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估值超过福特通用!2018,“等等看”会死得很惨
《特斯拉估值超过福特通用!2018,“等等看”会死得很惨》,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关于人脉的5个残酷真相……
正文开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进入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周年,而金融危机却仿如昨日,这十年间,全球和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走向无不受到这场危机的深刻影响。
而今,站在2017年岁末,展望2018年,虽然全球的复苏的迹象更明确了一些,但是我们仍处于迷茫的十字路口。曾经力挽狂澜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加速退出,并不稳固的复苏和资产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并存,有人看到了复苏的未来,有人看到新一轮危机开启的影子,寒冬将至。
一年前,因为特朗普的上台,人们对全球化的前景忧心忡忡,可是全球贸易恢复增长抵消了这种冲击。一年前,油价触底反弹,我们似乎认为页岩油的压制使得其难以大幅上涨,但是年末中东乱局等各种因素影响,油价在奔向60美元。
过去数年,我都在雾霾中去展望未来一年,但谁也没想到今年北京的雾霾天竟然会如此的少。这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领域。我们常常用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来年的走势,但是此刻,很多都不灵了。
我们陷入了迷茫之中:我们可以依赖过去十年对房地产的逻辑去预测2018年房地产的走势吗?
我们可以用过去稳增长的逻辑来预测明年下半年增速下行后的政策变化吗?
我们还可以用PPI-CPI的传导逻辑来解释明年物价的变化吗?
我们可以用过去对央行的理解来预测“双支柱”下的货币政策走向以及资管新规的落地力度吗?
我们可以用过去一年白马的逻辑来预测明年是白马继续一马当先或者是中小创有更大的机会吗?
我们可以用“去产能”的政策来分析明年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吗?
时代的前行并不总是平均用力,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节点上,过去的经验和规则有可能失灵,我们需要在新的变化中寻找新的逻辑
。
“大转变时代”并非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炒作的噱头,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各种变化让人眼花缭乱,找不到方向。
在中国更是如此,新的政治结构和经济激烈转型齐飞,带来了各个层面巨大震动,生活其中的每个人都面临改变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寻找新的生存方式。那么,从过去的一年和数年所展现的新情况来看,哪些可能是这个变化中的确定性趋势?
中央做事的决心和意志无比坚强
这几年,尤其是今年大会之后,我们看到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央做事的决心和意志无比坚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治乱象,环保领域对污染开战,还是在北京城市治理中的清退行动,或是对大型民企对外投资风险的整治等,都体现了同样的意志力。
这与过去的行动逻辑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以往,在许多领域的整治或者改革,因为决心不坚定,初期力度很大,但是遇到反弹之后就收缩,最后功亏一篑。
比如2014年的43号文开启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严厉监管时代,“开前门堵后门”是当时提出的方向。但是,当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融资难题后,一些地方项目纷纷停工,于是政策开始出现微调,对融资平台的“在建项目”先开了小灶,文件要求“(对尚未到期的存量贷款)不得盲目抽贷、压贷、停贷”。之后,又通过并不是新工具的PPP开启了新一轮地方融资的混乱时代。这一轮对地方平台的整治虽取得成效,但也出现虎头蛇尾。
在其他许多地方也存在同样的逻辑,比如环保,曾一度也出现过环保风暴,但是在地方的各种抵触之下,力度总是越来越温和。去杠杆也是如此,央行总是抚摸市场,市场永远和央行对赌。
这里存在一个共同的逻辑,就是“死给你看”,实际上体现的是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地方主体对新规则的不适应,进而采取各种积极和消息态度进行抵抗,以图改变政策。过去,这样做了很多次,大多成功了,因为中央会让步,最后政策会变形。
但是,现在这样的逻辑行不通了。这几年,在经历了几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的放权之后,强监管终于来临了,政府的文件、政策不再是纸老虎,而是要显现威力。这是建立规章的时代,政府的规则一旦真的要执行,一旦规则成为刚性的,许多人都不会适应。
以环保为例,从2015年底开始的环保督查制度建立起来后,逐渐显现了其威力。2017年7月的祁连山的环保事件,中央史无前例地严厉措施,点名批评甘肃省三名副省级官圆,这引起了地方的“恐慌”。
他们意识到比照中央xunshi组的环保督察组不再是“病猫”,而是猛虎。这种共识一旦形成,环保的刚性体制得以确立,从有色金属等行业到全部行业,环保同样也是“零容忍”,即使某些环保整治措施影响到了一些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进而导致价格大涨,甚至是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但环保的要求不降低。
