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那几天武汉常常下雨 , 师贞勇天天穿着雨鞋在泥地上跑来跑去 , 脚被磨破了皮 。 由于任务繁重 , 他的班组里有人离开 , 有人嫌累 , 有人怕死 , 觉得“拿命换钱划不来” 。
2月6日晚 , 熊小华、周萍和易涛到来时正赶上建设高峰期 , 逾万人、近1500台机械设备投入施工 。
站在屋顶望去 , 整个工地都是密密麻麻的黄色安全帽 。 人与人的距离只有几十厘米甚至为0 。 听到有年纪大的工人咳嗽几声 , 查汉军会格外敏感 , 尽量离他们远一点走 。 一旦听到有人因为体温过高被隔离 , 熊小华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
喜欢抽烟的人 , 只能忍着 。 实在忍不住了 , 就去空旷地方抽上两支 , 抽完赶紧干活 。 几个人同住一间宿舍 , 易涛格外注重防护 , 一旦有人抽烟 , 他会立刻提醒:“又不想回去了?又要祸害大家了?”
只有吃饭时才能将口罩摘下来 。 2019年武汉那场世界军运会的运动员餐厅 , 成为雷神山医院后勤保障楼 , 工人们每天在这里吃饭 , 餐厅里撤去了桌椅 , 他们就餐时或蹲或席地而坐 。 用餐高峰时 , 要排半小时到1小时的队 。
北京联盟新闻频道小编注意到早餐多是面条 , 中午可以领到三菜一饭 , 每天能吃到肉 。 每隔几天会发一袋熬好的中药 , 帮他们“增强抵抗力” 。 午餐后 , 罗冲和工友们能领到一个口罩 , 起初几天是N95 , 后来变成了蓝色的医用外科口罩 。
去雷神山前 , 周萍准备了生活用品 , 但到那里发现用不着 , 宿舍里的雨靴、雨衣、棉被、牙刷、牙膏、沐浴露一应俱全 。 每晚10点 , 加班工人还可以去领饮料、牛奶和面包 , 以补充体力 。 矿泉水供应未中断过 , 看到有的工人不喝完就丢掉 , 周萍觉得心疼 。
工人们都不回去午休 , 困了就在工地上躺着睡一会 。 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到来 , 宿舍也在不断调整 。
病房排水管道位于地板下 , 工人们需要爬到里面施工 , 由于施工夹层只有40厘米到60厘米的空隙 , 需要屈膝作业 , 周萍的个子太高无法进入 , 就在外面递工具 。
雷神山医院“边建设、边验收、边培训、边收治” , 有时候急着赶工 , 赶上雨天 , 工人连雨衣也来不及穿 。 眼看每日不断增加的死亡病例 , 病患排队等待一个床位 , 熊小华说 , 大家心里很着急 , 总希望快点做 。 谁不想加班时 , 领班们会鼓励坚持一下 , 再坚持一下 , “快一个小时就相当于救一条人命” 。
3
罗杰回忆 , 2月8日那天 , 他们负责的24间病房验收完毕 , 下午做完卫生 , 护送病人的救护车晚上就到了 。
除了救护车 , 工地上还常见爱心企业捐赠物资的车辆 。 有的拉着管材、空调 , 有的满载给工友们的牛奶、泡面和能量饮料 。
第一批病人入住后 , 工人们每日结算的薪水也有了变化 , 从之前的1200元一天涨到2000元 。
到2月14日 , 雷神山医院内部基本交付使用 , 大批工人开始撤离 。 有工人向师贞勇提出隔离要求 , 他去反映 , “上面人说是没地方安排” 。 工人们被要求回家隔离 , 隔离期间可获得补助 。
师贞勇的几十名工人走了大半 。 他本计划回十堰老家 , 但当地村干部不希望他回去 , 还说回去就把他“抓起来” , 这令他很气愤 。 后来 , 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又打电话安抚他说 , “你是我们这里的人 , 回来也是我们的英雄 , 怎么可能把你关起来?”但也希望他继续留在武汉 。
