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上 , 上海可以说“身经百战” 。
1988年春季 , 由于市民食用受到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 , 上海甲肝大暴发 , 仅3个月内造成了31万多人感染 , 31人死亡 , 恐慌情绪笼罩整个上海 。
此后 , 上海经历了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 。 2013年 , 上海又报告了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 , 这是在全球首次发现 , 上海当时启动了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
在受访专家看来 , 上海在这些突发疫情中一路摸索过来 , 也为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积累了经验 。
缪晓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公卫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03年“非典”过后 , 上海市政府为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在距离市中心60多公里外的金山区 , 建设了专门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三甲医院 , 即上海公卫中心 。 这项工程被列为了当年政府的1号工程 , 2004年11月开业 。
16年后 , 这里处于此次上海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一线 。 上海公卫中心的主任朱同玉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提到 , 12月31日武汉宣布出现不明原因肺炎 , 1月2日、3日 , 公卫中心就开展了两整天的实战演练 。 上海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 , 疑似病例在各家医疗机构集中收治 , 确诊后全部送往公卫中心进行救治 。
这免去了上海临时修建本地版“小汤山”医院的过程 。 同时 , 公卫中心在医疗条件、医护人员、仪器、药品配备上 , 都有绝对的优势 。 该中心有4栋应急病房 , 327张负压病床 。 这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中 , 是抢救“非典”等传染病病人时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条件 。 病房内气压低 , 被污染过的空气不会泄漏出去 , 而是专门排放 , 可以减少院内感染和病毒的传播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上海市专家组成员卢洪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从全国来看 , 我们有最多的负压病房 。 2004年建成以来 , 我们一直有这个战略储备 。 ”
朱同玉还提到 , 如果上海的确诊人数增至150例 , 上海公卫中心就要启动临时病房的开建 , 草皮和图纸都已准备好 , 预留了地面600张床 , 需要建设时随时开始 。
上海市2月9日新闻发布会透露 , 上海市公卫中心目前在院收治了25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其中10例重症 , 10例危重症 , 数量早已超过150例 。 尽管官方尚未宣布启动临时病房建设 , 但近日 , 一张公告的照片出现在网上 。 公告显示 , 2月4日 , 上海公卫中心向闵行区浦江镇人民政府发函 , 提到“因疫情严重 , 我中心受上海市委市政府委托 , 组织建设‘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救治临时医疗用房项目’” 。
除此之外 , 卢洪洲认为 , “非典”之后 , 上海在国内最早实行三级防护网络 , 即市、区(县)、社区医院防控体系 , 在管理上 , 为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打下了基础 。
吴凡解释 , 三级防护网络 , 平日老百姓不会有特别感觉 , 但在当下的非常时期 , 这个历经多年努力构建起的“大网”就发挥作用了 , “大量疑似病例、轻症患者就在基层 , 这是更庞大的数量 , 就靠三级网络来防控 。 ”她对《文汇报》表示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次疫情防控中 , 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 张阳是杨浦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医师 , 过去半个多月 , 他每天穿梭在小区内 , 开展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上门走访、对集中隔离人员宣教等工作 。 此次 , 上海市公布了110家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 覆盖全市16个区 , 包括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需要与街道居委联动 , 摸排发现疑似病例 。
防控下沉到社区 , 上海还有一个优势 。 “上海率先培养全科医生 , 全科医学系招生前就明确 , 毕业后进入社区工作 , 这些全科医生经过上海复旦、交通、二军医大等著名高等医科院校5年正规培训 , 并在三甲医院实习 。 可想而知 , 这些全科医生对传染病防范、面临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鉴别能力 , 都会比曾经的地段医院(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强很多 。 ”缪晓辉说 。
他解释 , 在全科医生的教材中 , 第一堂课就是讲流行病学调查 。 全科医生在上门走访和出诊时 , 对重点排查是否从疫区来沪、如何处理应急情况等 , 都会具备较丰富的经验 。
不同于武汉 , 在病例相对较少的上海 , 缪晓辉认为 , 可以充分利用全科医生 , 通过分级诊疗的方式防控疫情 。
经历了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上海 , 另一个副产品是 , 培养了上海人更为敏感和警惕的神经 。 目前 , 同样面临返程高峰和全面复工 , 从微博的热搜显示 , 上海人要比北京、广州、深圳人显得更为焦虑 。
对于返沪人员 ,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并没有上海式的含蓄细腻 , 他直率地说 , “不管你的身份是老板、员工还是学生 , 都请配合好我们 , 返回上海后自觉在家‘闷’两个星期 。 等把发病的人都找出来后 , 其余人就安全了 , 这个策略叫‘闷’ , 需要你们每个人都作贡献 。 ”
广东的“非典”后效应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考验超级城市 北上广都将如何应对?】截至2月10日 ,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151人 。 在重灾区湖北之外 , 广东省排名第二 , 与浙江、河南同为三个确诊病例破千的省份 。
“广东和湖北人员往来密切 , 每天通过高铁和飞机交流的人员有数万人 , 因此必定带来输入病人 , 带来本地的发病风险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广东是人口流动大省 , 人口流动会带来传染病的输入风险 。
与这次的输入性病例不同 , 17年前 , “非典”疫情在广东最早暴发 , 给广东留下了伤痛的回忆和深刻的教训 。 17年后 , 当新型冠状病毒来袭 , 广东严阵以待 。
因而 , 早在2019年12月31日 , 广东省疾控制中心就对武汉疫情启动了内部应急响应准备机制 , 做好物资储备;1月3日 , 在全省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强化监测和动物市场环境监测;1月14日 , 广东发现疑似病例后 , 不仅成立了领导小组 , 还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总顾问的专家小组;1月23日 , 广东率先在全国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
不过 , 即使提前准备 , 各方还是低估了病毒的传染能力 。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下称广州八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型冠状病毒狡猾而不凶狠 , SARS是凶狠而不狡猾 。 ”
稿源:(中国新闻周刊)
【】网址:/a/2020/0214/010news220216.html
标题:#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考验超级城市 北上广都将如何应对?(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