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文:丹尼二狗

整理:Dexter

图:皇族电子竞技俱乐部、一村、网络

2017全球总决赛,一场纵横中国内陆沿海,连接南北四大城市,前后持续共42天的奇幻之旅。记得两支LPL队伍在四强赛时含恨倒下;也记得他们在八强时的辉煌与荣耀。记得小组赛遗憾离开的EDG;也记得入围赛率先登场的WE。

同样不能忘记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早早来到武汉的“全明星”陪练团;为队员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调节服务以及身体素质训练的中国女篮心理团队;以及在背后促成这一切的腾讯英雄联盟项目组和Riot的选手支持团队。

这是LPL首次引入传统体育行业有经验的从业者对LPL的选手进行指导工作,他们的目光不仅限于游戏层面,而是关注到队员的心理以及身体层面。在全球总决赛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黄菁和杨雪两位项目负责人,他们在伴随着LPL队伍走过大半个总决赛。对于他们自己来说,“电子竞技”“LPL”“全球总决赛”这些原本充满神秘感和新鲜感的词汇,在一个多月和队伍、队员的相处之后,也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训练开始

9月29日,在S7入围赛结束的那一晚,我们在选手居住的酒店中遇到了本次心理团队的负责人之一,杨雪。

尽管只有WE一支队伍需要进行入围赛的比赛,但在当时,所有三支LPL队、陪练团,以及由杨雪和黄菁两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的LPL心理团队等已经于武汉就位。房间里拉起网线,摆开电脑,一时间,这里成了一个小型的训练基地。

在酒店的一楼有一块宽敞的空地,心理团队就利用这一块地方来给队员们进行日常的身体锻炼,如果天气晴朗,也会将队员们带到活动范围更大的室外。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虽然是在室内,但透光和通风条件依然很不错,很适合做一些身体上的锻炼

这样的锻炼每天只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但心理团队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设计,将所有训练内容共分成了五个大部分。首要也是必备的部分是身体拉伸——由于队员们在日常训练之中长期保持着坐姿,肩颈和腰部难免出现过劳问题,所以需要在开始时加入拉伸以缓解症状、矫正错误动作。

第二部分是小力量训练,为了避免伤及队员的手腕、手指、手臂等关键部位,这一部分主要为核心力量(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以及腿部力量的训练。在这过程之中,心理团队特别强调训练过程中的“互动性”,尽可能让队员之间发生身体接触,目的是通过肢体触碰所打破人固有的“空间感”和“边界感”,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第三个部分被称为“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设计一个小课程、小活动等方式,让队员们学习一个心理学理论——多数情况下,会让队员共同配合完成一个小任务、小游戏。比如让五个队员站在一张瑜伽毯上,在不离开瑜伽毯的情况下,移动到五六米外的另一个地点。在这个小游戏中,心理团队会观察是否有团队领袖出现?他是如何与他人沟通的?以及五个人之间的配合情况如何等?

第四个部分是冥想,通过安静内省的方式帮助队员放松身体、卸去压力、提升专注力,具体实现形式为或躺或坐、充分放松、保持呼吸节奏,持续七八分钟,然后再慢慢增加训练的时间、训练难度。

最后一个部分是有氧运动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在室外,杨雪带领队员们做游戏

“他们这个人群,需要的东西很多,身体健康、睡眠质量、良好饮食等等。”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杨雪和整个团队起初并没有想到去组织队员们进行身体锻炼,但经过了前期接触和调研,最终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先从身体入手,这样更容易和队员们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再逐渐开展运动员的心理调整工作。

“人是社会群居动物,在面对伙伴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兴奋感一定高于面对机器,面对虚拟游戏。给他们做锻炼的时候,参赛队和陪练团的每个队员都非常开心,后来我们询问他们的感受,他们都觉得很好,有的说睡得好了,有的问集训之后平时应该怎么做?这证明了一点,只要有时间,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打造一个更好,更优秀的团队。”杨雪很肯定地告诉我们。

在去武汉之前,杨雪的微信朋友圈里大多分享的是自然风景和文章;而在和团队一同投入S7的工作中之后,电子竞技也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10月29日,当两支中国队伍全部淘汰时,杨雪拍摄了一段现场视频,上传到朋友圈并配以文字:“我们每年都在成长,今年离最终的目标又进了一步。你们都是英雄!”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在进入S7项目之前,杨雪还去看了在北京五棵松举办的六周年庆典(图源:杨雪的朋友圈)

