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如果用户和产品谈恋爱了,会是怎样?

可能会是微信那样,时不时挂念,想和ta亲密接触,想长时间陪伴左右,看似平淡,但相处中也有点点滴滴的喜悦。

或许会是王者荣耀那样,这是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每一次的相处,都能让我兴奋不已。

让用户与产品谈恋爱,爱上产品,自发地投入养成,并形成使用习惯,这是我们每个产品、运营都梦寐以求的事,但并不是每款产品都能做到。

今天我将结合最新自控力研究成果与上瘾模型,分享如何通过系统方法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

这是一篇需要你花时间仔细研读并做出总结的文章,走马观花并不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我建议你看的时候结合自己身边例子做出总结,加深了解。

从自控力了解人的行为决策机制

关于人的决策,现在主流的说法是感性与理性的斗争,我感性层面上想买iPhoneX,但理性层面上却不允许我这么做。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

研究者做了一个关于购物的研究,人在购物行为时,有2个脑区较为活跃,对判断起到关键作用。

第一个,伏隔核。当人的预期得到回报,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伏隔核就会变得活跃。研究表明,面对一款商品,伏隔核越活跃,就越会买。

第二个,岛叶。当人们感到痛苦和不愉快时,岛叶就会活跃,越活跃,越不会买。

当人们遇到一款商品,想买又不想买的时,2个区域都会活跃,这2种情感就会交织在一起,就像我以为的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其实2者想法皆为感性,我们受想法的驱使,它们双方利用理性的工具为自己的观点辩解,哪个脑区更活跃,我们就更偏向于做出哪种行动。被多巴胺选择的一方,将会胜利。

人所谓的抽象理性思维系统,是位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与多巴胺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巴胺系统能够评价每件事的价值有多大,给予愉悦的反馈。

也就是说,那个决策更让我愉悦,我就更偏向它。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些人的坏习惯,越来越难改的原因。每次行动获得的愉悦感都增加了决策权重,建立该决策的优势,人们会更偏向于这行为,对此上瘾,难以自拔。

同理,想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也需要迎合这套系统,设计一套产品上瘾模型。

上瘾模型

《上瘾》作者尼尔·埃亚尔根据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的规律,结合自身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了这套“上瘾模型”。

上瘾模型的四大模块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1. 触发

触发这个环节主要分为外部触发与内部触发。

外部触发,就是接触媒介,主要有以下方式。

  • 付费型触发,通过付费推广的形式展示产品。

  • 回馈型触发,通过外部展示渠道的积极运营,获得免费的曝光与推荐,这种关系的运营成本比较大,难得有一回。

  • 人际型触发,通过用户间的推荐与传播,达到病毒式的增长,目前大众追求的方式。

  • 自主型触发,用户同意让产品的信息得以曝光与展示,例如邮件与手机推送。

  • 而内部触发则是我们整个模型中需要与用户建立的联系,一个埋在思想深处的触发锚点。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时刻出现在你的脑子里,而负面情绪更是一种强烈的内部触发。发现用户这种潜在的情绪,是建立内部触发的关键。

    外部触发提醒你行动,内部触发促使你采取行动,而内部触发又分为以下三种。

  •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 追求希望,逃避恐惧。

  • 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 一般我们可以通过“5问法”找到用户的内部触发,也就是5个为什么。

    举个例子:

    1、我们为什么要刷朋友圈?

    答:为了接收朋友们发布的信息。

    2、为什么要介绍信息?

    答:为了即时获取信息。

    3、为什么要即时获取信息?

    答:为了了解家人与朋友的生活。

    4、为什么想要了解他人的生活?

    答:为了不落伍与周围同步。

    5、为什么我会关心这个?

