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封面|武陵山风光

成语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阵亡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这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出自东汉初官拜伏波将军的一代名将马援之口。

范晔《后汉书?马援传》记载:“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这一记载,说的是西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波将军马援请求光武帝让他领兵征讨武陵蛮时的一段话,即史上“马援征黔”。

近日,笔者到马援曾经驻兵的武陵山(本名髑髅山、卫林山,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元年赐名武陵山)九里坡(今黔江区石会镇辖区内),寻找一代名将马革裹尸往事。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马革裹尸》连环画手绘原稿

       九 里 坡       

"伏 波 将 军 驻 节 于 此"

武陵山,位于黔江区石会镇,距离黔江城区26公里。据清光绪版《黔江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时,伏波将军征讨武陵蛮时驻节九里坡。除了县志上的记载,不少知情人还透露,在武陵山曾经还立有一块伏波将军驻节于此”的石碑。 

 

我们一行驱车从黔江城区出发,前往武陵山,寻找九里坡,重踏伏波将军马援的足迹。奇峰突兀、危崖深峡、云缠雾锁,这是我来到绵亘10余公里的武陵山景区的第一印象。在薄雾中,近看,砂质页岩风化剥落严重;远观,奇峰异石姿态万千,有的似公孙相扶、有的如母女私语、有的像夫妻嘻戏、有的若婆媳相亲,或背负竹篓、或手牵羔羊、仿佛八仙赴会,酷似唐僧取经……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武陵山风光

就连晚清名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路过此处到酉阳主考,也不禁流连忘返,吟诗赞曰:“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武陵山风光,可见一斑。  

九里坡到底在哪里?当地村民告诉我们,九里坡位于香山寺之西,在武陵山南麓可远眺其山色。九里坡侧靠武陵山,巨崖重叠,中间鼻梁的山势,活像一尊坐禅的“双面佛”,也被当地人称双面佛山。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武陵山香山寺

找到了九里坡,刻有“伏波将军驻节于此”的那块石碑又在哪里?询问了当地不少村民,却不得而知。《黔江县志》上也仅有短短数字的记载:“位于九里坡山间,后人慕马援之名竖此碑。”

     马 援 征 黔     

"一 代 名 将 马 革 裹 尸"

据史料记载,秦汉之际,苗族定居武陵山区。秦灭巴后,巴人流亡五溪流域。他们与当地土著部族杂居,共同劳动,披荆斩棘,建设家园,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集体——武陵蛮。  

两汉之际,武陵蛮日趋强大。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光武中兴,武陵蛮特盛。”特盛一词表明,此时的武陵蛮势力已非同一般。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马革裹尸》连环画手绘原稿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大将率军征讨。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让他出征。马援便直接找到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敏捷的身手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马革裹尸》连环画手绘原稿

建武二十四年,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征黔首胜后,驻兵于武陵山九里坡。次年三月,马援出兵壶头山(今湖南省沅陵县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于二酉山,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后人念其精神,在武陵山竖“伏波将军驻节于此”碑。

       真 武 观       

“马 援 精 神” 长 存 于 此

 

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黔江知县杨再栋责成僧人清园来武陵山主峰修建了真武观(清雍正七年重建,乾隆十八年、嘉庆三年、同治五年先后修缮,1962年被撤除),额书“武陵古刹”

这一观一刹,将大慈大悲的佛家和清静无为的道家有意无意地融合在一起,成武陵山宗教胜地的一大特点。晚清,张之洞途经武陵山,在真武观正殿捐设冲天殿,塑供马援像。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真武观遗址

 

据当地村民姚明红介绍,当初的寺庙修在峰顶平台上,四周用石条延伸出去,整整125间木质结构的楼房悬空建筑,住了几百名寺僧。北面的房间离地300米,泼一盆水出去瞬间成云化雾。南面的房间离地也有50多米,相当于10多层楼高。到最后盖瓦时,因低头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工匠无不心惊,等大雾弥漫才敢上房顶。

月白风清的夜晚,大雾弥漫时的白昼,看上去整个楼阁悬在空中,若隐若现,如诗如梦。正殿内有冲天殿,高出正殿好几米,上面安放一盏油灯,到夜间方圆几十里都能见到,当地还有老年人记得那似和天上星辰交谈的灯光。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武陵山风光

相 关 链 接 ▼

伏波将军马援,东汉光武帝时名将。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郡雒将之女徵则、徵贰聚众造反,攻取郡县,九真、日南、合浦等郡群起响应。徵则等占据六十余城自立为王。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拜时任虎贲中郎将的马援为伏波将军,段志为楼船将军,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兵一万余人南平交阯。军至合浦,段志即病亡,马援并统其军,经一年多浴血奋战,至十九年春,全歼徵则、徵贰,捷报传京师,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乘胜进击九真,扫除叛军余党残部,岭表肃清。马援每攻取一县一郡,即废止苛政,修缮城郭,兴修水利,抚境安民。

建武二十年秋,马援率部凯旋,朝野故旧纷纷前往庆贺,马援了无得意之情,说:“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才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随后又领命挥师出雁门。

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反,朝廷先是派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人前往征讨,竟遭全军覆没;次年,朝廷再派谒者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率军前往,又连吃败仗;于是马援主动请缨。光武帝怜其年老,不许。马援非常激动,像战国时老将廉颇那样,当场披甲上马,一展雄姿。光武帝十分赞赏,令他率兵四万平蛮。不幸出师未捷身先死,终至马革裹尸还,令人叹息不已。

-

-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作|者

「 谭 鹏 

 

媒体人

爱好收藏八九十年代瓶装老酒

记忆,就像一瓶深藏在心底的老酒

我只想把它拧开,来他个一醉方休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发布,请勿擅自转载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搜索微信号:yuan-chongqing

关注「源重庆」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独立重庆观察

独特重庆趣味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黔江漫话|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的地方

你眼中的重庆是什么样子?

不管是记忆中的老街老巷;

尘封的故土往事;

还是青涩的校园情结;

只要是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故事,你来写,

老源讲给大家听。

征文请发送至以下邮箱:

yuan-chongqing@qq.com

一经采用,给予报酬,静待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