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刚,做科研要多些饿狼精神

《邹志刚,做科研要多些饿狼精神》,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用水来做燃料,组成水的氢和氧可以单独地或合在一起来使用,这将为热和光提供无限的来源,所供给光和热的强度是煤炭所无法达到的,水将是未来的煤炭。”这是一百多年前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的一个预言。来自南京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教授,长期从事光催化材料研究,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致力于让这个预言走进现实。





毅然回国南大是一个“静心”之地





邹志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专家,1955年3月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9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邹志刚放弃日本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来到了南京大学。“要想做学问就要去南京。”这是邹志刚在东京大学读书时,留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后来在学校里,邹志刚遇到了来东京大学读博士的南大学生,他发现南大毕业的学生果然都潜心钻研、安心于做学问,而且这些学生的研究水平也并不低。





2002年,恰逢南大对外招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邹志刚給南京大学写了一封电子邮件,没想到两天后,南京大学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邹志刚提出想要回国建立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南大的大力支持。





2003年5月,研究中心成立,并得到了550万的启动资金。当时还在日本的邹志刚,做出了一个让夫人和女儿都不能理解的决定——辞去日本的工作,去南大当一名全职教授。邹志刚表示,南大是一个可以静心做研究的地方,他希望可以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辞去日本工作回国后的邹志刚,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心学科建设上,他带头组建了“高效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应用”973项目团队,这个团队前后一共走出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就包括邹志刚。





初创艰难





用绳子把设备拉到七楼





回忆起在研究中心的初创阶段,邹志刚坦言,当时的确遇到了不少困难。





由于实验室是由行政楼的空房改造而成,因此电、气等设施无法满足实验室的需求,所以大家只好对实验室重新进行装修规划;另外大楼里没有大型货梯,大型的实验设备难以搬到七楼的实验室里,为此大家只好把窗户拆掉,靠人力用绳子把大型设备慢慢拉上来;在研究中心刚成立时,由于缺乏名气,相应的实验条件也较差,也曾出现过找不到学生,无法开展实验工作的情况……





面对种种困难,邹志刚并没有放弃,回想起当时外界对科研工作进展的质疑时,邹志刚不无感慨:“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用成绩应对质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4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邹志刚和他的团队凭借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技术,一举夺得了自然科学二等奖。





当时,国内有关太阳能转化的研究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973项目团队的研究,成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同时,在国际光催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





做科研要多些饿狼精神





作为南京大学的教授,邹志刚表示,自己在对学生们进行学术上的指导时,是比较严格的。邹志刚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汇报课题报告,每次在汇报前,他都会将学校研究生院知行楼二楼的正规会议室租下来,让学生们在正规的大讲台上进行汇报总结,“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不停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才能有进步。”除了要求学生们经常讨论总结,邹志刚还特别看重学生们的独立能力,他希望学生可以独立发展,多一些饿狼精神,提高他们自身的竞争力,在竞争中求生存,生存中求生长。





在邹志刚看来,要想长期坚持做一件事、一份工作,兴趣是关键。他经常对学生说,如果要常年做一个枯燥的科研项目,那么一定要靠兴趣驱动来坚持完成,如果是因为某些利益来作为前进的动力,短期内可能可以坚持,但是很难会有长期的发展。





此外,邹志刚还会经常鼓励学生去做一些老师不知道、不了解的新课题,他特别强调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们选择和我一样的课题研究,没有创新也肯定难以超越我,他们要跳脱出我们现有的‘框架’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