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生态中国》栏目

全景展示生态文化,

深入解读美丽中国。

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之路,艰辛又漫长。在秦岭南麓,有众多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保护着世界上最珍贵的野生动物。

苍茫的秦岭山脉中,

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朱鹮、红腹锦鸡等

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遍布其间。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

用数十年的坚守,

留住一方青山绿水,

也留住一片生机勃勃。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草根”护鸟人爱鸟17年

“只要鸟叫一声,动几下翅膀,我就能分辨出它的种类。”谈起洋县境内的鸟儿时,华英自信又从容。华英家的外墙上悬挂着“世界自然基金会观鸟基地”、“陕西省野生动植物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鸟网十佳联络站”等17个牌匾。



2016年2月2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将2015年度“斯巴鲁生态保护奖”颁发给华英,以表彰他坚持义务爱鸟宣传、搜集和建立洋县鸟种分布动态档案的勤奋工作。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洋县草坝村是国宝朱鹮的夜宿地、繁殖地和重点觅食地,华英的家就在这里。“2000年8月19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丁长青教授带领30多位国内外专家来洋县观鸟,邀请我作为他们的向导。一趟走下来,他们发现了40多种鸟。”华英说,“从那时开始,我意识到洋县的鸟群种类多、分布面广,就萌生了为鸟种建立档案的想法。”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2005年,华英受日本朱鹮保护协会邀请,参加了日本环境教育研讨会,并受邀参观了当地爱鸟协会。回国后,大开眼界的华英下定决心创办爱鸟协会。他向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请,成立洋县朱鹮爱鸟协会,对以朱鹮为主体的鸟类进行保护、宣传、观察及科学研究。



自那时起,华英跑遍了洋县3200多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观察和记录鸟的种类、形态、特征、习性、繁殖情况、栖息分布等近百项数据信息。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华英(右一)指导青年摄影师拍摄鸟类。

17年间,华英收集、拍摄自然状态下的各种鸟类资料图片20余万张,撰写文字资料30余万字,建成了一套洋县鸟种分布的动态档案,这为研究、保护、拯救洋县境内以朱鹮为代表的鸟种,提供了翔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大山之子“熊猫爸爸”

向定乾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整整28年了。28年来,他扎根秦岭,从事野外巡护、监测和研究工作,拍摄和保存了大量秦岭南麓野生动物的珍贵照片,尤其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向定乾和大熊猫之间有过许多传奇的故事,同事们都叫他“熊猫爸爸”。他说:“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叫我‘熊猫小子’。现在年纪大了,队里新来的同志就喊我‘熊猫爸爸’了。”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向定乾(右一)和同事正在野外巡护监测。

1989年7月,19岁的向定乾成为当时长青林业局华阳林场的一名工人。“我是接我父亲的班。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山里活动,因此对地形比较熟悉,就被组织上派去协助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研究大熊猫。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手持跟踪仪器,背扛试验箱,给大熊猫研究小组带路。”向定乾说。



也是在那一年,向定乾和大熊猫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在山林里目睹了大熊猫“雪虎”出生的全过程。他给它取了小名“虎子”。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在后来的20多年中,向定乾把“虎子”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写在自己的护林日记里。在山间相遇的时候,只要他一喊“虎子”,“雪虎”就会憨头憨脑地跑过来,就算是正忙着吃竹子,它也会大“哼”一声作为应答。



一线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中极少能观测到大熊猫,可向定乾在巡护中却时常能和“虎子”相遇,“虎子”也只肯和向定乾亲近。他说:“这就是我和大熊猫的缘分吧,所以我更应该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多年的积累,向定乾熟知了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202种兽类的活动规律,掌握了369种鸟的形态特征,真正成了保护区里的“百事通”。他的许多图片资料,更是记录下一些动物鲜为人知的生物学习性。他曾在保护区发现了云南、贵州一带才有的大拟啄木鸟,为专家研究气候变化和物种迁徙提供了重要参考。

主编:张丽楠 编辑:大鹏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生态中国》

【山河犹在,大美吕梁】系列

CCTV老故事频道《生态中国》栏目 —— 因林而美

CCTV老故事频道《生态中国》栏目 —— 因林而富

【山河犹在,大美吕梁】

【山河犹在,大美吕梁】| 林

【山河犹在,大美吕梁】| 核桃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

大山深处的“精灵”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