再以当前正在进行的金融强监管为例。今年2月份流露出资管新规草案,到11月份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涉及到百万亿级的财富流转规则的变化正处于中央和市场博弈的风口浪尖。其中,要求打破刚兑、要求大幅减少期限错配、要求严重区分投资产品的种类等等都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这是一场规则重构的行动。
在这其中,银行一向是水龙头、在资管行业属于老大哥,可是新规削去了老大哥的特殊地位,未来将会变成和其他资管机构一样的,遵循同样的规则赛跑。银行自然不满,年末的系列座谈会,银行已经发出了“不改我就死给你看”的抗议。虽然政策细节在征求意见后会微调,但指望改变政策方向显然不现实。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果市场主体还停留在“等等看”,或者是“不怎么样我就死给你看”的心态来应对政策变化,那么未来可能真的会死得很惨。
认清大形势、大方向在当前变得无比重要,规则重建是走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必经之路,这是对当年以来规则缺失、混乱、政府不作为的回归。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扭曲和变异(这种体制带来的问题在“风险”部分会进行分析),且目前仅仅依赖中央而不是让民众有序参与的体制仍存在很大问题,但大方向一定要清晰、要明确,正确的改革和行动会坚定地走下去,不要指望在博弈中扭转政策的方向。
金融周期下半场真的要来临了
今年,“金融周期”成为一个高频词,不仅仅市场人士在分析中国宏观走势时频繁引用,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里也提到这个词。
为何“金融周期”今年大热呢?因为我们真的到了金融周期的下半场,接近临界点
。如果货币政策当局也认同这个判断,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那么将会对所有的资产价格带来极大的影响,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楼市。应该说,在前瞻2018年走势时,如何重视这个问题都不为过。
从全球来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率先回归正常化的轨道,从2015年底开始,已经5次加息,而且从今年10月份开始启动了缩表进程,预期明年还要将要加息3次。虽然目前欧日并没有跟进这个政策,但是中国央行其实已经在跟随,从今年年初和年末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分别调高市场利率10个和5个基点就说明了央行的态度,而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在高位徘徊。
从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这些年在快速攀升,M2/GDP比重为2.08,而在2008年只有1.51。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发布的BIS的数据,2016年末中国的整体杠杆率达到257%,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166.3%,位居全球第一。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结果,因为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增加负债来推动,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四万亿,靠天量信贷推动企业投资,进而产生了大量的过剩产能。
在四万亿之后,曾一度进入收缩的过程,并在2013年闹出钱荒,然后政策又掉头,从“不刺激”变为“微刺激”,再由“微刺激”变为“强刺激”,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进行了“五次双降”。在加上金融监管的混乱,金融体系内部又不断地加杠杆,给实体经济中的畸形房地产板块输送大量的高成本资本。
这种状态已经难以持续了。中国高负债的经济已经处于紧绷状态。去年年底,中财办副主任在一次会议上讲话就指出,中国企业的100万亿负债,如果以4%的成本来计算就是4万亿利息成本,相当于中国GDP一年的增量。因为杠杆率高企,所以整个经济体的风险大幅增加,因为高杠杆意味着经济对融资成本非常敏感,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大幅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其中,特别要关注房地产价格的走势。这几年,在去库存的政策推动下,房价来了一轮史无前例、排山倒海式的暴涨,一线涨了二线涨,二线涨了三四线,二线诞生了“四小虎”。地产商的逻辑也改变了,从过去看一二三线的分类,变为城市群分类。于是围绕大城市周边的洼地又马上纷纷被填平。
推动暴涨的背后因素即是加杠杆,也就是除了过去惯常的给供给侧加杠杆之外,这轮在需求端也在疯狂地加杠杆,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迅速飙升,去年一度发展到占整个新增贷款比例畸形的程度。当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当市场利率要抬升之时,那么已经被冻住的房地产,未来还能指望来一轮大涨吗?
在利率抬升和金融监管强化的时刻,居民理财也面临大变革。一方面,理财产品过去所依赖的可以像黑洞一样吸纳高成本资金的房地产将要变得暗淡;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对理财作为了许多新规定,从期限错配、打破刚兑到投资资产种类都有严格规定,过去买理财看的是银行的“担保”,而且期限短,未来如果期限长、收益低、银行还没有“担保”,那么你需要到底怎样去选择理财产品呢?
