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2017年12月2日下午,“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论坛暨奕阳教育十五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老一辈学前教育学人、学术机构专家、幼儿园管理者、社会组织代表等400人参加,共同探讨学前教育生态未来发展之路。

论坛围绕“相伴成长?共育生态”的议题,共分为三大主题:阳光与阴影——2010年以来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述评及未来发展走向;领域、游戏、课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向;秩序缤纷的年代——“另类”幼儿园之路。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奕阳教育研究院院长高峡老师致欢迎辞

高峡老师在致辞中谈到,15年前奕阳在探索中艰难起步,在15年的创业和发展历程中,奕阳人历经坎坷,不忘初心,以优质的、专业的服务产品为中国的学前教育,为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快乐幸福,健康的成长奉献力量,奕阳人深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更离不开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实践者的指导和帮助,15年来,奕阳人有幸结识了国内外众多学前教育界以及其他的教育领域的精英,在众多的关心和帮助下,奕阳教育从分享阅读起步,开辟了通向数学之路;从爱迪坊奇思妙想彩泥,到搭建乐高的创意平台,一步一个脚印到今天,初步实现了在多个课程领域有所作为的愿景。

奕阳教育是一个依托研究、服务、教育的企业,作为一群有教育情怀的编外人员,奕阳人也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多年来,奕阳教育参加了学前教育公共政策的研究,参加了学前地区贫困儿童捐助等多项公益活动,因为奕阳人懂得,这不仅是一种企业良心,更是一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主题

阳光与阴影——2010年以来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述评及未来发展走向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主题一由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主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蔡迎旗、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映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柳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陈学锋博士分别进行了演讲。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老师做了报告

储老师在报告中谈到幼儿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是:

1.这些年,幼儿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否平衡。

2.为什么会出现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后面又是如何解决的。

3.如何避免在日后出现同样的问题。

储老师提到,虽然现在幼儿园数量增长很快,但却忽略了幼儿园质量的问题,首先就是教师质量的问题,有将近70%的老师没有评过幼儿教师职称。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们幼儿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平衡的,过度追求数量,相对忽略了质量。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储老师用了3个“动”进行了概况,即政绩的冲动、利益驱动、专业被动。那如何避免呢?储老师认为,应该让数量和质量并重,且专业人士应该说出更多真实的声音。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晓东教授做了《公共政策微观基础》的报告

曾老师在报告中主要谈论了:

1. 公共政策的两个基础,即第一,制度杠杆,如投入、价格、标准、要素;第二,教学杠杆,如教学组织形式、赋权、教学经验的传播、监测。相对于制度杠杆,针对教学内部的政策杠杆,需要:a.潜心调研:懂得教学、课程和儿童发展;b.抱有敬畏:与教师交流、真正进入教学场景;c.技术基础:指标从发展框架走向监测框架,再走向well being。

2. 幼儿园对一日常规的考察。

3. 公共政策杠杆撬动教学改革。并提出问题与大家一起思考:能不能有一点自由,赋权给老师,多留一点自由的空间给学生?能不能减少集体教学和集体活动,让儿童有一点深度学习?提倡游戏,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攻击一下一日常规。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迎旗教授做了《图书与阅读:高质幼儿园的内涵》的报告

蔡迎旗老师从阅读的角度讲述了中、美幼儿园之间的差异。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文字、图像、图标、数字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凡是摄入儿童眼中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的、带有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均可以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进而阐释了阅读不等于识字,但不可分;阅读不等于小学化;阅读与游戏并不对立的观点。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教授做了《分类改革背景下民办学前教育良性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王海英老师指出,当前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民办园数量和幼儿占比比较高的情况,有52%的民办园倾向于选择营利性民办园,而绝大多数民办园既想非营利,又想合理回报,资本市场介入与扩张幼教速度迅猛,且有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是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强化现有法律执行;建立资本集团进入幼教双向准入机制,扩大营利性民办园转设与运营成本,积极鼓励大力扶持非营利性民办园。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宋映泉副研究员做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公共财政投入增加促进了该领域的公平性吗?》

宋映泉老师指出,学前财政投入的横向公平性有一定改善,但依然是最不公平的教育阶段;大量证据似乎表明入读何等质量幼儿园还是由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城乡和来自不同地区幼儿发展的水平鸿沟依然,鸿沟可能在增加。这很大程度是由于财政投入机制(投入的方向和方式)导致,换言之,以投入公办园为主、以投入幼儿园硬件建设为主和以供给方投入(幼儿园机构)为主的财政投入机制可能并没有有效促进弱势儿童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发展的公平。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柳倩副教授做了《2010年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述评及未来发展走向》报告

柳倩老师提出,我国学前教育整体上来看,办园格局依然保持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不同渠道来源的学前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不断变化,财政性经费和学杂费占主体,家长分担占比上升;在地域上,东部和西部投入明显高于中部。而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持续高涨的幼儿教育社会需求和始终滞后无法满足的幼儿园现状;复杂多元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形态和割据分列的管理系统,大量缺口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和急功近利快餐式培养的幼儿教师的矛盾。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陈学锋博士做了报告

陈学锋老师以国际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些国际经验,进而为幼儿教育的普惠和质量提高提供支持和助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携手中国政府为最弱势的儿童带来更加深入和更加可持续性的变化,并从国际视角,与中国政府合作,分析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主题



领域、游戏、课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向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主题二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继刚副教授主持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李季湄教授做了报告

李老师在报告中谈到目前中国的学前教育即是机遇期也是瓶颈期,都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因此在高校培养师资问题上,李老师谈论了自己的想法:

1.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学前教育的师资该有所区别,培养更有特色的学前教育人才。

2.高校应重视为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培养人才。

3.幼儿园空间设计应该更具教育性、感染力和吸引性,这些能力应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中受到重视;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志向培养更具有倾向性的人才。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宋爽博士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华教授做了《早期语言发展对青少年期大脑的塑造和学习成就的预测》的主题报告

宋爽老师的报告内容来自一个15年追踪研究的证据,分别从:

1. 儿童口语词汇发展的轨迹及对阅读的影响如何?

