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没暖气没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温酒、火锅……冬季的花样饮食

冬天人体对热量的需求很高 , 古人会尽可能选择吃一些性暖的食物 。 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 。

古人认为饮酒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 。 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提到过 , “绿蚁新焙酒 , 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文人雅士们在严寒的冬季围坐在火炉边 , 煮上一壶热茶或酒 , 夜晚和友人对饮 , 也很惬意 。

火锅自然是冬季饮食的一大标配 。 有一种说法称 , 火锅古称“古董羹” , 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

到宋代 , 火锅的吃法比较常见 ,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 , 便有类似于吃火锅的介绍 。

暖帽、手套加大氅……衣物保暖的诀窍

在冬季衣着上 , 现代人有棉袄、羽绒服 , 但古人没那么好的待遇 。 据说 , 冬天家境贫寒的人家只能将诸如柳絮、芦花等缝进衣物或被套中御寒 。 棉花大面积种植应用后 , 情况才好了一些 。

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 , 会选择用动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风等 , 厚重挡风 。 手足等容易冻伤 , 古人便制作出各种款式的手套 , 有的是露出手指的短手套 , 有的能把手指全部包住 , 上面还绣着花纹 , 很是时尚 。

头部的保暖措施更是花样百出 。 在唐代 , 有一种从西域过来的“蕃帽”比较流行:它又称“搭耳帽” , 帽两边有护耳 , 冬天垂下来正好护住耳朵 。 元代 , 家境富裕的女子会用抹额保暖 , 还有“卧兔儿”、“昭君套” , 功能差不多 。

屋里再暖和 , 但人们总还是要出门的 。 那时候骑马或者坐马车是比较快的交通方式 , 冬天出行 , 人们会戴上风帽遮挡风沙 。 据说 , 忽必烈就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 。


稿源:(中国新闻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ttkd10292.html

标题:没暖气没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 二 )


上一篇:提升春运服务质量,迎接铁路客流高峰

下一篇:APP图标频撞脸是否侵权要看两点 商家如何维权


人文

明年1月6日起支付机构APP可缴税

阅读(22)

今后 , 个人将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这样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APP缴纳税款 , 但是税款必须从APP绑定的银行卡扣划 , 不能直接用“零钱”“余额”缴税款 。 2019年12月6日 , 《国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