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北斗自家的店

长按右边二维码,

识别后,

便可入店选购。

更多折扣和定制服务,

请联系我们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微店地址:

http://weidian.com/s/830822453?wfr=qfriend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内容接上期)

实施案例4(11月):课堂学习——将学生收集的“北京地区天气预报”、“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等资料引入课堂教学,探讨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和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实施程序:以“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1.各班学生收集11月6~10日北京地区(中雪)的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图,制作课件并进行地理播报。

2.运用学生收集、整理的“北京地区天气预报”资料和简易天气图,带动全体学生探讨“天气与生活”问题,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实施成效:

1.高一8班伍可以、高一10班杨雨桐同学的地理播报课件制作简明、重点突出,几位同学均对收集到的天气预报信息做了或表格、或统计折线图的数据处理,学习用数理的方法和地理的独特语言表达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课堂学习是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是由学生的探索与发现展开,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现象(11月初的大雪天气)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急需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实效。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3.运用学生“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拍摄的典型景观照片和实地观察测量的资料,探讨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以及研究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加深了学生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课堂教学引发了学生对朝阳建设(北京CBD的建设、6号地铁的建设、居住社区)与生存安全的探讨。

行动反思: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研究结果:

让学生学会“发现、提出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探究和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必须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作后盾,即课堂的有效教学,才能使学生对地理表象观察的更加透彻、思考的更加深入,才能提升地理“发现”的学科敏锐度与问题的探究深度,才能发现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

以“知识”为能力的基础,以“生活”为能力的载体,以“能力”为培养的目标,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地理“发现”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施案例5(12月):选择课题——指导学生自主发现、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师编写“活动教学”设计,为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和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实践素材和设计方案。

实施程序:

1.在学生提出研究意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现、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聘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气象学会、中国测绘局等单位的专家,开展课题研究。

2.从“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学习运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和尝试解决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角度进行“活动教学”设计,总结提炼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实施成效:

1.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提出了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朝阳建设与生存安全,受此启发本人撰写了“北京地区某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估”、“北京云蒙山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北京市朝阳区红领巾公园水质观测”、“北京市朝阳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对朝阳区农业发展”等活动教学设计,将本课题总结提炼的研究成果应用其中,为进一步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和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实践素材和设计方案。

2.目前已有多位学生完成自主选题,与指导教师多次沟通,参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遥感所,调整研究方向,依个人意愿开始进入课题研究(略)。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研究结果:

从学生自主选题的情况来看,一学生的选题来源于学生主体对生活的观察、对问题的思考;二自发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集中在有学习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实验班;三学生的选题研究方向还不够清晰,或研究的现实意义不大,有待于教师的指导。因此,让学生学会“发现”,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能力差异,要注重方向的引导和过程的指导。

五、研究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近一年的行动研究,探讨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发现”能力。

(一)“思想”导引“发现”方向,全程渗透

地理思想主要包括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人文精神、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地理观点和地理视角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或走向成熟的关键性阶段,也正值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学生只有具备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才能发现和提出“朝阳建设与生存安全”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地理科学观”,才能发现和探讨“渤海结冰与气候变化”……正确的、科学的地理思想导引地理“发现”的方向。

地理思想是培养学生地理“发现”能力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地理观点与地理视角的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渗透到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之中。绪论课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地理学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地理学对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贡献。野外考察培养学生热爱我们赖以生存地球的科学素养,了解地震的危害,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把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的科学观念。参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刘东生先生纪念展室”后,曹翊群同学写下了“学习科学精神,学习意志品质,锻炼健康体魄”的感言。

(二)“方法”搭建“发现”通道,前期指导

地理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比如地理观察、地理野外考察、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地理学有其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综合地看待问题:把环境—社会系统或自然—人文现象联系起来;动态地观察世界:要素和系统的变化,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多样的空间表述:图像、语言、数学和数字等方法的运用。只有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方法(罗盘、GPS等仪器的使用、地质标本的采集与识别、野外记录的格式等),学生才能获取比较科学、准确、典型、规范的第一手观察资料,才能在整理、分析正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只有学会了运用地理独特的图像语言和数理方法表达地理问题,学生才能将气象数据资料转化为折线统计图,为同学们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载体,帮助同学们发现和探讨问题。

方法指导应当在实施能力培养活动的前期进行,设计要周全,指导要到位。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进行了前期知识培训和地理野外考察方法的学习,如罗盘、GPS等仪器的使用等,学生的地理观测任务完成的比较顺利。而前期忽略了野外记录格式的指导(野外记录的格式:文字记录要求写在右侧的横格页面上,内容包括日期、天气、路线起止点、观察点的编号、坐标、观察内容以及测量、走访和讨论的结论。图像记录要求写在左侧厘米格页面上,内容包括剖面图、素描图、示意图等,并要与右侧的文字内容相对应),学生是在边观察、边记录的过程中,学习、改进、完善野外记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影响了野外记录的质量,这样的野外科学考察机会对于学生而言不具有可重复性,因而会影响到后期对观察资料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方向和质量。行动研究后期的活动设计也是为了能够更加周到、全面地指导学生选择课题、研究课题而做的行动方案调整。

方法指导还应当在实施能力培养活动的过程之中进行,在学生“发现”方向不正确、“发现”思路不通畅的情况下,及时点拨、及时引导。学生的自主选题“北京的地下防空洞”研究方向不够清晰,“渤海结冰”与北京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研究的可观察性较低,需要教师进行过程指导。

(三)“知识”奠定“发现”基础,内外结合

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地理“发现”能力的载体。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深入生活,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和探索的实践机会,而知识的积累更提升了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质量和深度。

学生通过“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获取了丰富的典型景观照片和实地观察测量的第一手资料,在高一地理“地表形态变化与内、外力因素分析”和“研究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探讨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对“朝阳建设与生存安全”的讨论和研究意愿。地理实践活动中所获取的信息、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拓展和加深,学科知识在地理实践活动基础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地理“发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作为地理实践活动,与地理课堂学习结合“山岳的形成”,与研究性学习结合“朝阳建设与生存安全”、与优生培养结合曹翊群、史宇辰等同学参与“翱翔计划”选择研究地理课题。从宏观的角度去整合地理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用系统的观点去处理课程间的关系,学科类课程可以侧重承担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活动类课程可以侧重承担信息获取、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情感培养教育,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取舍、重组、拓展、延伸教材,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导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感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学科的价值。

(四)“主体”决定“发现”价值,关注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现”的主体。以往的教学更多地是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取典型的生活案例,进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而从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探索、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研究较少。本课题试图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从研究表明:

1.依据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获取丰富的生活素材、地理信息,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的基础之上,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自觉参与地理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以下策略培养学生“发现”能力:课堂——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课外——生活实践、能力提升,内外结合。

2.依据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师“传思想”、“授方法”,导引学生“发现”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学知识”、“练能力”,提升学生“发现”地理问题的价值和深度。

教师可以根据以下策略培养学生“发现”能力:思想渗透,方法在先,知识奠基,能力提升。

3.依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和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导引学生学会“发现”有“学习价值”的地理问题,面向优质学生导引学生学会“发现”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按照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支配学习时间,运用学得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能力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教师可以根据以下策略培养学生“发现”能力:关注差异、目标分解,突出主体、自主发现。

六、参考书目

1.鱼霞.《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邓有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4.夏志芳.《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陈树杰、罗成德.《中学地学科技活动》[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完)

本文已发表于《以行动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声明:本文由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斗地理立场。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

北斗地理

权威考试资讯,

名师指导备考,

尽在北斗地理。

搜索微信号

或长按图下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beidoudili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