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的“蝶变之路”
《贵州乡村的“蝶变之路”》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的纳孔村。杨云摄
中新网贵州贞丰12月31日电 题:贵州乡村的“蝶变之路”
作者 杨云
吃过早饭,家住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的余家祥前往自家的“布依之家”农家乐,为营业做准备。尽管天空有些薄雾,可仍难掩纳孔村整洁“颜值”。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的纳孔村。杨云 摄
2017年,纳孔村被认定为新一批15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作为村里的一份子,余家祥始终带着一丝自豪。
然而,在2015年前,纳孔村同贵州大多数普通村庄一样名不见经传。
“由于地处三岔河水源保护区,为避免污染水源,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纳孔村都受到了限制。”纳孔村支书郑继承介绍,“为了谋生,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打工。”
记者了解到,2015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这是贵州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核心区以贞丰境内的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平方公里,涉及贞丰县6个乡镇(街道),纳孔村就位于该区域中。
如今,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悄然发生改变,利用黔西南独特的田园风光,喀斯特地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每到油菜花开的季节便游客成群。随着三岔河国际露营基地名气的提升及双峰风景名胜的知名度提升,纳孔美丽休闲乡村美名也不断传播。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纳孔村建成1座乡愁文化馆、全村推行了改厕、改灶、改圈“三改行动”,村民房前屋后种植了大量橘子、桃子、李子、石榴等果树和各类花卉,对“风火墙”、“三滴水”式的古建筑风貌进行修复和改造,修建了极具布依风格的农房30多栋和寨门一座。修通三岔河至纳孔进寨油路,并铺设了连家串户的青石板路。还建立了一支布依民族歌舞演出队。
村庄的改变让投资商看到了商机。在纳孔广场旁,建有一栋不大的三层建筑,是由贵州浙江商会投资打造的民宿酒店,已开业两年。据该酒店经理马妍介绍,春节、国庆期间,10间客房全部客满,住客大多为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游客。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的纳孔村。杨云 摄
“现在村里各项基础设施都修好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大家的收入也高了,我十分满足。”谈及如今的生活,79岁的余家祥露出了笑容。
“乡亲们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得益于三岔河景区的带动效应,得益于党和国家对美丽乡村的打造。”郑继承认为,“靠种几亩庄稼是难以走上富裕路的,纳孔村只有发展旅游业才能让老百姓日子更加好起来,只有共同维护好纳孔乃至贞丰全域旅游业的品牌和名声,旅游业才能做得长久。”
纳孔村精准扶贫户从2014年的169户616人减少到2017年的59户114人,预计在2018年实现全部人口脱贫。
纳孔村的改变在贵州省并非个例。2017年,与贵州省贞丰县纳孔村一样,贵州省荔波县水甫村,贵州省福泉市双谷村,贵州省天柱县地良村也被认定为新一批15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一直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为扶贫解困,也将村庄改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耕文明的传承作为工作重点,旨在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新农村。
近年来,贵州依托农村生态资源丰富、地域文化多彩、山地特征明显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农村发展的路子。发挥生态优势,以“显山、露水、留白”的手法建设滨水型、伴山型、田园型、依山傍水型四类村落,规划打造6000多个与山水风光相依相伴、与民族文化相生相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贵州村落”。
目前,贵州省有1600多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年收入达950亿元,促进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升级。“青山绿水好日子”的时代画卷正在黔中大地壮丽铺展。
十三五,贵州省将从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完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保障体系,继续打造更多美丽乡村。(完)
- 贵州云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广西海南局地有特大暴雨
- 182名教师荣获宁夏“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 吉林乡村金秋见闻:靠天吃饭成历史 收入多元更宜居
- 以治理为名 贵州江界河风景区存在违法开采磷矿活动
- 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数百名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取经
- 贵州:女城管巡逻时驾执法车冲上人行道撞死老人 已被停职
- 培训升级 定向就业 磐安“山乡村嫂”变身“药乡月嫂”
- 乡村教师:“还有孩子上学我们就不离开”
- 河北大城:林下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 贵州安顺45000平方米粉黛乱子草盛开 “粉色田野”醉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