但是,我们不要简单认为,认清了大转折就意味着货币马上进入收缩的阶段,在接近临界点的时刻,确实是最纠结的时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执行不一,包括主政者的观点倾向等等。
相比于欧日无所不用其极的负利率相比,我们似乎还有很远的距离,短期继续宽松似乎危机也不会马上来临,相反老百姓可以普遍享受资产泡沫的盛宴。2018年的货币政策如何走,将在后面的部分分析。
基础性制度改革仍严重不足
虽然这几年,各种强监管,已经让市场感受到“不适应”,但当前的基础性改革仍然严重不足,强监管的制度体系基础仍十分脆弱,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仍需要漫长的过程。
今年年末,黑龙江养老金穿底的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种。当前,在经济短暂企稳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改革,以避免在经济收缩周期进行改革带来更大的震荡。
比如,在基础的财税体制领域,自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财税体制却基本没有变化。无论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权事权的划分,还是更稳健税收体制的建立(包括流转税和直接税的占比、地方卖地收入占比过高、地方融资乱象等问题)等都需要加快推进深层次的改革。
未来,充实地方收入体系、增加直接税(财产税和所得税)的比重是趋势,房产税从这个角度看,也主要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的一个手段。同时,还要面对美国税改的压力,继续推进减税。
养老金的改革
同样迫切,国资划转社保之后仍有一系列细节问题有待解决。据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方案将要出台,但改革非常难。比如富得流油的广东,和已经穿底的黑龙江,如何说服广东支援黑龙江呢?这似乎不现实,但是广东之所以能积累那么多的养老金,并非广东本省之力,而是全国人民的力量。
前些年,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后,只能退回个人缴纳的社保金,企业缴纳的全部沉淀在广东,但是这些离开广东的外来人的养老保险的任务由外省承担,这也是一重的不公平。
再从土地制度来看
,变革也更为迫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一直是改革的目标,但是推进仍然不大,涉及到绑定在土地上的利益仍过于庞大,这导致了改革的缓慢。
国企改革 更是焦点和难点领域
,“僵尸企业”之所以广泛存在就是因为国企凭借其特殊身份,挤占了大量的金融资源。这几年因为上游行业的复苏带动国企的利润大幅好转,这被认为是改革的成果。
但显然,国企改革仍十分纠结,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管资本”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进,而各种对国企进一步加强约束和管理的干预政策却越来越多。国企的问题要等到下一个周期出现,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基础改革领域的不足仍是当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改革推进必定会带来更大的震动和更多的初期“不适应”,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变化的预判和应对能力。
科技革命正从酝酿期到单点爆发期
这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超高估值的公司,特斯拉的估值超过了老牌传统车企福特、通用,比如众安保险今年在香港上市后市盈率都高得惊人,以至于一些分析师称为“市梦率”。
资本为何疯狂追逐这些新兴的公司?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对于未来的期待,这主要是受科技创新的影响。这几年,从火热的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科技金融以及新能源汽车,全球和中国经济都呈现了新的特征。一边是传统的能源、化工、基建行业,一边是互联网和新能源代表的新经济,但是从体量上看,传统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新经济只是点缀。
那么如何判断未来科技创新进展的走势?目前来看,科技革命正从酝酿期转变为单点爆发期。各个领域的都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场景运用落地,显现革新的迹象,但仍没有全面爆发。
单点爆发其主要体现在几个领域:
一是人工智能
目前看来,在具体场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会在一个一个领域改造传统的领域。如果加上未来5G运用带来的物联网的建立,未来人类将会全面进入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从生产到生活。
从年底中央集体学习研究大数据来看,中国的BAT等互联网巨头还会有非常大的扩张空间
,他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的民营企业,而是将会成为国家的支柱,成为中国的名片。这些公司也已经展现出了高速且稳健的业绩成长,未来巨人会继续扩张。
二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笔者写本文的当晚,中国的“蔚来”车已经发布,将在明年进行量产。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和补贴的支持下蓬勃成长,未来决定其成长速度的除了技术本身的成熟度之外,同样还是政策,目前还没有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三是医疗健康产业
如今年的CAR-T免疫细胞疗法治疗癌症有一些突破。
四是能源行业本身
中国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大增,这会对全球清洁能源供给体系都会带来巨大影响。但是能源行业的技术革命可能远远不会停留在页岩气开采技术,未来还会向纵深发展。
这些新的技术什么时候会爆发,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科技革命浪潮?目前仍不清晰,但是2018年我们已经站在了诸多领域产业革命的门口,成熟的过程可能需要三四年,也可能上上十年,但科技创新带来增长值得期待。
作 者:前沿君
来 源:前沿观察
(ID:zhengjingguancha)
商务合作:品牌传播、企业游学、投融资
张红芳 13699177723
( 电话|微信 )
- 菲律宾女佣遭虐杀,尸体藏与冰柜超过1年
- 2017年佛山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超过4万元
- 高成长企业几个估值方法之风险收益法 | 估值就是讲故事
- 特斯拉电动敞篷跑车漫步星空图片
- 马斯克的太空特斯拉撞上金星或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
- 你可能知道现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1种癌症的前兆,超过五种直
- 个人投资者超过1.35亿,A股如何“去散户化”?
- 超过百人支持萨达姆政权的组织,能否真正逆袭成为伊拉克的主人
- 墨西哥7.2级地震余震超过200次 暂无海啸威胁
- 收藏!业绩增长+低估值的超跌股 获机构扎堆看好的仅有6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