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道】地信蓝海谱华章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改革创新发

【一线报道】地信蓝海谱华章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改革创新发



【一线报道】地信蓝海谱华章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改革创新发

2013年7月,工程项目部组织对西藏测区南木乡国家GNSS大地控制点选埋成果进行现场质量检查。

近年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国家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持续拓展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深度和广度,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在信息化浪潮下的起步、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理信息有效供给呈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创新筚路蓝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近年来,中心继续加强适应新需求的新型基础测绘能力,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全面扩大地理信息有效供给,坚持和巩固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位,夯实中心事业发展基础。

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顺利收官,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现势性、完整性,初步构建了高精度、三维、动态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持续提升现代测绘基准维持和保障水平,大力开展基准数据管理、处理和应用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了测绘基准数据传输、存储、处理、服务一体化和实时化,在国家基准站数据处理平差、动态框架维持、基准产品服务和基准站建设管理等方面成果更加丰富,应用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17年5月27日,国家局公布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建成启用,该系统由中心牵头组织建设,具备了向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亚米级服务,为专业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服务的能力,中心设计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国家级节点安全保密方案,攻克了测绘基准服务安全保密难题,经国家保密局审批通过后顺利实施。

中心作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全面建成并动态更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技术体系。2012年以来,中心已组织完成5轮1:5万地形数据库更新、3轮1:25万地形数据库更新和2轮1:100万地形数据库更新,并同步联动更新了地形图制图数据库,建立了多尺度、多类型、多版本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面实现了“一年一版图”的目标,成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进一步详实了国家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内容,提高了数据现势性。

中心负责组织国家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专项实施工作,构建了完备的国家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技术及管理体系,组织建设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多种类、多时态、多分辨率的航空航天影像资源库,有效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近年来,该中心组织获取分辨率优于1米航空航天遥感影像1200多万平方公里,影像覆盖面积、数据量、影像质量及分辨率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中心组织开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完成关键技术研发、生产技术试验,生产技术规定编写,项目实施组织管理,组织完成“一带一路”重点区域14个国家约586万平方公里的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及时通过“天地图”向全球发布服务。2014年9月,由中心牵头研制完成的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供国际社会共享使用,使我国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事业转型升级实现关键性突破

砥砺奋进绘蓝图,逐梦扬帆再起航。2017年4月24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向社会公布并提供使用,标志着地理国情普查这一宏大工程的完美收官。

自2013年2月以来,中心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在普查工作诸多关键环节发挥了领头作用,在实现地理国情监测战略目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推动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中承担重要职责。

中心秉持“严谨务实、科学管理、优质高效、开拓创新”的理念,有力保障了普查方案顶层设计、进度管理、技术统筹、遥感影像数据采购与分发、国家级普查数据库建设和普查成果验收等诸多关键环节顺利完成。在进行深入论证、广泛调研及多轮大范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完成了《普查总体方案》等10多个技术文件的制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全面建立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规范核心体系;严格执行进度管理,从时点影像获取、处理,到分类分区识别变化、修改图斑,从技术骨干培训到作业单位巡视指导,各个步骤衔接有序、安排务实,保障了各省在4个月内顺利将前期通过预验收的普查数据核准到标准时点,保障普查进度有序推进;中心加强科学管理,实现高效技术统筹,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撑队伍和工作机制,加强普查作业中的技术指导,形成国家、省、生产单位多级技术问题处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工作规范性、高效性和统一性;为保障普查成果汇交和入库工作高效开展,由中心技术骨干担任组长、12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国家级普查数据库建设队伍,被分派至各省指导开展第一阶段的数据入库前检查处理驻点技术指导工作,此举大大加快了汇交速度,将入库数据问题减到最小。

中心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挖掘成果价值、大力推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着力提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地理国情公共产品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积极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共基底作用,大力加强在“多规合一”、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保障服务,探索开展地理国情综合评价,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提供地理国情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完善监测机制,有序开展常态化监测,构建服务平台,推动资源共享融合。做好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组织实施,完善监测技术方案、内容指标、工艺流程,健全监测规范标准和产品服务体系;建设基于天地图涉密版和公众版的地理国情信息在线服务平台,建设适应动态监测需求的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

共享服务实现划时代转变

栉风沐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心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大力提升测绘成果管理能力,积极完善保障服务格局、不断创新共享应用模式,持续丰富“地图服务”和“资源应用”内容,切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基础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该中心持续加强天地图公众版、内网版建设,持续推进多类型地理信息数据库融合、多部门资源整合、多种形式服务聚合工作,构建国家局、政府、专业部门之间横向联通,国家、省、市之间纵向贯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资源体系。目前天地图专题信息内容极大丰富,天地图“一带一路”专题地图正式发布,持续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提供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目前已开通集成人口、统计、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共计19个大类的行业专题信息服务。

中心全面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国家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将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分析、处理、服务和共享能力。中心在国家局的统一指挥下,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第一时间开通基础测绘成果提供绿色通道,实施24小时测绘应急服务保障。由中心组织研发的应急快速制图系统的出图时间从原来4至6小时,提高到10至15分钟,为应急工作提供灾前、灾后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服务,在了解灾情、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及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心承担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保障服务和测绘成果档案的运行维护工作,为领导决策、重大战略实施提供高效、准确和科学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利用“互联网+”与“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建成由2个国家级站点、31个省级站点、1个行业部委级站点、3个地理信息企业站点构成的一站式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加强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能力建设,提升资源体系管理水平,全面完善档案目录发布系统,保障了各级用户对测绘信息的应用需求。

更多信息请浏览中国测绘新闻网http://www.zgchb.com.cn/

敬请关注中国测绘报官方微博“中国测绘”

中国测绘报微信公众号“中国测绘”【一线报道】地信蓝海谱华章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改革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