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时代老板跑路 谁该为培训贷买单?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巨人时代老板跑路 谁该为培训贷买单?》,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理性·建设性
当培训机构违约或欺诈时,学员在投诉培训机构之余,对培训机构与贷款公司之间的利益产生了质疑。
又到了李俊需要还款的日子了!
七个月前,李俊在北京巨人时代教育公司(以下简称“巨人时代”)报名了学历提升项目,并办理了培训贷业务。7个月之后,也就是12月14日,他突然得知巨人时代的老板卷款跑路了!
这意味着他在无学可上的同时,还需背负一笔学费贷款。“挣扎了很久,因为害怕影响征信,最终,还是选择了还款。”李俊无奈地说。
同其他分期付费的学员一样,李俊觉得很憋屈,“明知培训机构骗人,还得继续交钱”。
不满的怒火向贷款公司进一步蔓延。一方面,学员自感受骗,拒绝还款;另一方面,贷款机构面临坏账风险,加紧催债,一场关于培训贷的维权与追债战役由此打响。
跑路之后的借贷纠纷
培训贷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消费信贷模式——由培训机构委托第三方贷款公司向学员放贷,学员以分期还款的形式支付学费。放贷及时,且可采用分期还款的模式,往往受到借贷者的欢迎。随后,大量教育培训机构将此模式引入,针对成人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贷由此火爆兴起。
然而,由此引发的借贷纠纷也层出不穷。当培训机构违约或欺诈时,学员在投诉培训机构之余,对培训机构与贷款公司之间的利益产生了质疑。
巨人时代老板跑路后的一个星期里,在学员自发建立的维权微信群中,除了向警方提交材料、督促立案的讨论外,是否继续还款是群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这些人里,很多都是报名时,在巨人时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办理了贷款业务的学员。
采访人员了解到,本次巨人时代事件背后,包括课栈网、百度有钱花等多个贷款机构都牵涉其中。
对贷款公司的猜疑,开始在微信群里蔓延开来。机构跑路后,贷款机构是否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培训机构与贷款公司或银行之间,是否存在着一条不可告人的利益链条?学员们对于贷款公司催款的合理性都存有质疑,并计划集体将贷款公司起诉至法院、解除借贷关系。
“小额贷公司只有客服电话对外公开,其他借贷平台只是一个互联网APP,他们现在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系统中对不还钱的学员开始计算滞纳金,然后打电话催款。”上述学员抱怨道。
对此,百度有钱花给出的官方答复是:“仅为用户提供金融贷款服务,和培训机构无代理、合作经营关系,不参与培训机构的招生、培训环节。我们支持用户通过司法途径,直接追究涉事机构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位网贷机构从业者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表示,在培训机构跑路后,贷款机构实际上也是受害方。培训机构从贷款机构直接拿走钱,一旦用户不还款,坏账往往发生在贷款机构一方。尽管相比于美容、家居等消费领域的分期贷款,教育信贷逾期率较低,但近两年,由于培训机构违约或跑路导致的学员逾期,甚至拒绝还款事件时有发生。
对于学员是否有权终止借贷关系,北京大学新金融和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认为应当视情境而定。“培训贷的办理分为两种情境,一种是学员早期与培训机构接触,并在报名时办理了借贷业务;另一种是学员在贷款机构的推荐下选择的培训机构。
陈文表示,目前主流培训贷以前者居多,如果无法证明培训与借贷机构间是关联方(两个机构的实体控制人是同一个人),那么学员无权终止借贷关系。
最终,学员与贷款机构的争议焦点聚集在了贷款机构的权责问题上。在学员看来,培训机构违约或跑路,贷款公司理应担负一定职责,而不应完全由学员承担损失。借贷机构则表示自己只是提供分期支付的方式,不为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背书。
贷款机构的难题
一直以来,受托支付结构与资质审核是培训贷纠纷面临的两大症结。
在借贷中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交易方式,贷款机构直接将钱打给借款人,消费者获得贷款后向商户购买产品或服务;另一种则是受托支付交易方式,贷款机构受消费者托付,将钱打给商户,再由消费者向贷款机构偿还本息。在培训贷一类的消费分期模式中,为了避免借贷者将贷款挪为他用,贷款机构普遍采用受托支付的交易形式。
在实际情况中,当学员与培训机构间由于服务质量等问题发生纠纷时,学员在对培训机构表达不满的同时,往往也会向第三方贷款机构投去质疑的目光,还款意愿随之降低。
陈文认为,在受托支付模式下,消费者没有直接拿到放贷机构的放贷资金,而是由放贷机构直接付给了商户,这种借贷关系是真实存在的,但消费者却缺乏与钱接触的直观感受,从而导致后面的一系列争议。“学员觉得钱没有过自己的账,会产生贷款机构与培训机构相互勾结的猜疑。”
