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文/顾易

同一所寺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穷和尚,一个富和尚。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东海。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屑一顾地反问:就凭你也想去东海?穷和尚说:我为什么不可以去东海?一只饭钵,足已。富和尚觉得穷和尚很可笑。第二天,穷和尚出发了,带着一个饭钵,向着自己梦想的东海行进。一路上他遇到过困难,可是他没有因此而吓倒,没有因此而退缩,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的前进着。一年后,他到达了梦想中的东海。多年后,穷和尚已然成为得道高僧,而富和尚还是那个富和尚。

故事中,穷和尚坚信心中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并立即付诸行动,这正是他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意思是,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字形采用“彳、亍”会义,“彳”为小步,“亍”为止步。所有与行相关的字,都采用“行”作边旁。本义为十字路,由此引申指道路。“行”常引申指人所从事的行业,读“hang”,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行又指行走,《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行”由道路的纵横交错又引申为行列,如“行伍出身”。“行”,还可引申为军队、队伍。“行伍”就是军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又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如医生从事医疗事业,就叫做“行医”;一个人在从事某种事业时,总会表现出他本身的一些特征,故而“行”又引申为足以表现品质的举止行动,如“行为”、“行径”、“品行”、“言行”和“操行”等。

成语中,行多与行为有关,但也做动词用。如“行成于思”指的就是成功之道在于深思熟虑,“行尸走肉”,指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比喻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人;“一目十行”,指一眼能看十行文字,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行不副言”,指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我行我素”,指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去做。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历代名家书写的“行”字。

在中国哲学史上,“行”与“知”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存在,“行”是“知”的来源,主张“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道家在“行”与“知”的关系上有自己的看法,老子认为“不出户,知天下”,出之愈远,知之愈少,并提出“涤除玄览”的直观体验方法,作为求“道”的根本方法。不过,“行”字告诉我们求知的办法和处世之道。

行,是付诸于实践。“行”,从“彳”,意为小步。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完成,就如同行路一样,要一步一个脚印。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双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芽开始长成的;很多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开始垒起来的;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在远古的时候,有两个朋友,相约一起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标的时候,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大河,而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关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另一个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得了这条河,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河流干了,再轻轻松松的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的制造船只,并顺带着学游泳;而另一个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河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的时候,另一个朋友还在讥笑他的愚蠢。不过,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见得都成功,但不去做每一件事则一定没有机会得到成功!”

这条大河终究没有干枯,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经过一番风浪最终到达了目标的彼岸,这两人后来在这条河的两个岸边定居了下来,也都衍生了许多自己的子孙后代。河的一边叫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为勤奋和勇敢的人,河的另一边叫失败和失落的原地,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之为懒惰和懦弱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躺着思想,不如站起行动;无论你走了多久,走了多累,都千万不要在“成功”的家门口躺下休息;梦想不是幻想和空想。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欲渡河,先造船。图/Winslow Homer

行,要走正道。行从“彳”,这是指大道、正道,从“亍”,意为止步。因此,行,要行之有度,要走正道。寓意要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走错了就要止步,不能走上歧路。每个人脚下的路都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足,各人有各人的路,选择的道路不同,选择的人生也自然不同。

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周处,至今许多人都知道他除三害的故事。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从小死了父亲,缺乏家庭管教。他力气大,喜欢骑马打猎,可是性情暴戾,动不动就和人争斗,做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干,不讲理也不管后果。在村子里为所欲为,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村里人讨厌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

有一天,周处看到一群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一边叹气一边议论着什么。他走过去问:“现在天下太平,又丰收了,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老人说:“三害不除,人们哪会快乐呢?”周处忙问:“什么三害,快说给我听。”老人告诉他,一害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长桥下的蛟龙,该说第三害了,老人闭口不语了。周处性急,非让老人说不可。老人就说:“要问这第三害,就是欺压乡邻的恶人,弄得大家不得安生。”周处没想到这第三害是指自己,看见大家看着他,以为是希望他去除三害。就说:“这三害算得了什么,我去除掉它们。”大家都说:“你要是能除掉这三害,这可是大好事,我们一定感谢你。”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周处。

周处真的除三害去了,他背着弓箭,带着钢刀,迈开大步,爬上了南山,用弓箭射死了张牙舞爪的猛虎。他又来到了长桥,纵身跳下了水,去擒拿蛟龙。那蛟龙异常凶猛,周处和它在水中搏斗起来,蛟龙顺水下游了几十里,周处紧追不舍,三天三夜没上岸。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就互相道贺,庆祝三害已除。

可是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爬上了岸,回到了村里。他一见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三害之一。他难过极了,心想:一个人被看作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一样,还有什么意思。他痛下决心,改过自新。

周处去访问了名师,经名师指点,他回到家乡,振作精神,改变了以前的所作所为,不再专横无理,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尊老爱幼,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周处这种勇于改过的行为,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后来有人推荐他在吴国做了官,西晋灭吴后又出任晋朝的官吏。他为官清正,大家都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清官!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位于江苏宜兴的周王庙,是为纪念周处的专祠,始建于南唐后主李煜三年(962),最初称周孝侯庙,南宋宝庆二年(1226)朝廷加封周处为“武惠正应王”,故称周王庙。

行,要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否定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否定知,认为行便是知。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将其付诸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不仅身体力行,更是名实合一。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934年7月,他发表《行知行》,公开宣布将名字改为“行知”。他为什么改自己的名字呢?这中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陶行知出生在皖南歙县,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师从约翰·杜威——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也即“知行合一”; 1917年回国后,他将自己改名为“陶知行”。

回国后,他写了不少文章宣传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倡试验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千难万难。在平民教育运动、晓庄试验师范学校教育实践中,陶行知到处碰壁。于是他一方面批判中国的传统教育,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学习新的哲学思想,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他根据中国是穷国、学校里的东西太少的现实,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在这样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陶行知先生(1891—1946)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陶行知先生,那就是一个充塞天地的“真”字——有真爱、做真人、求真理、力真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果一个人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点,少一点尘世的俗累,那么就可以更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道意汉字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

梦想的实现在于力行。

行是付诸实践,

行是知行合一。

在人生的旅行中,

迈步要一步一脚印。

踏实、坚韧、执着,

才能到达理想的高地。

 

格言说字

 

口言之,身必行之。(战国·墨子)

言之易,行之难。(战国·吕不韦)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宋·欧阳修)

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本文选自顾易作品《道字养身》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



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梦想│道字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