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戏曲如果要靠谄媚年轻人才能求得生存 , 还不如死了好 ○许石林 正如北京的砖家李龙吟曾经说的那样 , 我在偏居一隅的深圳 , 一年进剧场看不了多少戏 。 所幸者 , 生逢其时 , 有赖现代传播媒体 , 我还是第一时间了解了许多戏剧的最新动向 , 比如 , 不久前在北京上演的京剧《盘丝洞》 , 我就断断续续地通过网络看了 , 甚至还很快就学会了贾怀胤扮演的唐僧唱的那段创新的唱腔:“妖魔休要费心机” 。 今天一早 , 朋友转来公号文章《这样唱京剧没什么不好 , 至少接地气!京剧别再自视清高》 , 文章对这段唱腔大加赞赏 , 但引用的是十年前的一篇旧文 , 意思是十年前给京剧诊脉很准 , 今天《盘丝洞》这段唱腔算是找到药了 。 旧文洋洋得意 , 仿佛抓住了京剧的要害命门一样 。 粗粗浏览一过 , 不禁呵呵 。 《盘丝洞》这段唱腔和另外一段用花旦唱《探清水河》 , 不过是一时便宜 , 未为永例 。 这段唱腔的确设计巧妙 , 演唱动听有趣 , 以至于让外行喜出望外 , 以为找到戏曲之门 。 这很正常 。 但就此为戏曲把脉、指方向 , 就是浅薄了 。 这种玩儿法 , 一直就有 。 你能拿这段儿唱腔当板式去复制几次而不厌倦? 犹如看书法 , 见写狂草 , 某一笔匪夷所思 , 但韵趣神妙 , 可是 , 你练字不还得横平竖直老老实实开始吗? 这段唱腔的设计、演唱者有严谨扎实的京剧修养和功夫 , 才可以这么玩儿 , 若以此为戏曲大宗正伦 , 则谬误无尽 。 浅躁者 , 必无恒志 。 想起老家乡下那些没怎么读过书、文化程度不高的女人——村里请大戏 , 女人们看戏看得入神 , 那样子 , 分明是懂 , 可是你问她们:戏好看吗?她们对你的提问 , 通常是羞涩迟疑 。 若再三追问:戏好不好?好在哪里?她们会说:好不好……我不知道 。 或者:我不会说 。 这就是当今极其少见、越来越稀罕的知廉耻、不冒失 。 她们甚至有的私下都会唱几段 , 但却不轻易发表意见 , 简直天生就是有孔子说的“绝四(意必固我)”之德 。 哪里像现在的一些所谓读书会写字人 , 自己还外行呢 , 说的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 但是 , 却二不唧唧地敢说出来 。 真是不知羞耻浅薄 。 昨天听讲座 , 讲得非常生动 , 主讲人引用一个典故:某市最初在市委门口做雕塑:孺子牛 , 需要花经费3万元 , 会上 , 财政部门一个科长说:3万元?买一头活牛都用不了3万元!当时的市领导听了很生气 , 指示组织部领导:一定要把这个人撤了 , 这种素质当不了干部 。 现在 , 看一些人对文化艺术大言不惭地、不知敬畏地胡说八道 , 就类似那个活牛科长 。 其实 , 《盘丝洞》设计这个喙头 , 就像是给苦药上裹糖衣 , 目的还是诱外行如哄孩童 , 目的是吃药 , 最终归于戏曲正宗 。 却被一些人夸大为给戏曲探索生存和发展方向了 , 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这不是吃酒席就知道舔酱醋碟儿吗? 这种浅薄之言 , 本不值一顾 , 但恐怕会误导观众中犹疑不定者 , 断其孱弱的慧根 , 故不得不说如上之言 。 但愿我是多虑且赘言了 。 现在 , 一些连戏看都不看戏的人动辄说:戏曲再不改革就没有前途云云 。 什么戏曲要吸引年轻观众云云 。 要我说 , 戏曲如果要改成你们的前途、要谄媚年轻人才能求得生存 , 还不如死了好 。 2020年1月3日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103/1578045517.html
标题:如果要靠谄媚年轻人才能求得生存,还不如死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