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

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

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

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

本科教学的“喜”与“忧”

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

今年我们发布的《中国高等学校本科质量报告》副标题就是“离一流本科教育有多远”。该报告对本科教学作了三个方面的总结。 

一、教学条件大盘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本科教学经费占教育经费三分之一,日常教学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建筑用房面积普遍扩大,办学空间得到根本改善;固定资产总值增幅明显,但教学仪器设备所占比重偏小;教室数量满足教学要求,但是教室设计理念比较传统,基本上还是“满堂灌”式的教室;图书文献基本满足要求,但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空间比较有限;高校校园网络发展迅速,但网络学习资源相对不足。

教学条件建设方面的难题有三:生均水平低,内涵建设亟待充实;信息化水平落、后,不能有效支撑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滞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没有在教学条件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师资队伍知多少

教师数量持续增长,生师比达到合格要求;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超过一半;教师职称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级职称占据较大比例;教师队伍年轻化,青年教师成为主力军;学缘结构渐趋合理,但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偏小,高层次人才总规模偏小,不同类型高校分布不平衡。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表现为:生师比偏高;师资队伍增长速度低于在校生增长速度;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特别是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把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

三、课堂教学说喜忧

近年来,我们加强课程顶层设计,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大课程开发力度,课程资源满足最基本教学需求;巩固教授上课制度,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加强课程师资配备,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课堂质量评估,建立了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

面对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大班上课提出的挑战,面对信息化技术变革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面对“以学生为中心”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短板依然明显。课堂教学短板的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本科教学就没有希望。 

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

本科教学的“变轨超车”计划 

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有专家分析,课堂教学可以分五重境界。

最低一重境界是安静(Silence),这样的课堂无比“安静”,老师在拼命地讲,学生在吃、在睡、在玩手机,师生互不相扰。在我们大学,这样的课堂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有,普通本科院校有,“211工程”高校有,“985工程”高校有,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有。

第二重境界是回答(Answer),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有简单互动,但只停留于回答Yes或No。

第三重境界是对话(Dialogue),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交流和互动。

第四重境界是批判(Critical),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有交流、有对话,学生还会对老师所讲的有质疑。

第五重境界是争辩(Debate),学生对老师所讲的不仅有所谓的批评、质疑,师生间还有争辩。

我前一段时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见到了其分管评估的校长。他们告诉我,美国大学课堂没有中国那么安静,大学生虽也有吃东西的,有进进出出的,但是师生之间的质疑和争辩很常见。我国大学课堂上安静和互动常见,质疑和争辩极少。一流的本科应该有一流的课堂教学。 

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互联网+”思维改变了许多行业,改变了生产、生活。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引发更为深刻的教与学的变革。 

慕课,即我们说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教育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并日益成为争夺教育对象、价值输出的重要载体。美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马来西亚、印度等国政府都在大力推进慕课建设。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现在就必须主动才能赢得未来。这件事我们起步不晚,2013年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慕课就开始陆续上线。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为此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建设的慕课总数已达3200门,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超过3万名,平台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2200万,其中学生用户总数超过1100万,选课总人次保守估计达到5500万,超过600万人次的大学生获得了慕课的学分。中美两国已走在慕课建设最前沿。美国慕课建设起步早,国际化程度高。但是中国有制度优势,现在我国慕课的总量超过美国将近900门,位居世界第一。我们的本土应用规模快速扩大,比较优势日益显现。我国的慕课既有一定国际视野,中国特色也很鲜明。要鼓励高水平大学积极参与慕课的国际竞争,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我国,建设慕课也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即将实施本科教学的“变轨超车”计划,以慕课建设与应用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改变课堂教学,共享教育很重要。老师提高水平不是一时的,是慢变量。中西部高校要提高质量、达到东部的水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线上线下结合可以让教育得到改变,可以快速发展,可以“变轨超车”。“弯道超车”是在体制内跑,“变轨超车”是开辟另一条路径,是革命性变化。 

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成为破解“上好大学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上“好”课,教师要建“好”课,还要用“好”课;学生要学“好”课,不是学“水”课。好的慕课有名师、名课、名校的元素。

 

慕课正在引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变革已势在必行。好的慕课要以学生学为主,“90后”“0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慕课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建慕课,要求教师进行课程重构,刚开始时要投入很多精力、时间、经费。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能不能建好课、用好课。用慕课,要求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都要真正大规模用于学校的教学。应该加快建设,引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好课就是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只面向一部分好学生。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要从技术辅助手段转变为交织交融,要从简单结合物理变化转变为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说,把线上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变成一种真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这是真正的革命性变化。今年底明年初,教育部将启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以此为契机,以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以教育技术现代化助推高等教育现代化,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掀起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变革,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变轨超车”。我们将在全世界首次以国家的名义推出500门左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的就是发出强烈信号,要在世界上领跑,要制订国际标准,要把中国课程建设的标准向全世界开放。到2020年,我国将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让“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课程真正领跑全世界,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十多年前,世界一流大学通过自省,开始“回归”本科教育。中国当下正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其魂、其根、其本也是一流人才培养。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是我们的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和本。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再出发,要吹响集结号,就是要把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这个旗帜高高举起,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能够走得更快,飞得更高!【完】

来源: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江萌 顾恬玮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cauweixin@163.com

荐读丨“双一流”怎么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有话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