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好学校(36)凉城三小: 多元立体化课程, 让每朵“小花”绽笑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新民晚报) 桑翔(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

         沈萌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见习记者)

  在上海虹口区,一座宛如花园般的小学学校——凉城三小毗邻虹口凉城公园而居,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愿意把这里的孩子称为“小花”。校长赵小敏带着一群“园丁”在这里细心呵护耕耘,建立起了一整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多元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让“小花”们绽放属于自己的自信笑颜,努力把“小花”培养成“向阳、向善、向上”的责任好少年。

“定制”兴趣课多达30门

  “船舱窗户外支起的木板派什么用处?现代人用玻璃做窗户,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用什么材料制成窗户?……”在凉城三小的一堂儿童国画拓展课上,宋代画家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在电子屏中铺陈开来,画面中央是以墨线描绘的两艘冒雪前行、满载货物的船只。任课教师杨宁一边将电子屏上的《雪霁江行图》分割放大,一边将画中的“人”、“门窗”、“小动物”分门别类,并向孩子们抛出一个个触发灵感的问题。

家门口好学校(36)凉城三小: 多元立体化课程, 让每朵“小花”绽笑

▲快乐折纸课堂,学生手拿五彩花

  “本以为是和外面的培训班一样,就教怎么画画,但没想到会这么好玩,先看一幅古代国画,再回答各种小问题,继而调色练笔……”三(2)班的李牧知对课堂内容回味无穷,“通过思考和聆听其他小朋友的回答,我还学到许多超出国画课本身的知识。”

  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能让家长选择无悔、学生学习愉悦。在凉城三小,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外,教师们为了增加他们丰富的精神体验,提升综合素养。因此,一套多元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打造”出30多门兴趣课。比如,一二年级开设有“快乐折纸”和“迪士尼英语赏析”,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英语听说能力;三至五年级,推出“丝绸童趣彩绘”和“看电视讲故事”,关注学生艺术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家门口好学校(36)凉城三小: 多元立体化课程, 让每朵“小花”绽笑

▲拉丁舞社团学生,参加学校金色十岁活动演出

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效果

  五(1)班的施钰辰说:“快毕业了,这五年里最让我开心的事就是能和小伙伴们一起选上心仪的兴趣课,而最让我纠结的是学校有太多有趣有劲的课,不知道该选哪几门。”为了尽可能满足所有选修学生的需求,凉城三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进度,分批分班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热门的兴趣课还需要“秒杀”。

家门口好学校(36)凉城三小: 多元立体化课程, 让每朵“小花”绽笑

▲艺术课教室里的手工作品陈列墙

  三(3)班宋艺君就是通过“秒杀”顺利进入儿童国画拓展课上课的。“杨老师的课很不一样,他会根据班上同学的不同水平,提出不一样的要求,还鼓励我们互相学习交流,课堂气氛不那么拘谨。”杨宁说:“绘画技巧固然需要,但我更希望在课堂上激发孩子们独立思考、审美的能力,这对他们后期成长成才更重要。”

  周洁的女儿就读于凉城三小二年级,当初她犹豫再三,让女儿放弃了已被录取的民办学校,选择了这所家门口学校就读。“每次和朋友相聚,朋友间谈得最多的就是周末带孩子去哪家培训机构学画画、学跳舞。每每这时候,我总是庆幸,女儿在学校里就把这些素质拓展完成了,省钱省力省心。”

家校社联动拓展校外资源

  众多的兴趣课、拓展课,师资不够怎么“破”?家长对学校抓素质教育不理解怎么办?对此,学校自有一套办法: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家庭-学校-社区”三级联动教育新模式。

家门口好学校(36)凉城三小: 多元立体化课程, 让每朵“小花”绽笑

▲赵小敏校长与参加美术课的学生互动

  2013年,作为虹口区唯一一所小学参加法人结构治理试点工作,凉城三小主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建立了由学校工会、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组成的监事会,由学生家长和社区指导老师,从第三方的视角给出意见和建议。“以前送小孩到学校后,只能默默地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进校园,她在学校里表现怎么样,开不开心,都不能看到。现在好了,我也有了‘小特权’。”监事会家长代表、四(4)班朱奕欣爸爸介绍说,每月一次,他们会走进学校实地察看,在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听课,还会给校长提提建议。

  此外,受到市教委组织的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的启发,凉城三小在现有课程体系之外,每学期每班还会为学生安排一堂特殊的课——“魅力家长进课堂”,邀请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走进教室,给孩子们一种“预见未来的自己”的别样职业体验,比如,“空姐的一天”、“你是‘熊孩子’吗”、“我是小小西点师”、“你不了解的海军知识”……“魅力家长”们的“以身示范”,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也成为了学生最好的“职业启蒙”。

部分校方供图,部分图片摄影沈萌耀

家门口好学校(36)凉城三小: 多元立体化课程, 让每朵“小花”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