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妆容」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细品国妆的美好与精深



按关键词阅读:

北京联盟小编注意到“《战金山》穿的行头 , 梁红玉还没出征呢 , 自个儿的盔甲就散了线 , 我班子里那师傅 , 他弄不了苏绣啊 。 ”商细蕊在北平唱出了名堂 , 只要遇上戏 , 这位年轻的角儿就特别较劲 , 他举着放大镜检查定做的戏服 , 一个线头都没有放过 。
近期 , 年代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催热了不少话题 。 剧中涉及的20多出京剧、五六出昆曲、旦角八九个流派和戏曲发展史 , 让老戏迷们津津乐道 。 还原时代的置景与服化道也深入人心 。 华丽的戏服、典雅的旗袍、时髦的洋装 , 均精致细腻 , 十分养眼 。 还有京绣、苏绣等国家“非遗”的亮相 , 将传统文化的神采呈现在观众面前 。
影视剧在服化道上的细节把握 , 直接影响作品的质感 。 “仅妆容一道工序 , 就能鉴别出作品是否具备品质剧、精品剧的基础 。 ”上海戏剧学院李芽副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化妆史的研究 , “妆容展现的不仅是对人物角色的理解 , 更是对文化历史的认知 。 古装剧、年代剧无疑是展示文化的最好平台 , 但对这些类型的妆容研究与设计 , 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 ”
简单复制容易“走错片场” , 古装剧妆容大有讲究
古装剧是市场最青睐的类型之一 , 历史、玄幻、武侠、仙侠题材层出不穷 , 但古装剧同时也是妆容设计的“重灾区” 。 近期 , 《大唐女法医》《三生三世枕上书》《九州天空城2》《公子 , 我娶定你了》《无心法师3》等多部古装剧集体上线 , 演员们仿佛共用一个化妆师、造型师 。 “走错片场都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脱下古装换上现代装了”……弹幕上 , 网友纷纷调侃一些不“走心”的妆容设计 。
而在B站、豆瓣、知乎等网络社区中 , 由杨树云设计的87版《红楼梦》、93年电影《杨贵妃》、电视剧《唐明皇》《武则天》《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古装剧妆容 , 是被拿来作为教科书的 , 深受剧迷、古代文化爱好者甚至美妆博主们的追捧 。 杨树云为《红楼梦》设计的160个造型尤其经典 , 美得各有风情 , 令人过目不忘 。
《红楼梦》小说并没有明确的年份指向 , 但杨树云打开了巨大的历史想象空间 。 林黛玉的眉形前高后低 , 又细又柔 , 这款“愁态八字眉”的灵感来源于《妆台记》 , 展现出她的病态美 。 而同样是柳叶眉 , 王熙凤的“柳叶吊梢眉”就结合人物进行了改良 , 不怒自威的傲慢气质瞬间显露无遗 。
用同样的化妆工具 , 《上错花轿嫁对郎》中一“文”一“武”的“杜冰雁”与“李玉湖”双女主性格突出 , 深入人心 。 因而有人说 , 当年的古装剧化妆是千人千面 , 如今是千人一面 , 过目即忘 。 为什么影视剧的工业发展了 , 妆容却倒退了?今天 , 古装剧更多与IP、与流量捆绑在一起 , 极致的品质追求往往让位于资本迅速逐利的需要 。 美颜滤镜下 , “韩式半永久大平眉+浓睫毛+浓眼影”成了通行的手法 。
“唐宋元明清” , 从古“化”到今 。 一个化妆模板被复制粘贴 , 反映出部分市场创作者的浅薄与怠惰 。 正如杨树云所言 , 归根到底 , 是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缺乏热爱与敬畏 。
光是眉形 , 唐代时尚女子就有不下十种画法
“在修饰自己这件事上 , 中国古人在理念和方法上可能要比现代人更超前 , 更有智慧 。 ”李芽介绍说 , 中国历朝历代的流行审美各有其美 , 文化资源之丰富 , 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宝盒 。 从原始社会五花八门的纹身、绘面 , 到商周时期中国女性便开始涂脂抹粉 ,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大胆创新 , 古代妆容在唐朝达到巅峰 。 “唐朝文化开明开放 , 在追求美这件事上 , 唐朝女性真可谓大胆且富有想象力 。 ”
“我们的国妆文化具有丰富绵长的历史 , 很多元素放到今天来看依然不过时 , 如果历朝历代的美妆博主们都开直播 , 那妆容之争奇斗艳 , 一定超乎人们的想象 。 ”李芽说 , “在妆容的创新性上 , 我们‘东方维纳斯’绝对有话语权 。 ”
光是眉形 , 唐代女性就设计出了不下十种 。 相传 , 唐明皇时令画工做十眉图 , 有鸳鸯眉(又名八字眉)、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又曰横烟眉)、倒晕眉等等 。 唐朝女性还喜欢涂黑色的唇膏 , 灵感来源于胡妆 。 白居易曾作《时世妆》 , 对此有生动诠释:“乌膏注唇唇似泥 , 双眉画作八字低 。 ”
