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记录中国消费时代变迁
“双11”11年 , 在消费升级中成长(网上中国)
今年是“双11”的第11个年头 , 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消费、服务消费品 , 消费者的购物车 , 如同微型录像机 , 记录了居民消费的变化 , 也浓缩了时代的变迁 。
随着秒针指向北京时间11月11日零时零分 , “双11”消费盛宴掀起狂欢 。 今年“双11” , 天猫全天成交额超2684亿元人民币(下同) , 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 , 各个电商平台成交额屡创新高 。
今年是“双11”促销活动的第11个年头 。 自2009年“双11”诞生 , 它逐渐从一个普通日期成长为一个消费符号 , 见证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持续旺盛 , 消费能力的不断升级 , 也见证着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创新、包容、开放 。
“购物车”大变化
“扫地机器人”“微波炉”“电饭煲”……今年“双11” , 北京市民张女士早早把这些物品加入一个电商平台的购物车 。 11月11日零时零分刚到 , 她迅速下单 , 一口气花费了1万多元 。
11年前 , 张女士首次参加“双11”促销 , 由于好奇、便宜 , 她买了一大箱卫生纸 。 这11年 , 她在“双11”期间买下的物品从洗衣液、消毒液 , 发展到生鲜、沙发、电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各个品类 。
张女士购买物品的变化 , 是中国多数消费者手中“购物车”演变的一个缩影 。 天猫、淘宝统计数据显示 , 这11年“双11”期间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包括:服饰、数码产品、家庭装修、旅游产品、健康类产品、智能设备、海淘产品、汽车、食品、“新国货”等等 。
11年来 , “双11”参与度大幅提升 。 2009年 , 淘宝平台仅有27个品牌的产品上线 , 且多为服饰 。 今年“双11” , 仅在天猫平台上 , 就有超过100万款新品首发 。 参与地域从城市扩展到乡村 , 从中国火到全世界 。 今年“双11”当天 , 仅淘宝手机客户端就有超过5亿人参与天猫“双11”活动 , 选择在此期间首发的国际品牌更是大幅增加 。
购物载体也在变化 。 “双11”出现之初 , 电脑是网购主要平台 , 当时许多人担心电脑支付的安全性 。 2016年 , 超过八成的用户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下单 。 如今 , 移动下单已成标配 。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表示 , 11年来 , “双11”见证了中国消费者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 , 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 , 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的过程 。 这充分说明数字经济在中国的影响力 , 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参与到数字经济潮流中 。
支撑体系更稳固
“以前‘双11’买的东西 , ‘双12’还没到 , 今年没想到这么快 。 ”11月11日8时30分 , 刚准备出门上班的浙江杭州市民徐女士在手机上收到一条物流信息 , 显示她在11日零时下单的羽绒服准备发货 。 半小时后 , 她再次收到信息 , 羽绒服已被家人签收 , 此时离她下单约9小时 。
中国主要快递公司在今年“双11”前夕宣布 , 从11月11日零时起 , “长三角26个城市”互发的“双11”旺季快件 , 一经揽收 , 72小时内必须送达 , 否则将按规则给消费者赔付 。 这是中国快递公司首次对“双11”旺季的配送效率做出公开承诺 。
快递物流行业配送效率提升背后 , 是科技创新的不断助力 。 今年“双11”期间 , 在电商云集华中智能仓库里 , 80余台智能化仓储机器人依靠二维码视觉与惯性导航系统 , 自如地穿行在仓库中工作 , 比人工拣选效率提升两倍 。 从“双11”开始之初单纯依靠“人海战术” , 到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 , 物流业早已“鸟枪换炮” 。
支付、电商平台系统同样大幅升级 。 “双11”之初 , 各电商平台经常被海量消费订单“挤爆” 。 如今 , 随着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飞天云操作系统、支付宝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苏宁公布的“区块链溯源”防伪技术等新技术不断应用 , 消费者有了最直观的购物体验——下单、支付轻松自如 。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表示 , 大量订单和流量洪峰背后体现的是高度复杂又协调的操作系统 , “双11”电商大促展现的电商、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多产业支撑体系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 , 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基础 。
稿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址:/a/2019/1115/010news174233.html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双11”11年,在消费升级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