演唱会+拳击赛

10月20日,在S7八强赛第二日的比赛结束之后,我们再一次和心理团队约见。这一次,在杨雪的帮助下,我们见到了另一位项目负责人,黄菁。

黄菁是个身材高大、充满活力、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许多年前,他是北京男篮的运动员,后来转行体育心理学,主要向企业高管提供身心健康、团队建设、人力管理等心理学服务,同时身兼新一届国家女篮的心理老师。

在S7开赛在即之时,英雄联盟官方找到了黄菁,希望他和团队能够给即将走上战场的LPL队伍们提供一些帮助。于是,这个曾经的体育人算是正式与“电子竞技”这一新兴体育项目结缘。在交谈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老一辈体育人对于“电子竞技”的态度,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之中一般保守、陈旧。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正在帮助Uzi使用锻炼器械的黄菁

(为完整保留黄菁的观点和语态,以下部分将会以QA的方式呈现)

PentaQ:您曾经是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如今也在从事和体育有关的事业。那么,您对于电子竞技是如何看待的呢?

黄菁(以下简称黄):说实话,令我非常惊奇。

在北京五棵松看了两场LPL比赛(六周年),结束之后我和杨雪老师交流,这个比传统的体育比赛都有感染力。同样是五棵松体育馆,即使是中国男篮参加的国际比赛,也未必能坐到这么满,有这么热烈的现场响应。所有体育都脱离不开这一条,从心理学上解释,它能给人带来激情和释放。

尤其你会发现,现场的女性观众特别多。

其实,足球和篮球也有各自的女性球迷,但并不会像电子竞技一样这么多。我自己试着分析了一下原因,发现“电子竞技”恰恰是做到了,或者说弥补了传统体育的一些不被女性所接受的因素。

体育本身的高竞技性是它吸引人之处,但一些体育运动会涉及到高强度的身体对抗、冲撞,甚至会出现一些血腥场面,比如拳击、摔跤——这对于大多数女性观众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但电子竞技不一样,它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一方面,它是团队运动项目,拥有激烈的、赏心悦目的团队配合和技巧;另一方面,它又是虚拟的,没有高强度的身体对抗和血腥场面。所以,我和我的朋友说,电竞比赛像什么?有点像“歌星演唱会+拳王争霸赛”的混合体,在很酷炫的同时,又很有竞技性,有胜负悬念,能够牵动观众心弦。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六周年现场观赛的女性粉丝们

PentaQ:是的,电子竞技有竞技的成分,也有一些造星、追星的成分。 

黄: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竞技体育都会成为社会中占比越来越高的一种消费,同时也负载着多重社会价值。

三十年前,中国人的心理异常率只有万分之几,很低。这几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公布的数据在4.5~4.6%之间,挺可怕的,一百个人当中就有四五个心理不健康的——不过想想也正常。我们在大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比较产生差异,而竞争代表什么?跟体育比赛一样,那有常胜将军?有获胜的一方,也自然有被打败、打惨的一方,想让人人都心理健康?挺难。

不过另一方面,体育比赛本身又能够平复人许多的负能量。在现实生活里,大家都很孤独,活得也都不那么自在,需要有一些偶像去引导“过剩、消极的情感”。我们的电竞选手,年轻,有朝气,表面上很文静,但在赛场上又表现出令人惊奇的思维跳跃、大胆搏杀,这和传统体育相比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作为父亲,对于儿子玩游戏这件事也曾有过抗拒和纠结。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至少电子游戏给他带来了一些快乐,虽然这种快乐从我们家长角度看可能意味着一种贬低、不认同,但现在我会客观地评价它,承认有它独特的价值。

PentaQ:游戏和电竞还不完全是一种东西,电竞选手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

黄:因为他负载了很多人的梦想。就像许多这个圈子里的人一样,为什么聚集这个行业?从事这份工作?要不是玩家,很难。他必须从心里痴迷,热爱他做的工作,所以才能有乐趣。

PentaQ:不过从现在的角度上看,电子竞技需要借鉴传统体育的地方还有很多。

黄:我们都希望电竞行业是健康良性的,也希望我们的队员作为一个职业人,可以展现给这些玩家健康的公众形象。换句话说,姚明也好,科比也好,乔丹也好,这些运动员离开这个职业赛场,他依然很成功,有的从事相关行业,有的则完全不同。比如邓亚萍,就从事完全跟体育无关的行业,但是她所积累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可不是退役以后现学的,而是在运动生涯中就不断学习和努力养成的。

那反过来我们能不能这么推论?成功的电竞选手是否也可以有这种华丽转身?

