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起航维护升级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

《“科学”号起航维护升级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央广网青岛11月26日消息(记者王伟)“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26日驶离中科院海洋所薛家岛码头母港,赴西太平洋执行“西太主流系潜标观测网维护及升级”2017年综合考察航次。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68名科考队员参加此次调查。中科院海洋所张林林副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王庆业研究员担任科考队长。胡敦欣院士、李超伦副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码头送行。





该航次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航次之一,分为2个航段。航次主要任务是维护并升级优化我国在西太平洋构建的深海潜标科学观测网,同时新布放一批潜标。





西太平洋是我国从近海挺进大洋的必经之路,对我国的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同时,西太平洋既有复杂多变的环流结构,又有全世界最大的暖水体-西太平洋暖池,台风生成及活动的海域也位于这里,因此西太平洋的变化可通过改变大气环流进而调控季风、台风路径及我国的降雨情况,并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本航次将以西太平洋水文过程调查为主, 通过维护升级西太平洋主流系潜标观测阵列,对太平洋西边界流、纬向流系和中深层环流等开展大规模同步连续现场观测。本航次还将在去年深海潜标数据实时化传输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潜标阵列的实时化规模,并进行4000米深海连续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探索性实验。同时,航次还将投放1套国产综合观测浮标,13个双向通讯Argo浮标,25个漂流浮标,并进行温盐深仪、LADCP、湍流剖面仪、走航ADCP、气象站、生物多联网等观测,为西太平洋环流与暖池的三维结构及多尺度变异规律研究、海洋模式的验证和改进提供观测数据支撑。





根据航次安排,“科学”号预计于2018年2月上旬返回青岛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