2. 学前儿童口语词汇发展对脑发育的促进及家庭环境的作用。

3. 学前儿童口语词汇发展是否可以预测青少年时期的学业成就发展?预测有多长远?

4. 家庭环境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儿童口语词汇发展?

4个方面进行谈论。

研究发现:

1.4~10岁儿童口语词汇发展的起点和速率受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起点和速率都能预测11岁的阅读能力。

2.口语词汇发展的速率、早期亲子活动促进青少年期连接布洛卡区和韦尔尼克区白质纤维的发育。

3.3岁口语词汇能促进青少年期脑灰质语义脑区的发育,并可以预测15岁的学业成就(阅读思维和数学问题解决)。

4.出生后家庭环境(母亲的教育程度)开始影响儿童口语词汇的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占兰做了《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报告

刘占兰老师谈论了过去30多年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提到我们应该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幼儿的科学学习应贴近生活,具有启蒙性;幼儿的科学学习应包括技术,与生活相联系;幼儿的科学学习应重视探究与发现,引导幼儿经历探究过程;幼儿的科学学习应精心准备,让幼儿的探究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儿童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金梅教授做了《生长戏剧范式: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走向》的专题演讲

张金梅老师在该专题中提到成人的戏剧跟儿童的戏剧是不一样的,成人戏剧是:故事—剧本—情节—角色—台词动作—服装道具—舞台演出;而儿童的戏剧是:身体—角色—场景—情节(冲突)—对话—环境剧场/生长剧。

并谈到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经历了4个范式,分别是:

1.1.0范式。编戏、排戏 、演戏、童话剧表演、绘本剧,即剧本先行,追 求 演 出。

2.2.0范式。戏剧综合课程、教育戏剧,即教学工具,统整课程。

3.3.0范式。即兴扮演、创造性戏剧、戏剧工作坊、戏剧主题活动,即教师引导,即兴扮演。

4. 4.0范式。生长戏剧,即幼儿情境个性化,戏剧生长于幼儿。而我们更应该重视最后一个范式。



主题

秩序缤纷的年代——“另类”幼儿园之路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主题三由东北师范大学张向葵教授主持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四环游戏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燕教授做了《做“把人当一回事”的幼儿教育——四环游戏小组13年探索》报告

张燕老师总结了四环游戏小组十三年来的成果。四环游戏小组秉持平民教育精神,走入农民工孩子的教育,致力于流动儿童教育的民间探索。她介绍了以参与者为中心的非正式学前教育模式,同时还强调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唤醒家长教育儿童的主体意识,陪伴儿童成长,这对农村学前教育有启示作用。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小橡树幼儿园王甘园长做了《与家长共建信任社区的小橡树》的发言

王甘老师提出要实施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本位的教育,与家庭共建信任社区是前提,小橡树幼儿园以自己17年非营利性幼儿园的办园经验,介绍了如何在幼儿园里与家人、家庭共建信任社区。那就是要花精力、建规划、建文化。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天下溪自然学园郝冰老师做了《华德福幼儿教育概述》的报告

郝冰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国内外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并介绍了天下溪自然学园的幼儿教育特点,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儿童自主玩耍;强调保护儿童的感官;强调滋养健康的生命力;强调老师的榜样作用,重视榜样与模仿;从呼吸的韵律出发设计课程,强调呼吸与节奏等七个方面来进行幼儿教育,发展出适合中国本土的华德福教育。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日日新学堂天趣园王晓峰老师做了《自我的自然成长》报告

王晓峰老师提出自然而然的教育,自然而然的成长,最终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河南川中幼儿园郭文艳老师做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发言

郭文艳老师以山区幼儿园的实践者为切入点,介绍了学前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家园共育方法——幼儿园和社区大学相结合,这种新的学前教育模式,对提高山村幼儿园和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以及提高乡村教育提供了参考。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森之园张静老师做了《森之园》的发言

张静老师提出,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和大自然一起养育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自然的教育下,坚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张静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孩子在接受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成果,孩子更关爱自然,观察力也更强。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西部阳光童趣园赵宏智老师做了《阳光童趣园——偏远欠发达地区村级儿童活动中心》的报告

赵宏智老师介绍了阳光童趣园的建设过程。阳光童趣园一直遵从因地制宜地建设幼儿园,而且在建设幼儿园过程中,孩子的参与也是教育。在充分利用房屋结构本身带来的教学启发外,通过合适的玩教具和绘本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体验和创造力的改变。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  滑动图片查看下一张  >>

论坛花絮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
论坛 |“相伴成长?共育生态”学前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