    答:因为我们害怕被圈子抛弃。

    恐惧感就是我们使用朋友圈的最大内部触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种情感是不得而知的,潜伏在思想深处。

    当我们克制使用朋友圈,几天也不看,就会产生焦虑与恐惧,害怕与朋友们脱节。这个动作可能还包含其他内部触发,如发布朋友圈后,期待别人点赞和评论,这是在追求认同。

    我们在产品设计环节就应该多考虑这些方面,减轻用户的恐惧感,增强社交认同。

    有时在广告宣传中也会引用内部触发,触及人们的情感部分,引导情感共鸣,已达到推广效果的目地。

    清楚触发是怎么一回事后,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这个环节,怎么建构上瘾模型。

  • 产品的目标人群是谁?

  • 想要用户养成什么习惯,是哪个动作?

  • 这个动作背后,能解决用户的哪种情感需求?也就是可以建立哪些内部触发。

  • 目前有哪些外部可以让用户保持对产品的活跃度?

  • 触发这个环节拼接起来使用就是:当X用户内部触发了某种情感需求的时候,发现产品通过外部触发推送了这个解决方法,也就是你想用户养成习惯的动作。

    在这个方法多次奏效后,就会让用户养成有需求就使用产品的习惯。

    2. 行动

    一个行动越简单,被重复的可能性就越高,养成习惯的几率就越大,无论是脑力活还是体力。在触发引导之后,接下来就是让用户开始行动了。

    要想人们开始行动,有3个要素必不可少。一是促使人们行动的触发(外部触发),二是充分的动机(内部触发),三是完成这一行动的能力。略过前2部分,进入解读能力问题。

    能力

    如果用户行动的成本太高,即使你的触发环节做得再好,也无力回天。因此我们需要清除行动过程中的障碍,即降低任务的难度,而行动的阻力主要分为以下6种。

  • 时间,完成这项活动所需的时间。

  • 金钱,完成这项活动所需的经济投入。

  • 体力,完成这项活动所耗费的体力。

  • 脑力,完成这些活动所耗费的脑力。

  • 社会偏差,他人对这项活动的接受程度。

  • 非常规性,这项活动是否平常可见。

  • 你的产品很好,但我并没有金钱投入。例如金融理财。

    我知道那样的生活会很健康,但需要消耗太多体力,太累了不想干。例如减肥。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号入座,匹配上面提到的6种阻力,清除用户行动的障碍。

    除了阻力,我们还有些助力,能引导用户快速行动。

    启发法

    人的行为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规律,以帮助我们快速选择决策,节省人脑力与体力,适当利用这些规律,能为行动助力,就如同走后门一样。

  • 稀缺效应,营造一种稀缺的氛围。双11才有的特价,还限量。

  • 环境效应,所处的环境影响人的判断。在双11这个大背景下,所有人都在买买买,感觉自己不买就亏了,多少也会买一点。

  • 锚定效应,受到之前印象的影响。打折永远都比没打折要吸引人,买东西,别人开价100,你不好意思砍价到20,其实这件东西的成本就10块钱。

  • 赠券效应,距离目标越近,完成任务的动机就越强烈。满200减100,怎么也得凑够200才下单,或者凑个包邮。



  • 3. 多变的酬赏

    用户通过触发进入产品,在行动优化的帮助下降低了使用成本,找到最合适的酬赏类型包装解决需求的方式,例如在淘宝上找某件商品,淘宝会展示更多种同类型的商品与相近的选择,让用户具有追逐猎物的快感。

    渴望获得酬赏而产生的那份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提升了多巴胺传递量,让伏隔核变得兴奋活跃,并记住这种行为的反馈,激起更强烈的使用欲望。

    那为什么要多变酬赏呢?

