 对方很快回应了 , 同意一家快餐生产厂家继续生产 , 全力保障医护人员用餐 , 只要求适时补办手续 。
“时间不等人 , 推一个小时推一天就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 ”
一个下午 , 汪勇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 。 他说“这辈子再不会经历这么有成就感的事了” , 因为他的努力 , 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不用再担心吃饭问题了 。
汪勇说自己是一个组局的人 。 出行、用餐 , 每组一个局 , 他就交付给一个人管理 , 再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 。 因为平日里和医护人员接触得多 , 汪勇知道给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支援有多重要 。
“我们能做的不多 , 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在一线救死扶伤 , 我们做的就是后勤 , 能把他们的后勤保障好 , 他们就不用操心了 。 ”
出名之后——“我只是恰好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大年三十从家里出来后 , 汪勇的所有“资源”只有一辆车 , 但他渐渐变得“一呼百应” 。 事迹被国内外媒体报道后 , 汪勇做志愿服务沟通也更高效了 。 但汪勇说 , 他只是用自己串出了一张网 , 在这场疫情中 , 每一个人都是拿命在扛 , “每一个付出的人都是英雄” , “我只是恰好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
媒体的报道让汪勇接收到了更多捐赠 , 更多欣喜也是更大压力 , “面对更多人的捐赠 , 一点都不能囤积 , 任何囤积都是浪费 , 比不拿资源还要浪费 , 因为如果你不拿这个资源 , 那么还有可能放到别的地方去发挥更大作用 。 我们只想一步一步去做 , 不断地衔接上” 。
稿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
【】网址:/a/2020/0406/010news251652.html
标题:汪勇:疫情风暴中心的“生命摆渡人”:快递小哥汪勇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