依目前情况来说,很难。不过我还是有很深的运动情结,希望能够引入一些传统体育做得好的地方,让大家在职业素养、职业认同、个人成长上有所提升。特别是我们的电竞队员,他们有天赋,很聪明,也很单纯,在这个时间段里,你用心做一点事情,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回到室外,回到大自然里,你会发现这些职业选手大多都还是单纯天真的孩子

关于比赛胜负,那些高于操作层面的

和黄菁、杨雪见面的当天,正好在MSF差一点弑神成功,SKT惊险晋级之后。在采访过程之中,我们同样聊到了这一场BO5,聊到了SKT和Faker。而从这一点上,又引申出一系列比赛、技术之外,上升到队员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话题。

“一个人天赋高,可以让他有华丽的表演;一个战队的天赋高,可以让他在BO1的比赛中击败一个强队。但如果放到一个更长的运动生涯,更长的竞技周期,放到BO5的这种偶然性变小的比赛中,那么,支撑这个战队打到最后的东西是什么?”

聊到SKT,黄菁的反问掷地有声。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虽然今年的SKT收获了遗憾,但整个赛程之中,他们依旧创造了许多奇迹

PentaQ:相比于传统体育,电竞会更大程度上的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么?

黄:首先,这是一个五对五的比赛,跟篮球一样。影响比赛走势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体操作能力。据我观察,电竞运动对选手的“视觉宽度”、“瞬时记忆力”“视觉想像力”“多任务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心态不好,情绪失控,这个时候运动员就很难驾驭这些能力,例如人在情绪紧张时会变得“视觉狭窄”,以及选择不当、判断失误、忙中出错等。

用你们的行话来说,叫上头。如果你上头了,你的理性判断、信息采集、快速处理、手眼协调等能力都会降低。比赛关键时刻,这对你来说就是致命的,因为这个游戏对手上动作的要求太精细,对操作的精确度要求太高。

PentaQ:还有一句行话叫做“操作变形”,指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黄:举个生活当中最简单的例子,秒表咱们都玩过,按一下是启动,再按一下是停止。我们在球队时队员经常拿这个比谁的反应快,基本上每个人在放松的时候让他连按五六次就能达到极限值。但如果你等这个队员在球场上紧张得脸都变形了的时候,递给他一个表让他掐一下,那肯定水平难差。这个实际上有点类似电竞比赛中的键盘操作,放松专注状态和紧张僵硬状态完全不一样。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在赛场上,电竞选手所面临的压力相比传统体育选手有过之而无不及

PentaQ:一个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到底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以及这种程度对他的职业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出现两个队员的技术差不多,但其中一边能够完全凭借心理因素战胜另一边?

黄:体育竞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它的变量和干扰因素很多,所以我只能是试着去回答这个问题。

比如一个队员的天赋非常好,但思想不成熟,另一个队员的成长性特别强,但天赋没有前者那么高。那么假设这两个队员在队中角色、管理环境、团队伙伴、赛场表现、顺境逆境等因素完全相同的话——当然这是没任何可能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更看好个人成长性较强的队员。

回到传统体育,一个篮球运动员想要达到最高水平,例如NBA,可能25、26岁才刚起步;但对一般人来说,22-24岁是身体最好的状态,这个时候人的耐力好,跑得快,跳得高。但为什么是25岁才刚刚起步呢?因为有其他很多因素在产生影响。比如对篮球的理解,对战局的把控,和同伴之间的交流,自信坚韧的气质,这些都是身体能力、技术能力以外的东西,在电竞中也同样存在。可能现在大家都直观地看谁天赋高?谁的键盘操作好?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选手很难保证自己这些能力不出现下滑。而一旦下降,别的能力又没补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明星选手“昙花一现”的现象。

PentaQ:目前中国电子竞技职业选手普遍比较低龄化,而在韩国、欧美这些国家可能会有比较高龄的职业选手,您认为电子竞技的职业寿命大概是多少呢?