    人对一尘不变的刺激是会习惯的,就像你刚买了iPhoneX,第一天会感到兴奋,或许不用一周你就觉得它也就那样,只是一台iPhone。多变,就是要让刺激充满不确定性,例如发朋友圈,不知道会有哪些人点赞,有怎样的评论,这让我们兴奋,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一下。

    如果朋友圈只能点赞,而且是匿名点赞,就那就没意思了。

    多变的酬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

  • 社交酬赏,顾名思义,也就是在社交过程中获得的认同感,群体归属感,被喜爱,被重视。在朋友圈发表看法,期待人们的认同或关心。

  • 猎物酬赏,比做对猎物的追逐心态,例如对资源、金钱、信息的追求,刷微博,期待发现有趣的信息。

  • 自我酬赏,对件事的胜任感、终结感,由事件终结带来的成就感,例如玩游戏一定要玩通过,进度条一定要加载满,这样才会舒服,或许强迫症患者最为看重。



  • 4. 投入

    在完成行动与酬赏后,用户完成了投入收获奖励,而最后这个环节需要鼓励用户继续投入,比如时间与精力,继续在这个模型里循环,或引入下一个模型。

    例如刷朋友圈消息,看完一条会自动加载下一条,鼓励用户继续往下看。

    点滴的投入会形成沉默成本,让用户不会轻易放弃。而且为了避免认知失调,我们会默认与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这样就很容易对某种行为养成一种惯性。

    例如一段失败恋爱经历,对方明明是个人渣,但我之前付出了那么多,不想轻易放弃,欺骗自己对方可能会变好。

    又或者是音乐播放器里面收藏的歌曲,几百首几千首的得意收藏,让人不敢随便更换平台。

    投入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就给用户一个要求极高的投入,就好比玩游戏,一开始的任务总遇到的对手是简单的,然后才慢慢提升难度,鼓励用户做出更多的投入。

    今天要分享的是从「日活十万的应用打造成为日活千万级产品」的优化框架,后面再结合案例详细说明。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参与到从0到1的过程,不需要失望。当然从0到1的过程是令人兴奋的,但是从1到100也不会容易,同样也充满挑战,而且更加有成就感。

    一、如何下手优化?

    一个优化核心,两个判断维度,五个关键驱动力,最后专注目标,这是产品优化的思维框架。

    1. 优化的核心

    产品优化到底优化的是什么?

    产品价值,即「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的交集」,让产品的这块区域越来越大,就是优化的核心目标。

    (还有一个维度是技术实现,先不讨论)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2. 判断方法

    两个关键指标去判断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分别是留存率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有很多关键指标去衡量用户体验,日活、平均时长时长、转化率等等,但我认为核心的是留存率,100个用户使用了产品后,有多少人隔天、隔周、隔月还能继续使用产品,最能代表用户体验是否合格。经典的「40–20–10规则」(不包括游戏的数据经验值),分别代表次日留存40%,7日留存20%,次月留存10%,用户体验才能达到及格线。

    ARPU代表产品的收入能力,100个用户使用产品后,每个用户能产生的平均收入是多少。

    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成熟公司里的项目,都应该评估出产品的研发成本,产品收入是否能Hold住研发成本。

    两个指标能让自己清楚,优化的重点是哪一侧。当然,偶尔还有公司的指标压力、用户口碑需要等等其他外力因素,会影响产品优化方向。两个值不是绝对的判断条件,只是能更理性知道产品应该偏重哪个方向。

    3. 关键驱动(Keypoints)

    找到关键驱动力,能加速产品价值的提升。大概会从四个方向去找: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 项目迭代模式:项目团队是否能够按计划完成迭代,更新周期是否稳定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发版速度,速度在互联网就是价值。

  • 用户参与模型:用户在产品框架内是否能够流畅完成主要参与功能(用小白用户的操作模式体验)

  • 运营框架:当产品框架基本完善的情况下,运营策略也是提高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否支持运营策略能够下发且有效下发。

  • 商业模式:通过提供服务或产品来获取收入的模式是否是可持续的、高效的。



  • 4. 专注目标

    在优化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可抗因素会使你偏离开始的目标,包括老板需求、合作需求、KPI要求等等,不要被这些需求带偏,合理处理这些需求,始终专注于提高产品价值的目标。