对于彩妆 , 唐朝美女们也颇有心得 。 唐宇文氏《妆台记》记:美人妆 , 面既傅粉 , 复以胭脂调匀掌中 , 施以两颊 , 浓者为“酒晕妆” , 淡者为“桃花妆” , 薄薄施朱 , 以粉敷之 , 为“飞霞妆” 。 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晒伤妆” , 也是唐人玩剩下的 。 昔年文成公主进藏 , 有赤面国的人来朝拜 , 由于这些人住在高原地区 , 皮肤呈现“晒伤”的状态 , 此后便兴起了这种赭面妆 。
而两种独特的妆面——斜红与面靥在历史上也很流行 。 斜红兴起于南北朝 , 魏文帝的宫人薛夜来 , 因为脸被倒下的屏风所伤 , 就用胭脂仿画 , 掩盖太阳穴处的疤痕 , 久而久之被民间效仿 , 在流行的过程中 , 逐渐简化为月牙形 。 将伤痕化为美 , 是古人的文化智慧 。 还有以五色云母为花钿贴满面颊的“碎妆”、以油膏薄拭目下如梨花带雨的“啼妆”、只画半边脸的“徐妃半面妆”……各类妆容数不胜数 。
到盛唐时 , 面靥从酒窝处的两个圆点发展出了各种款式 , 有类似钱币的钱点 , 有类似杏桃的桃靥和类似花卉的花靥 。 这款妆容甚至还流行到了明代 ,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元素——团靥 , 美人们用黑光纸剪成鱼的形状 , 做成面妆贴在额头 , 更显肤色白如凝脂 。
国妆是中国审美精神的反映 , 近年来引发风潮
“中国妆容”近年来 , 在日本、韩国甚至欧美部分地区也屡屡引发风潮 。 日本时尚杂志“Seventeen”还做了一期特别策划 , 相较于日妆的卖萌、韩妆的性感 , 中国妆“最具女性独立意志”“独立不谄媚”……中国妆的仿妆热潮也在多个国家的视频网站上屡屡上榜 。
李芽认为 , 中国妆的精髓就在于重点刻画眉毛与嘴唇 , 整体妆容清透又大气 , 并没有过多甜腻的修饰 , 国妆在随时代的发展中 , 这一精髓贯穿始终 , 是中国审美精神的反映 , “欧美妆容讲究立体透视 , 中国妆容是在平面上作画 , 以色度展现女性的气血 , 认为女性最美的状态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健康 。 ”
国妆文化 ,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一个细节展示 。 东西方对于美的理解不同 , 决定了化妆品在制作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 。 西方讲究“美护分离” , 而东方“美养兼顾” , 彩妆本身要具有护肤功能 。 总而言之 , 中国古方妆品体现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原则 , 崇尚自然与和谐的智慧 。 李芽在研究、复原古代彩妆和护肤品领域耕耘了20多年 , 目前她和团队已经成功复原出30多种古代妆品 , 从先秦一直到清代 , 如红蓝花胭脂、檀口、官粉、香口脂……还有武则天喜欢的“玉女桃花粉”、《红楼梦》同款“紫茉莉香粉”等等 。


稿源:(文汇报)

【】网址:/a/2020/0401/010news246639.html

标题:「妆容」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细品国妆的美好与精深


上一篇:【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球冠电缆发2019年报: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

下一篇:「周向」企业轻装上阵 营销逐周向好


人文

[病例]辽宁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99例

阅读(19)

今朝92名在治患者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个中重型病例13例,危重型病例1例。92名在治患者中,65例病例为输人道病例,27例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今朝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850人,已解除医学不雅察1015人,现有835人正在接收医学不雅察。【编辑:罗攀】...

人文

副司长■央行:疫情对经济影响是暂时的 投资者是理性的

阅读(22)

文章图片 资料图:一处正在建设的楼盘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斌 摄【副司长■央行:疫情对经济影响是暂时的 投资者是理性的】中新网客户端2月14日电(袁秀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表示 , 金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