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造太阳”可以这样建
《中国的“人造太阳”可以这样建》,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记者 高 博 刘园园
核聚变一发电,人类的能源难题就迎刃而解了。11月29日,在“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上,专家热议的是设计中的一座热核聚变实验堆,它可能成为通向未来核聚变电站的桥梁。
氢弹的能量来自核聚变,但让核聚变慢慢释放能量,我们还做不到。“托卡马克”装置利用强磁场做高温反应的容器,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就是国际合作的建设中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ITER十周年会上,各国专家的话题聚焦于尚在讨论中的“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
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介绍,CFETR的概念设计在2015年完成,目前将进入工程设计。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想,CFETR共分两期完成。一期采取类ITER技术,目标是稳定运行;二期则以自主创新为主,目标是示范核聚变发电。
“中国没有参与ITER的设计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而近三年,我们基本补上了这一课;从堆芯到工程,我们完成了所有的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说,CFETR的任务是在ITER和未来的核聚变电站之间建起桥梁。CFETR被期望在后期阶段实现“Q大于25”的目标,即每消耗1份能量,释放出25份能量;而ITER的目标是Q大于10。
CFETR也会面临难题,比如选择哪种实验包层模块(TBM),TBM产生和释放氚,获取能量,并且收集实验数据,是实验装置的核心之一。29日的会上,国外专家也感兴趣CFETR采用何种TBM。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说,中国的聚变科学有自己的优势。如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聚变装置长时间稳定运行,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等离子体加料方面是强项。
2007年参与ITER计划后,中国负责制造一些关键部件,经验可用于中国未来的实验装置。刘永说,中国所承担的ITER制造任务包括反应器中最里面的一层材料,需要很强的抗辐照能力;还有送氚气的系统,氚渗透性强,得有强大的阻氚涂层。
但中国也不是没有弱项,如国际上有高能负离子源加热技术,国内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研究;再比如加热用的高功率微波技术还是进口的。刘永说,中国正在研发一些核心的“卡脖子”技术。
李建刚表示,CFETR的设计制造也会借助世界各国的专家人才。
当日下午,各国专家发表了《北京聚变宣言》,支持中国建设CFETR。专家们表示,渴望与中国同行共同努力,通过国际合作互利共赢,应对ITER和CFETR共同的工程技术挑战,为人类未来开发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9日电)
- 韩国官方认证,秋瓷炫的中国老公这回真的大势了
- 33岁才开始健身的中国妈妈,42岁蜕变成健身女王!
- 什么?区块链市值已超过中国移动?运营商到底该怎么玩?
- 吃什么食物可以戒酒 推荐3种戒酒良方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落户哈尔滨市儿童
-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选手皆晋级 樊振东将战许昕
- 用豆浆机也可以做出Q弹的肉冻来!
-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意大利正规高等院校全录,看看有没有你选的学校
- 喝酒会脸红的人可以活多久?真相吓傻所有人!
- 麦麦提图尔孙·琼在2017年中国拳王赛中夺得“中国拳王金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