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余年筹备建设“武汉之根”展翅腾飞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历经十余年筹备建设“武汉之根”展翅腾飞》,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被誉为“武汉之根”的盘龙城遗址,一直是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自2000年成立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开始,十多年来,武汉市和黄陂区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进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如今终于开花结果。
2004年启动村湾搬迁
昨日,记者前往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采访时,遇上许多中学生参观。午后阳光明媚,园林工人正在修整草坪。放眼望去,遗址公园内一派辽阔的田园风光。“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防汛取土时被发现,是“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2000年,武汉市政府成立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2004年,为更好地保护文物,黄陂区启动遗址内村湾搬迁工作。由于许多村民世代居住于此,搬迁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至今仍在推进之中。据介绍,遗址核心区内的两个村湾130余户,已经搬迁至附近小区;随着遗址公园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接下来还将有9个村湾需要搬迁。
建设分三个圈层打造
2012年,武汉市公布盘龙城遗址保护利用与开发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以“中国最好”“国际一流”为标准,力争早日建成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3年8月,总投资31亿元的盘龙城遗址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公园规划占地6.55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圈层”:1.39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为第一层,遵循“严格保护”原则,进行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和考古发掘;2.56平方公里的一般保护区为第二圈层,主要修建遗址博物馆和保护展示工程;2.6平方公里的建设控制带为第三圈层,进行主题公园和服务功能项目开发。
2014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与此同时,黄陂区积极优化遗址周边环境,先后投入10余亿元修建了盘龙大桥、盘龙大道、巨龙大道、给排水、电力、通讯等设施。“刚来盘龙城时,这里非常荒芜,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一下雨全是烂泥。”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说,而现在的盘龙城遗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底前全面建成
目前,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1.39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绿化、步道等收尾工程的建设,预计明年5月即可对外开放。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新馆于2016年8月开建,主体土建安装施工已经完成,计划本月底基本完工,明年5月对外开放。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带的配套建设也在快速推进,所有工程计划于2019年完工。公园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配套工程有盘龙古肆、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园、文博会展、休闲演艺等。届时,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成为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文化品牌和生态休闲旅游区。
- 中国国歌法的出台为何迟了20余年?歌词曾有争议
- 音乐这件事,海大这位老师坚持了十余年!
- 儿童胆囊结石:手术前为何“不翼而飞”?
- 【简金研报】十余年积累,这个行业主线行情将于2018年正式启动
- 蓝筹股指数呈现黄昏之星
- 绝望~云南一男子喂养十余年的藏獒,突然发狂,连自己都咬!
- 小米筹备2018年海外IPO
- 2022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获国际奥委会“点赞”!
- 【月读】无论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远指向“家”
- 辩论赛决赛回顾 | 让我们为所有选手鼓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