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暗夜里的点灯人
钱中文先生在其《文学的乡愁》一书中自述:在特殊历史时期 , 他被抽调进了“批判组”写大批判文章 , 对于那些文章 , 他一点没有兴趣 , 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写 。 他感兴趣的是文艺理论研究 , 怎么办呢?他就把自己的写作分成了“白天写作”和“晚上写作”两部分 , 即白天去写批判组交代下来的任务 , 晚上从事文艺理论方面的课题写作 。
笔者的大部分文章 , 也是晚上写出来的 。 在我看来 , 文学创作是属于夜晚的 , 夜晚无边的黑暗 , 能使写作者保持一颗清醒、冷静的头脑 , 能使作者的内心产生对抗黑暗的力量 , 并因此去书写光明 。 在漆黑的夜晚拿起笔进行创作的那个人 , 就是试图点燃烛火的那个人 。 他写出的文字 , 就是一支燃烧的蜡烛 , 在暗夜里发出一束光芒 , 试图照破黑暗、照亮行路人前行的路 。
普鲁斯的《影子》是一篇令人肃然起敬的文章:“就在这样一个时刻 , 在行人稀疏的街道上 , 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影子 。 他头上举着一支小火炬 , 在每盏路灯下驻留一会儿 , 燃亮它 , 随即又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 ”
每一个有良知的作者 , 都是这样的“影子” , 他们是暗夜里的点灯人 。 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左翼作家们的经历证明 , 点灯人是艰辛的 , 也是危险的 。 这些自愿充当点灯人的知识分子毫不畏惧自己的危险处境 , 因为他们身上具有良知、道义和责任感 。 诚如学者林贤治所言:“真正的知识分子 , 是独立的力量 , 他们不……作为世界痛苦的见证人 , 他们应当无保留地暴露一切罪恶 , 不论他们来自何方;作为历史责任的担当者 , 他们应当预言恐怖 , 唤起人们普遍的不安 , 以期免于在酣睡中沦亡 。 ”
当代作家阿来也认为文学具有夜晚的属性 , 他说:“文学到底是什么?今天 , 我觉得文学就是夜晚 , 文学就是夜晚里的月光 。 因为有月光 , 我们有了对远方人的思考 , 因为有了月光 , 我们对自己有了追忆 , 对未来会有畅想 。 很多事情 , 很多内心的事情 , 精神上的东西 , 都是在夜晚被月光照亮的 。 ”
是的 , 文学恰如夜晚的月光 , 能照亮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 打破了黑暗的魔咒 , 使夜行的人不再害怕 。 月光虽然不如日光那样耀眼 , 但毕竟也是抵御黑暗的一种力量 , 这种力量虽然弱小 , 却也在宣誓着一种精神 。 这是一种属于光明的理性精神 , 必将照亮人类的蒙昧和黑暗 。
王小波说 , 人文事业就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 夜晚的黑暗给了他灵感:“在这样的夜里 , 人不能不想到死 , 想到永恒 。 死的气氛逼人 , 就如无穷的黑暗要把人吞噬 。 我很渺小 , 无论做了什么 , 都是同样的渺小 。 ”但“正因为如此 , 我更伟大 。 我就像那些行吟诗人 , 在马上为自己吟诗 , 度过那些漫漫的寒夜” 。
黑暗的力量虽然强大 , 但他不会使我们人类绝望 ,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拥有一些点灯人 , 拥有一些黑夜的守望者 , 这些黑夜的守望者 , 就是在暗夜里拿起笔进行创作的人们 , 有了他们的努力 , 我们就应该相信:再漫长的黑夜也无法阻挡黎明的到来 , 光明终究会抵达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
在《黑暗时代的人们》的序言中 , 汉娜·阿伦特如此表达她的信念:“即使是在黑暗的时代中 , 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 , 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 , 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 。 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 , 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 , 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 , 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 像我们这样长期习惯了黑暗的眼睛 , 几乎无法告知人们 , 那些光到底是蜡烛的光芒还是炽烈的阳光……”
热爱正义的人会变得正义 , 这是阿伦特的自信和乐观 。 但是她也警告:善可能会变坏 , 因为如果失去了常识和理性 , “善可能会简单变成对暴力的文饰” 。 所以 , 她总是站在人类罪恶的受害者一边来思考和写作 , 以讲述他们的故事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 。
北京联盟小编注意到我们可以看看她所推崇的福克纳 。 她一直认为 , 一战后的三十年没有一本文学作品“能够透彻地展现这一事件的内在真相” , 直到福克纳及其小说《寓言》的问世 。 福克纳的《寓言》告诉当时的人们 , “一战”那样的悲剧或许在未来依然无法避免 。 真是一语成谶 。
唐宝民 【影子:有良知的作者是暗夜里的点灯人】【编辑:田博群】
稿源:(检察日报)
【】网址:/a/2020/0403/010news249336.html
标题:影子:有良知的作者是暗夜里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