目前,教育培训领域普遍采取预付费模式,即学员在获得产品或服务前,预先支付相关费用。这种模式下的受托支付存在一定风险,贷款机构预先将学费一次性支付给培训机构,也为携款跑路等风险提供了滋生的空隙。
加强预付资金监管被认为是必要之举。一位借贷机构工作人员向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感叹:“预付资金如此之多,居然没有任何监管。”
陈文建议,贷款机构可以借鉴网上商城的思路,将客户缴纳的预付费放在第三方账户上,而非直接打给教育培训机构。只有当客户完成教育培训约定的项目且满意时,经由其确认,教育培训机构才能获得回款。
与此同时,巨人时代背后还暴露出监管方面的一些漏洞。
通常情况下,贷款公司在与培训机构合作前,一般都会有一套准入标准。在培训机构入驻前,贷款公司会按照规定根据其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用户口碑、相关舆情等评测是否合规。在培训机构准入之后,也会实地进行暗访监测。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量无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跨过了教育信贷的准入门槛,这也为后面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巨人时代没有办学许可证,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但为什么依然能够和正规银行及贷款公司进行合作?”一位巨人时代学员质疑道。
“从表面来看,大量无资质培训机构与贷款机构合作是贷款机构风控不严的结果,贷款公司对办学许可证没有做到严格审核,进而导致的纠纷不断。可在教育培训行业中,没有办学许可证确是普遍现象,上述贷款机构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所以,贷款机构无法通过是否具有办学许可证来判断机构的资质,也就避免不了培训机构违约或跑路的风险。”
教育培训行业亟需规范
缺乏监管和规范是目前教育培训市场的一种常态,无证的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告诉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国家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只有三万多家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但实际的数量远远超过统计数据。大量无证的培训机构存在于市场之中”。
在《民促法》修订前,由于办学许可证审核严格,且咨询公司无须获得办学许可证,大量培训机构以咨询公司的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实际却开展教育培训业务,陈文表示。
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新《民促法》规定,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需要先到教育部或人社部办理办学许可证,再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办学资质问题由教育部或人社部监管,其他经营问题由工商部门监管。
然而,存量的无证教育培训机构依然面临着身份不明、监管界限不清的尴尬局面。尽管新《民促法》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身份和监管部门进行了明确,由于政府监管的配套制度并不完善,监管制度难以落地。
“选择了严管,但严管的措施尚未解决。办学许可证的审核与批准工作量巨大,政府的监管力量还未跟进。”吴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吴华认为,政府过去更多是通过行政监管、提高准入门槛的方式,对教育培训领域进行规范。但信息披露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政府可以建立信息平台,强制要求教育机构公开证照情况、以往业绩等。
同时,他还认为,在政府披露信息的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有风险意识,并意识到,并非所有的纠纷都是机构诈骗。消费者需提高信息辨别的能力,通过各类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
经 济 观 察 报
∣
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谱写新时代宁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实干者实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守岛,就是守国——记新时代的奋斗者王继才
- 探索传统曲艺在网络时代的打开方式
- 《烽烟三国》特效好炫酷 黑科技让网媒记者“穿越”回三国时代
- 习近平的足迹丨树立南南合作新的时代丰碑
- 网络时代如何保障“离线权”
- 现代在京诠释新时代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