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引黄入汾 农业灌溉生态修复两受益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山西引黄入汾 农业灌溉生态修复两受益’,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


正文开始:





“40多年前我们用黄河水浇过一次地,现在我们又能用上黄河水了。”站在庙前村引黄入汾口,望着水渠内哗哗流淌着的黄河水,万荣县裴庄乡范新村村民范印江百感交集。范印江的感慨,源自于山西汾河清水复流北赵联接段工程正式开机上水。





惠民工程 农业灌溉展新篇





12月12日,伴随着“开机、放水!”指令的下达,地处山西运城河津市黄河峡谷出口处的禹门口一级改扩建泵站两台机组应声启动,滔滔黄河水从这里向南奔流20公里后与汾河交汇,沿途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范、北赵2个大型灌区近150万亩农业灌溉缺水的难题,使得万荣、临猗、闻喜、盐湖、稷山、新绛6县(区)38个乡镇430个行政村的67.83万人因此受益。





范印江所在的范新村位于汾河下游西范灌区,由于常年缺水,周边几个村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距村不远的西范一级泵站也成了村民口中的“干灌站”。





“40多年前我们用黄河水浇过一次地,可自打那以后,黄河水年年改道,离村子越来越远。汾河水的水量又太小,泵站也没水,只能用深井水浇地,成本太高不说,还常常得排队。这回可好了,咱有水了,再也不怕了。”66岁的范印江一大早冒着严寒跑了十几里地,亲眼看到通水的那一刻,他的心踏实了下来。





作为西范村的党支部书记,怀克民近些年来没少为用水难发愁,如今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下一步他准备把村子的滩地重新规划和治理一番。





“我们准备请专家来进行实地考察,发展一些适应当地生长的经济作物和药材。”怀克民说。





万荣县南张村村委会主任李卓明算了一笔账:全村1万多亩地,如果用井水,只能浇一水,打下的收成刚够浇地的钱。现在有了黄河水,在一年浇2水的情况下,一亩地产量是400多斤,如果一年能浇3水,产量就能达到800—900多斤。





“农民脱贫有了新的助力,这真是‘幸福水’啊。”李卓明感慨着。





“有了‘幸福水’,咱们的‘干灌站’是不是也该改个名了。”禹门口西范灌溉管理分局局长孙永安说的一本正经。





“就叫‘幸福泵站’吧。”“对,这几个泵站都是‘幸福泵站’。”村民们兴高采烈的讨论着。





两河牵手,生态修复再发力





汾河清水复流北赵联接段工程位于河津市和万荣县境内,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是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山西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其中水源工程位于禹门口黄河峡谷出口处,利用禹门口一级扩建泵站提水。设计扬程10.29米,设计提水流量40立方米/秒,单机提水流量20立方米/秒,是目前我国在黄河上提黄泵站中单机提水流量最大的泵。输水线路总长42.02公里,其中新建输水渠道19.18公里,利用现有黄委输沙渠2.53公里,利用汾河天然河道20.31公里。





“工程的完工,意味着每年可向汾河西范至庙前段补给黄河水达0.3亿立方米,从而使该流域地下水储量和植被面积大幅增加、地下水位有效回升、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进而对区域内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起到应有的、积极的作用。”山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防办主任武福玉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断流和污染,汾河流域水质及水生态环境恶化,沿河区域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山西省委、政府全面启动了大规模汾河治理工作。





“汾河清水复流北赵联接段工程将向汾河西范至入黄口段提供河道生态补水,增加汾河河道生态基流,提高汾河河道自净能力,从而逐步改善汾河水质,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初步实现汾河河道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山西省禹门口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常建忠介绍说。





那些正在水面上盘旋着的不知名的水鸟,就是最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