    二、优化模型参考

    提供三个常用的模型帮助找到正确问题与合适方案,分别是AARRR优化模型、宏观规划模型、创新探索模型。

    1. AARRR优化模型

    “AARRR”转化模型,即: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激发活跃)、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自传播)。

    要两种思维去理解这个模型,「漏斗思维」和「循环思维」。漏斗思维是关注如何提升转化率,循环思维关注的是产品流程是否是正循环。

    漏斗思维:其实就是用户操作的路径,按用户的操作路径去优化每一步的转化率。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 Acquisition(获取用户):从非用户到用户的转化率

  • Activation(激发活跃):从非激活用户到激活用户的转化率

  • Retention(提高留存):从新用户到老用户的转化率

  • Revenue(增加收入):从非付费用户到付费用户的转化率

  • Referral(自传播):从用户到传播产品的转化率

  • 循环思维:从外部渠道获取用户,将用户激活,让激活用户留下来,增加产品收入,并让产品能自传播,从而获得更多用户,在产品流程中将各流程打通循环起来,形成正循环。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 Acquisition(获取用户):如何获取用户?怎么样获取的用户更优质?

  • Activation(激发活跃):如何定义激活,怎么让用户激活

  • Retention(提高留存):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产品功能

  • Revenue(增加收入):ARPU如何保证

  • Referral(自传播):让用户有意愿分享出去



  • 2. 宏观规划模型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优化,特别刚入职时接触新的产品,无从入手,我们应该采用「从上到下」的宏观角度先去理解产品,从全局看到产品和市场的格局。包括:理解需求和用户、理解竞品和市场,才能得出产品的定位和优化的重点。

    理解用户和需求:两个角度去看用户,一个是数据抽象角度,用户是一群群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到用户需求;另外一个容易遗漏,用户个体和用户场景,实际去观察用户操作,有条件可以做用户调研,将观察和调研的结果转化成需求。

    理解竞品和市场:选取三类竞品(市场占有率优势产品、创新增长型产品、与自己产品最类似型),分别从功能对比、信息架构、核心策略(从发布日志可以提炼出来)全面了解竞品;要了解市场则多看行业报告,从市场现状、市场趋势、用户行为/消费趋势了解市场,结合自己的产品,可以提炼很多有意义的关键点。

    理解产品和需求、竞品和市场后,基本掌握了产品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产品的问题,根据产品定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规划路线图。

    3. 结构化思维脑暴

    还有时候即使我们从每个用户操作路径分析,从上到下分析了所有的需求、市场、竞品,仍然毫无头绪的时候,可以从体验、用户渴望,「从下到上」的微观角度来思考,能够得到很多创新的优化点。

    上瘾模型与优化模型

    DesignWorkshop是一种「结构化思维脑暴形式」,帮助我们找到正确问题,抽象核心概念和用户需求,而往往这些是平时很难想象到的。

    大致的过程是先发散 -> 抽象 -> 具体: 

  • 「发散」:基于主题或要解决的问题,先发散和HMW提问,保证不会错过任何有关设计的可能性和细节,帮助找到正确的问题

  • 「抽象」:经过发散会得到很多idea,将idea分类和完善,整理出idea间的产品逻辑和需求层次

  • 「具体」:将逻辑用简单的线框图实现和进行思维帽评判

  • 经过这样的过程,会发现即使再成熟的产品也会发现创新的亮点,而这些亮点也是极好的提高产品价值。Design Workshop 是 Google、IDEO 等业界顶级公司常用的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有兴趣详细看designwork的介绍。

    一句话概括:「发现问题,判断机会点,提出解决方案,并不断验证和修改,提高产品价值」

    AARRR模型适合功能型、模块型优化,宏观规划模型适合大型产品或者业务优化,结构化思维脑暴适合创新性产品或探索创新点,不断尝试三种模型直到找到正确的问题,去判断是否值得解决,提出合适方案,并不断验证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