县里又给他家送去了酒精和口罩 , 并给他的父亲开了特别通行证 , 让老人可以去另一个村子里看孙子 。 师贞勇心软了 , 决定留在武汉负责一些收尾工作 。
他的队伍里 , 有8名水电工最后留下 , 用将近10天时间 , 对几十间病房进行收尾检查 , 确保病房里的灯、插座、空调、电视能通电 , 更重要的是保证房间里的每一个阀门不渗水 。
除此之外 , 工人们还要对负压病房进行调试 , 把可能会漏气的位置 , 用锡纸胶布全部密封——将一根棍子绑上一小条一小条的纸巾 , 放在缝隙位置 , 纸巾动则代表漏风 。 工人们就这样一点点测试 , 直到整个房子密不透风 , 像气球一样严实 。
他们也为病房浴室的花洒“站过岗” 。 在安装淋浴花洒时 , 他们发现总是有花洒在第二天不翼而飞 。 补上后 , 第三天发现又有几个不见了 。 他们觉得窝火 。 病人尚未入住 , 几个工种的工人还在不同房间收尾 , 门不能上锁 。 为了防止花洒再次被偷 , 他们两人一组 , 夜间轮流值守 , 从晚上10点到早上7点 , 每隔1小时就巡视一圈 。
就在即将收尾时 , 医生验收病房发现了新的问题:进气管道装在病床床头 , 排气管道在床尾 , 风从床头吹进来时 , 将加大空气流动 , 进而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
医生建议 , 将进出气管道对换位置 。 8位师傅迅速商讨施工方案 , 临时做出了一个样板间 , 由医生验收后再对剩余房间进行调整 。 为了保证尽快完工 , 6名工人从其他区域被紧急调到这里 , 14名工人连夜加班 。
2月24日前后 , 几十间病房迎来了入住者 。 周萍觉得 , 这是一种对工作成果实实在在的回馈 , “你会想到 , 那个房间的灯是我安装的 , 那个房间里的冲水阀门就是我装的 , 就有这样一种感觉 。 ”
4
收尾检查期间 , 师贞勇几次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 但自从2月12日队上有工人回家后被查出感染 , 要求越来越严 。 熊小华的老婆给镇政府打电话 , 想让丈夫回家 , 但镇里说最好别回 , 回来后要在外面隔离 , 所有费用自理 。
几位师傅觉得 , 不如安心做完事再返乡 。 他们相互鼓励要坚持 。
新任务很快来了——进入医院内部维修烟感器 。 由于工人前期在屋顶施工 , 一些线路磨损 , 导致一部分烟感器无法正常运行 。
当时 , 病人已经入住 。 走廊分为医护人员走动区和病人走动区 。 听说要进医院 , 师傅们觉得害怕 , 在门口迟迟不敢进去 。 项目经理不断安抚 , 大家仍不敢迈步子 。
师贞勇只好打头阵 。 他说 , 自己性格一直胆小 , 心里也害怕 , 但既然是领班的 , 就该往前冲 。 易涛陪他进入走廊后才发现担心多余——走廊里除了穿着绿色工作服走动的医护人员 , 还有其他工人在施工 。
走廊的烟感器修复完后 , 还要去病房里安装烟感器 。 这又是一场心理考验——进病房避免不了会和病人接触 , 带来感染风险 。
防护服穿到身上 , 紧张感才慢慢消除 。 两层防护服像巨大的塑料袋套到身上 , 整个人热得汗流浃背 。 护士们培训他们如何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 并帮他们捏紧两层口罩的鼻梁夹 。
稿源:(中国青年报)
【】网址:/a/2020/0401/010news246516.html
标题:『吸附处理』雷神山不知他们的姓名:有工人带工具连夜开车赶来(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