黄: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是,人是“身心合一”的动物,你很难去把人的躯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简单机械地分割开,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如此。

一名电竞选手,他的操作熟练度和大脑反应可能会有一个高峰期,但是并不意味着过了这个高峰他的这些能力就没了,如同断崖般下跌。相反,如果运动员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一些基本能力训练,他是可以保持的。

我经常给队员们举例子。我说中国有个围棋选手叫聂卫平,一代棋圣,围棋界牛人。但他到了职业后期,经常下着下着棋,“咣当”一下,人就躺下去了——原因是缺氧。和电竞类似,围棋不需要超强的跑跳能力,但一样需要耗能——人的大脑重量只占到人体的2~3%,但它的能量消耗占身体总能耗的20%。

电竞选手也一样,你可以不运动,可以任身体自然发展,但是如果你想要一直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么做是不可能的。当我在酒店健身房给队员们做训练的时候,能看到许多欧美选手,甚至韩国选手经常下来锻炼身体。

在带着队员训练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队员练着练着就养成了惯性,小伙子自己找到我,说想多练练,那我就带他练——这就是说明他尝到锻炼的甜头了。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锻炼的真谛永远都是——no pain no gain

PentaQ:所以说其实我们一开始疑惑为什么心理团队要带着队员们做身体锻炼,可能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身体和心理是分不开的。

黄:有些东西是思想上的突破、跨越,没办法在这样一个“小朋友”高度聚集的圈子里去和大家讲道理。所以得用其它的方法。

举个例子,最近在跟队员做赛前动员的时候,我总爱说一句话。我说,咱们这个圈子里能进到职业战队,说明大家都天赋异禀,都对自己都很自信,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容易在这个年龄段迷失,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最厉害,你们不行。

什么时候这种想法能够转变成“我们最厉害,他们不行”,就OK了。这个意思就是,我能让其他队友变得更优秀,让我们的团队变得更有能量,最终在重大比赛中拿到好成绩,这是一个运动员在更高层面获得的成就和追求。

PentaQ:就像刚刚赢了MSF的SKT,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仅仅有优秀的操作,还有操作之外,团队的一面。

黄:SKT的一次又一次翻盘反映出了一种技战术之外,精神层面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平时训练中反反复复的自我折磨;来自于每个队员对游戏的不停探索,甚至来自于他们对自己职业生涯不断的修正。当然,俱乐部的管理和引导也很重要。

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出现电竞天才的人数应该更多。但为什么当我们把这些天才放在一起,团队的整体实力就不如别人呢?这应该令我们深思,同时也是我们应该补的功课,如果你不老老实实补,将来会更吃亏。如果你走的快,可能用10年赶上别人二三十年走过的路,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违反规律,可以超个近道赶上别人。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相比于失落,在上海的失败更加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结束与开始

心理团队的工作结束于10月29日,那一天,最后一支LPL队伍WE倒在了上海,倒在了东方体育中心。

杨雪、黄菁出席了当晚的LPL餐会。在餐会上,平常不怎么说话的Condi对杨雪说:“唉,杨老师,我们输了。”在他们身上,杨雪看到了可惜、遗憾和难过。但同时,也看到了队员们对于失败的正确认识,正如957在当晚所说:“差距还是在于游戏的理解。”

在与心理团队相识、沟通的过程之中,涉及到队员,杨雪始终扮演着那个“保护者”的形象。有些问题之所以不愿透露,是因为她知道这个圈子里的舆论有多么汹涌;她也拒绝提供队员训练时的照片,因为这“涉及到队员的个人形象,也许,可以去征询一下俱乐部的意见”。

在10月29日的餐会结束之后,心理团队在第二天启程回到了北京,并在之后拿出了工作报告,关于本次S7的经验总结。11月4日,杨雪出现在鸟巢的决赛现场观赛,当她在赛前看到镜头中的Faker一直在打哈欠,揉眼睛的时候,她感到了一些不妙。最终,在SKT被3:0之后,杨雪又发了一条朋友圈,上面写着:“今日看的心无挂碍”。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心无挂碍的鸟巢,心理团队也可以放松下来,好好享受一下电子竞技的魅力

S7终究是结束了,两支LPL队伍进入四强——尽管离冠军还有一定距离,但却比前两年有所进步。这其中,有心理团队以将心理团队引入到电子竞技之中的腾讯和Riot的一份功劳。但更重要的是,从杨雪、黄菁角度里,我们看到了电竞这个命题在与体育结合的过程中的问题和方向。

