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上北大研究生,谁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为了考上北大研究生,谁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为了考上北大研究生,谁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小编说: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刚刚过去不久,也许你还依旧沉浸在这场考试带来的悲喜中…

无论如何,你要相信:努力的人必会有收获。就像作者所说,或许你现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是不要害怕。在看不见的地方,你一定在静静成长。

推荐给你,静夜思。

01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高中时候一直梦想去首都的学校,但是环境,自身的实力和能力所限只上了外省一个普通的本科。



大一、大二读了很多的书开始全面地认识自己,也开始明白自己的追求。对自己最清楚的认识之一是,知道自己不比别人聪明,只能靠努力才能往前走,后来的日子证明我这一点认识很明智,就是心平气和地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平凡,然后付出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平庸。



我应该算得上是大学里最勤奋的一批人了,每个学期开学第一个月,我就会自学完本学期所有公共课以及专业课,每年我都拿一等奖学金。



刚上大学时候身体比较瘦弱,为了锻炼身体,磨炼意志,我加入了学校田径队,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三年,后来身体日渐强壮,可以轻松跑个一二十公里。



大三的时候正式决定考研并开始复习,目标定得很高,自己梦寐以求的北大金融,这时候我还有十个月的时间复习。

为了考上北大研究生,谁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



02

记不清有多少次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看书复习,尤其是在寒暑假,大学城几乎成了空城。有时候整个图书馆可能就我一个学生,空气仿佛都是凝固的,而时间则是静止的。晚上图书馆闭馆,回宿舍的时候路过一条热闹的马路也空无一人,停在红绿灯前看看表,22:36,大学这几年,这个数字陪了我一千多个日夜。



学习和复习专业课很疯狂,有次老师让我上台给同学们讲一道问题,我讲了大概十分钟,台下目瞪口呆,老师问我是不是把书背了下来。背英语单词时,50个单元的词汇,每个单元75个单词,背完了40多个单元,提笔就能默写下来。



十个月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心里没有一丝杂念,心里和自己无数次说过:考研,是我的全部信仰。那时候最大的奢侈和放纵就是找机会坐在黑黑的湖边,坐上一个晚上,思索现在,憧憬将来。



第一次考研结果出来失败了,开始准备论文、答辩、毕业。当其他同学或考上研或出国,或找到工作,而曾经在成绩上跑在他们前面的我却前路迷茫,那种苦楚,是谁也不想体会第二次的。15年六月底,打包自己所有的行李,快递到北京,住在学校对面,住的地方就不说了,比地下室还便宜,如果换到现在是肯定要被清理的地方。



第二年考研,准备时间6个月,又一次全身心投入,早七点到晚十点,从未间断。年底考试,与分数线差2分擦肩而过。这次的打击比上次大很多,自己准备很充分,身边人和我自己都觉得我能考上,深信不疑的那种。那时候我以为当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充分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希望命运女神的稍加垂青了。



可惜,那只是我以为。



最可怕的是,我自己开始也无法在说服自己,靠努力就能改变一些东西。两年时光,不辞昼夜;蜗居陋室,日无天光,这日子活得就像一条狗。



梦想走远,生活却不会给你时间让你平复遗憾和难过,2016年上半年我找了一份工作,一边过着不是自己期待中的日子,一遍依旧幻想着未来光明正大在未名湖畔学习的样子。

03

2016年8月,我辞去了工作,开始重振旗鼓,我决心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



“最后一次”是一个美好而残酷的词语,把握好了它就是美好的,没把握好其实就是残酷的。



这一次,我将此生的梦想都压在这最后一次之上,依旧是全身心的投入,不留任何死角地复习,不抱有任何侥幸地复习。



2016年12月26日,考试过后我睡了一整天,一觉醒来开始对答案,当时心里就有谱了,想着开始准备复试了。



2017年2月15日,分数出来了,跟自己预期的一样高,而我早已经开始准备复试。



2017年3月30日,我被录取了,6月我拿到了梦想中的通知书,如果梦想有一扇门的话,我终于拿到了那扇门的通行证。



为了考上北大研究生,谁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梦想的通行证



04

多年一人生活,孤独为伴,孑然一身,多少辛苦事,多少心酸愁苦,寥寥数语。不足以表达内心万千澎湃之一二。最近三年光水性笔就用掉了三四百支,如何是几句话能说得明白的。



只是,我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感觉付出的所有,相对于自己的所得到,自然都是值得的。我现在可以说服我自己了,靠努力还是能够能改变一些东西的。



最后有一个关于竹子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这些年来我一直勉励自己。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种子萌芽,即使农民们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4年也只不过长3cm, 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这样6周的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



虽然4年间只长了3CM但是从第5年开始了暴风成长,或许了看起来是6周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是之前的4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生了数百平米。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持到底的人们。当我们看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认为他们很不幸或认为他们是傻子。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在成长,而是在扎根,很深很深很结实的根。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



或许你现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是不要害怕。



你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THE END—

来源:黄南淞父母说

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bainazhishi@163.com

▼点击查看百纳历史干货

赌博or读博 | 审稿杀手的心里话 | 与研究生谈撰写论文 |  如何选研究题目? | "双一流"建设 | 颜宁:女性科学家在哪里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韩春雨再调查 | 这9件事每个博士生必须尝试 | 周健: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 | 线城市三流高校老教师的科研之路 |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 SCI写作不得不说的万能句型 |北大女博士写的“你到底要不要娶我”| 读文献的详细技巧 | 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发布 | 博士工作经历和感想 |博士夫妻在美国拼搏的六年生活的爱情故事

为了考上北大研究生,谁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百纳知识》由百纳公益组织创办和运营,

由子斯月、王成禹、赵序茅3位博士担任主编,

廉富镯担任执行主编,

60余位本硕博和青年老师参与公益运营。

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

《百纳》愿做大家冒险路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百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