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终身制 松江区中小幼竞聘让校长“能上能下”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打破终身制 松江区中小幼竞聘让校长“能上能下”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原标题:打破终身制,不唯资历更重实绩,中小幼竞聘让校长“能上能下”





一位好校长可以造就一所好学校。如何不凭简单印象,而是依据科学打分选拔校长?在严把校长“入口关”的同时,设立人性化的退出安置方法,松江区在上海中小幼系统率先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可量化的校(园)长选拔标准,尝试探索校长竞聘“能上能下”的新机制。通过人事制度创新改革,激发教育管理创新活力,如此细致出题、笔试面试、覆盖中小幼系统的大规模竞聘,在上海各区尚属首次。在最近一轮的中小学校长竞聘中,13位校级正职领导从原岗位提前退出,转岗至教育督导室、随迁子女学校等,继续发挥经验优势。





师徒结对提前度过适应期





临近年末,绩效工资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这几天,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校长金晓燕与原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朱学清就此展开探讨。“党政干部宁可带头少拿点,让一线教师获得更多收益,学校才能办得更好。”老校长朱学清坦言。





金晓燕和朱学清既是师生,又是师徒。70后的金晓燕从松江区天马中心小学毕业时,朱学清正是学校校长,她一直视朱校长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哪怕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时,重重的行李箱里随身携带的是朱学清的教育著作。经过7年行政中层工作经历后,2012年6月,金晓燕通过中小学校长竞聘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德育副校长。





原本,朱学清应在今年6月退休,但他提前“退出”,留给金晓燕的是厚厚一叠上半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半学期工作计划。虽然退休了,朱学清还是学校的“顾问”。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来学校和金晓燕一起在校园里兜一圈,在巡校过程中,及时发现亟需改进的地方。“门上的脚印和‘疤痕’,这些都是校园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加强的。”哪怕巡校过程中的指导,都让金晓燕受益匪浅。在朱学清看来,经常来学校走走,带着“眼睛”和“耳朵”发现问题,做好老师的“收音机”,倾听他们遇到的难题。在真正走上校长岗位前,因为有朱学清的整体布局,金晓燕对学校管理还没有过多思考;但她正式上任校长后,才发现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在朱学清的扶助下,金晓燕很快适应了新工作,顺利度过过渡期。仅仅几年间,这所新学校从建校初期只有30多名学生报名,发展到如今“一席难求”,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松江区,自2004年以来实施中小幼校(园)长竞聘制,每3—4年一轮。去年,区教育局人事部门首次邀请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作为第三方出题进行笔试面试,结合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校长专业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最近一轮的松江区中小学校长竞聘中,有关部门依据量化考核结果,综合学校发展实际,包括朱学清在内的13位校级正职领导,从原岗位退出。他们中大约一半左右离正式退休年龄还有5至10年,转岗至教育督导室、随迁子女学校等,继续发挥经验优势,为更多学校提供帮助和指导。





图片说明:充分运用竞聘等制度的变革,注重考察干部学科专业、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鼓励优秀教育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打通普职校长流动的壁垒





天马山学校是松江区一所普通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沈强妹通过竞聘,从职教系统转入普教系统,今年6月,她正式成为学校书记,原先的书记转岗至区教育局相关科室。2021年上海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如何更好地实现普职渗透?





今年6月刚到岗的她,打算第二学期对8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体验课程,提前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的领域,并提前有所规划;她鼓励学生走进上海音乐厅、大剧院等城市地标建筑,加强学校与大学紧密合作,邀请上海政法学校学生来校做禁毒讲座,带学生们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观,在互动中让中学生了解大学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才……除了在校学生,沈强妹还组织老师参观松江G60科技走廊,不断拓展视野。“既不影响教学质量,又让老师教育理念得以提升,最终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沈强妹说。





松江区中小幼校(园)长竞聘,不仅引导破除校长岗位终身制,还打破了普教与职成教的壁垒。量化的考核不仅明确校长退出依据,根据校长职业生涯过程性考核记录、特点和意愿在适当区域内流动;竞聘完成后,新校长以5年为任期,通过制定5年发展规划、专家论证指导、个性化考核、浸润式培训等一系列方案措施,实现干部任用、管理、发展的系统化发展。





让更多年轻干部走上校长岗位





九亭四小85后副校长叶俊刚,是此轮竞聘上岗的最年轻副校长。九亭四小大批教师都是90后,平均年龄27岁。“但九亭附近的家长70%以上都是本科学历,10%以上有博士学位,对教育要求普遍很高。”作为德育副校长,叶俊刚上任后,从学校建设和学生发展入手,注重精致化管理和精细化教学。他以传统文化24节气为切入点,结合节气教育开展活动,还打算将24节气与学科融合扩展,实现文化育人。





松江六中校长丁玉不仅是区内第一届德育名师,也是区内数学首席教师。去年9月,她初到松江六中当校长时,压力很大,面对老城区老教师多的“断档”现状,丁玉说:“群众基础是‘法宝’,学校班子成员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远,不然就算水平再高,也是白搭。”上任以来,凡事她都带头干,将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每天她都是最早来、最晚走的那个。在“跟岗学”项目中,她不仅师从静安区风华中学校长堵琳琳,还总是刘京海、卞松泉、张人利等名校长培训的积极参与者。





此轮竞聘中,松江区中小学校长新提任的正职校长有24人,副职校长39人,其中80后17人,约占近3成。目前校长平均年龄47岁,与上一轮相比,平均年龄降低了2岁,中学高级职称占比超过8成。近年来,松江区随着人口导入,十二五期间新建、扩建了43所学校,各类中小幼学校急需勇挑重担的教育管理人才。如何不断推陈出新,真正把专业化、年轻化、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让教育管理更具创新活力?“选拔干部,不唯资历,不唯名气,更重实绩。”松江区教育局党委负责人说,充分运用竞聘等制度的变革,注重考察干部的学科专业、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更多懂专业、能力强、有思想的年轻干部走上校长岗位。灵活的“能上能下”的机制,有效消除校级干部职业倦怠、不作为,实现“能者上,适者调,庸者下”,不断推进教育人才队伍优质化。





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李伟涛看来,松江区教育局打破终身制、探索校长竞聘新机制,实质是强化校长专业标准意识,激发校长办学智慧,为学校自主办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优化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环境质量的一种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