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入冬后,各式养生食材让人挑花眼。很多人就开始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好了,这时候记住一句话“吃鱼吃肉不如吃豆。”


正文开始: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

“还没吃到肉,就先挨了揍。”近期成功打新可转债的投资者怕是与这句话的描述不谋而合,自从信用申购新规实施以来,可转债上市首日的收益率从一手赚200元左右快速缩水,变成可能亏损几十元,打新只赚不赔的神话宣告破灭。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11月29日济川转债上市以来,连续4只可转债首日涨幅低于2%,这与此前6只可转债首日平均收益率约20.2%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不过,收益率直线下降还不是最糟糕的,

本周上市的时达转债和宝信转债甚至出现跌破面值的情况,“破发”令打新已无收益可言。

可转债赚钱难上加难

如果说,12月4日上市的时达转债盘中最高价还达到过100元以上的话,那么昨日上市的宝信转债,则直接上演了首日破发的戏码。

周二,宝信转债直接以97.15元的破发价格开盘,

早盘曾一度上行,奈何抛压过大,价格又再次回落,之后便一直位于97元上下浮动,

最终以96.9元收盘,跌幅3.10%。

值得注意的是,宝信转债全天未曾飘红,最高价仅为99.56元。这意味着,宝信转债成了可转债申购新规下,首只申购不赚钱的可转债!以周二宝信转债成交均价97.59元计算,扣除手续费,中一签(1000元)要亏损20多元。

同时,如果中签的投资者在

上市首个交易日没有选择出售可转债,那后续极有可能面临套牢的情况

,从可转债首日收盘价和最新收盘价之间的表现来看,前期上市的可转债区间均录得较大跌幅,小康转债和嘉澳转债的价格也已低于面值水平。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另一方面,申购可转债的人数也随着首发收益率的降低而骤降明显。起初,由于空仓也可顶格申购的新规令不少个人投资者参与到打新中来,首只可转债雨虹转债的有效申购户数仅261.65万户,而到了

第10只可转债水晶转债,有效申购户数高达704.18万户,人数增长十分惊人。

按投资者都使用顶格申购来计,可转债网上申购金额能够看出参与打新的人数变化。自水晶转债后,投资者的打新热情就开始下降,到

12月4日亚太转债发行时降至冰点,仅2.81万亿元的网上申购有效金额,估算参与的打新户数仅在281万户之上。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很明显,前期在稳赚不赔的“诱惑”下,大量普通投资者不由分说地涌入了可转债这个不熟悉的市场之中,先行者确实获得了不错的一次性收益。但随着卖方供给增加和市场自发调整带来的收益缩水,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逐步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从而退出“盲目”打新。

可转债市场缘何变天?

其实,可转债市场的天本来就不太晴朗。

从中证转债指数来看,9月即开始调整之路,价格不断走低,市场保持弱势形态。

但在此期间,由于信用申购方式的推出与新债发行速度加快,市场对转债的关注以正面为多。转债打新被当成红包一样的宣传令参与者趋之若鹜。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随后的情况已如前述,新债的水其实很深,普通投资者参与原本多为机构所在的市场,遭遇“未吃肉,先挨打”的情况。兴业证券认为,造成转债品种的破位主要有三点原因——

1)目前转债的需求方尚未有效扩大,但供给上升,对新券态度相对谨慎; 

2)相比新券,老券存在较强的抱团行为,机构重仓的票表现较为坚挺; 

3)对于偏债的标的,持有人多数是从中长期的思路持有,拿着正的票息,博弈一个虚值期权。随着供给的增加,相对性价比逐渐出来,债券间出现很强的替代作用,开始出现补跌,而短期下跌也使得恐慌心理出现,之前坚定的信仰不在。

可转债是一种同时兼顾“债性”和“股性”的投资品。

一般情况下,

投资者会更看重可转债的“股性”,即转股价和正股二级市场价格之间的价差,其中隐含的期权价值常常会体现在可转债的交易价格中

。但如果“股性”降低或者丧失,作为一种债券的可转债,其“债性”就会逐渐突出。

可转债的集体颓势一方面与近期转债供给加码有关,毕竟目前一个月相当于此前一年的量,这让市场承接起来有些吃力。但转债偏弱的根本还是在于权益市场不佳,毕竟估值反映的是股市和正股的预期, 在股市预期转弱和供给上升的组合下,转债下行是在所难免的事。

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机构交流群,与金融圈人士亲切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可免费注册Choice金融终端,查询更多相关数据。

可转债“红包”效应迷失 你还参与打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