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两代城市记录者对谈:跟着街道和建筑,找到成都文化的魂

你要看的是不是《新老两代城市记录者对谈:跟着街道和建筑,找到成都文化的魂》?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文莎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12月16日,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和“一筑一事”创始人王牧之在文轩Books进行读者见面会,成都新老两代城市记录者同台,带给读者一场关于成都的倾情交谈,分享成都街巷与建筑背后的有趣故事。





回望时光里的成都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条最重要的街道,或者一栋最重要的建筑。每个人记住它们的原因不同,但它们于个人或群体而言一定有着特别的意义。关于成都,袁庭栋说:“如果问我,在成都我最爱的一座建筑是哪里?我一定会给出一个永远不变的回答:望江楼。我爱成都,不仅是出于情感,更是出于理智。我们喜欢成都,更要知道成都它为什么值得喜欢。我最喜欢望江楼,不是因为情感上我觉得它漂亮,而是因为理智上我了解它的过去。”





流沙河曾在《我为成都喊魂》一文中写道:“今日的成都,固然应当面向未来,目极全球,脚履国中,指通网上。同时,也应当不时回回头看一看老成都,知晓我们从何处来,那个来处有些什么必须继承,以充实我们的精神文化。”





袁庭栋先生进而解释说:“通过成都的街道和建筑,找到我们成都文化应该找到的东西,成都文化的魂不能丢,不能掉。”于是,探访城市的过去,记录城市的成长,真正认识我们生活于斯的这方水土,将当下书写进未来的历史,更加显得意义非常。





袁庭栋被誉为“成都文化活字典”,已出版巴蜀文化著作30余种。《成都街巷志》是第一部透过成都街巷的角度描述成都历史文化的著作,袁庭栋以二十余年的资料积累,四年多的考察与写作,七十万字和一千余幅老照片,生动、详尽地介绍了成都从清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五百多条街巷、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以及历史变迁,还有街巷中的名人掌故、趣闻逸事,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民俗活动,重要的学校、企业、地下出土的历史文物等,是一部近代历史文化力作。





谈到现在城市中的古老印记,袁庭栋提到了成都的旧城改造。修旧如旧容易,修旧如故则难。但他仍然强调:“哪怕我们保留一点样板,让后代能看看他们爷爷奶奶的生活是个什么样,也是好的。





“走读”文艺范的成都





实际上,像袁庭栋这样的城市书写者并不孤单。过去三年里,成都建筑美学类自媒体平台“一筑一事”穿行在成都一个个新的或老的街区中,探访受到年轻人青睐的建筑空间,把成都这座城市当下的厚重古朴与活色生香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凝结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城市指南——《一筑一事城市指南·成都》。全书囊括十五万字、四百张照片、一百位年轻创业者、近三百个建筑或空间,以及十二张不同种类的地图,从阅、谈、饮、食、寝、潮、遗、改、创、艺、区、小、筑十二个层面解读成都。





谈及创作《一筑一事城市指南·成都》的初衷,王牧之说:“人们真的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真的认识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吗?在成都十几年,我开始第一次静下来‘走读’这座城市。从大道钻进小巷,从老房子走向新建筑,从公共空间回归小院人家,一座城市在熟悉中陌生,又开始渐渐丰满,渐渐温润,从陌生回到熟悉。”





在袁庭栋和“一筑一事”团队看来,成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骨子里面没有排外的情绪。外来人口、外来文化构成了今天成都文化的魂,它是包容的。对过去的探访,是对过去包容精神的回顾。所以,对成都历史文化的继承,不应是抱残守缺,而应继承这种成都自古所有的包容,让今天的一切,成为明天的历史。





春熙路1924年才正式形成,当时的房地产开发商建了一片房子来出租,才有了《成都街巷志》中老照片上一群外形相似的建筑。曾经,那一群建筑代表着“新潮”、“冲击”、“同质化”等概念,今天,它们已经无处可寻,却在一幅幅老照片中诠释着“古老”的含义。





成都的很多地名是有迹可循的,饱含着历史的印记。有起点,才有现在的呈现。勾勒出城市的脉络,将大街小巷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建筑连通起来,我们才能看见完整的城市。正如“一筑一事”创始人王牧之所说:“街巷是五线,建筑是音符,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整体的乐章。”





于是,当《成都街巷志》书写了成都的过去,它本身已是一本可以翻阅的历史。《一筑一事 城市指南·成都》则正在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当下——这对当下进行关照,把当下当作未来的历史去看待。王牧之说:“当下成都的少城、玉林等地,保留了老街道的框架,建筑则是上世纪90年代甚至本世纪以后出生的。对我们而言它们也就二十年历史,但对我们的后代来说,它们将有五十年、一百年的历史。这些街区有着强大的文化活力,文艺群体聚集,应该予以保留。”他还格外推荐草堂。草堂是成都为数不多的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的古迹之一。如今它仍然存在于成都人的市井生活之中,今天生活在草堂附近的成都老人,依然会在闲时逛逛草堂,放松身心。





遇见“会生长”的成都





位于成都西门上的西村大院,则是对传统公共空间“大院”的致敬。西村大院是我国建筑大师刘家琨的设计作品,王牧之形容它是“会生长的建筑”。西村大院或许乍一看其貌不扬,但其建筑架构、营造的气氛,均沿袭了大院气息,对于当下生活在此处的成都年轻一代而言,已是十分独特的记忆。





袁庭栋也对“大院”感念颇深。他谈到自己多年前的大院生活,感慨良多:“当年,夜不闭户,门不上锁,小孩子随便串门,大人不在,就去隔壁家吃个饱,在院子外有遇到任何挫折与打击,回到院子内都是浓浓的人情味。隔壁家碗里的菜,我可以随便夹来尝一尝,这种滋味,体会过才知道可贵。”





袁庭栋强调,当下的建筑设计要尽量增加公共交流平台和空间,将人们从钢筋混凝土的小盒子中解放出来。人是社会性动物,越互相交流生活才越有味道。他说,“院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很好的居住状态,现在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一定程度上恢复当年院子这种公共交流平台的功能,是非常好的一件大事。他希望今后的成都,能有更多像西村大院这样优秀的建筑产生。





而王牧之认为,楼房内的公共空间,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城市里的公共空间,三个层面都有发展潜力。而当下我们城市中很多公共空间,已经承载着上述三方面的功能。例如大型书店、艺术场馆等,是“院子”的另一种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