前方的路仍旧遥远而漫长。杨雪告诉我们,虽然S7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未来,也许还有机会再见——现在一切都不好说。相信那一份赛后的工作报告,以及赛中一个多月的相处,都能让队员、俱乐部以及LPL获益匪浅。

结束的已经结束,是时候开始下一段新的旅程。

后记一:黄菁、杨雪眼中的队员们

 在采访之中,我们间或与两位聊到了对于一些LPL队员的看法。正如之前所说,这些队员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可爱、可塑的。

关于Xiaohu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黄:Xiaohu这孩子有一种天生的能量感。怎么说呢?他的好胜心,做事的稳定,自律,勤奋,这些他都具备。

还有就是他足够开放,愿意去尝试一些新东西,愿意去交流。比如身体锻炼,小虎很注意这个,有一天他突然过来跟我说,这两天没练,身体特难受,我想练。这种态度非常open,愿意去接受新东西,在电竞选手中我见的并不多。

关于Mlxg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黄:Mlxg这个选手表面很安静、很瘦弱、貌似不太open,不过也得一分为二看。心理学有个说法叫做“从众效应”,当他自己不愿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做,而且大家反映都还比较积极的话,他通常也不会消极抗拒,所以说集体项目中团队氛围非常重要,会对每个队员产生或者积极或者消极的双重影响。有一个比香锅还要瘦的天才选手,叫smlz,天天跟我们练。第一次训练我就知道他是真的没劲,平板支撑做不了多久就倒地了,然后还特别扭,特没面子,但是后来,在良好的团队氛围影响下,他也是坚持来、努力做。

关于Clearlove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杨:从我个人情感来说,我是很喜欢他的,他是一个极具变革能力的队员。不管他经历过什么,但他仍然有勇气站到职业舞台上去面对大众,本身就很了不起。同时,明凯对每个队员的情感关注非常细致,他能准确地说出每个队员的优势,每个队员需要提高的东西,他对每个队员都是倾注了情感和爱的。

关于Condi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杨:Condi是个很自信的选手,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同样是一个愿意变革的队员。在武汉的时候,他们搬到了洲际酒店后,就跟大部队的训练少了,但他每天都自己去健身房训练,一直到比赛结束。在LPL餐会上他对我说的那句话,能够感觉到对于我的信任。最后,我也给了他一些关于保持身体状态的建议,他答应我回去之后也会坚持锻炼。希望他的职业生涯能更长一些。

关于xiye

“他们眼中的LPL和电子竞技”—— 2017全球总决赛LPL战队心理支

杨:由于黄老师还有关于女篮亚锦赛的工作,所以我和我们团队的其他同事最早接手电竞项目,跟xiye聊天的次数也是比较多的。这个孩子非常的聪明、乖巧、很听话,一张娃娃脸总让我忘记他的年龄。有一次我说:“xiye,你才刚过17吧?”他马上就说:“记错了,我……”在整个S7的赛程之中,他一直表现得非常稳定。

后记二:需要提高的三点

在采访的最后,黄菁向我们概括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三个重点,也是他眼中,目前LPL队伍需要加强和提高的三点。

1、个人调节能力

黄:无论实体运动还是电子竞技,运动员的稳定性、专注程度、精确把握的能力没有本质区别。运动员个体对情绪的自控力,对外界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面对逆境下的快速复原力,对于我们这些电竞队员来讲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2、团队协作精神

黄:前面说过,《英雄联盟》跟篮球很像,比赛胜负要看团队。团队并不是5个人就等于5,有时候可能小于5,有时候可能大于5。那么一个团队的能量、韧性、纠错能力,也同样是任何体育项目都共通的。我们的队员还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比如沟通能力,比如遇到挫折的时候,大家的相互鼓励,互相呼应。

3、职业素养

黄:我们的队员最开始肯定是喜欢玩游戏,是出于一种兴趣爱好去打,但是玩到一定程度,进到某个战队里,置身于职业赛场中,这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原本你是玩家,但现在你要变成一个优秀的职业人。

在此过程当中,你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你的思维、你的行为、你的职业高度。如果大家天赋相差不多,但你在职业素养上有缺失,那很难达到高水平。同时,和职业素养相关的还有一点叫做“职业伤害”,包括“职业倦怠”。我们的队员生活作息跟正常人完全不同,加上他们长时间都沉浸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和普通人的接触并不多——这种生活方式很难让他们支撑太久,特别是在他们青春年少、世界观还未定型的这一时期,为此,我需要做更多思考、更多设计、更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