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10月29日在京举办,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未来科学大奖的三位获奖者在媒体见面会上,均不约而同地感谢这个大时代,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们三位科学家取得如今的成就。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中国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表示,很感谢这个大时代。他说他在河南出生在驻马店长大,从小追求简单,有今天不容易,赶上大时代很幸运。施一公教授称从恢复高考后接着经历改革开放,开始有开放的心态,国家和百姓积极向上,从小学到大学,在充满正能量环境下长大,能有机会接受好的中学教育,直到进入清华在接着能有机会出国最后回国这一历程,感受真的很深。现在我国每年有500万人留学,300万人回来,中国巨变正在这个大时代发生。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在谈到未来在研究方面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计划时,施一公称重大课题肯定会做下去,但是会时刻感受到同行的压力,会不断前进;人才培养方面,他表示要不断创新,可以在课堂上启发这种思维,通过讲授启发思维。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潘建伟表示,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对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尊重和呼吁更多人从事科学都很有意义。得益于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支撑着科学家有条件做科学实验,做量子通讯这样的研究。潘建伟说,量子研究,“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放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企业家群体在富裕之后开始在科学领域投资,也让科学研究迎来了新时代。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呼吁更多的人从事科学,这是科学大奖设立最有意义的事。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教授、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许晨阳表示,是时代造就他今天的成功,未来科学大奖和诺贝尔奖有众多不同,前者有数学奖等,后者没有,“科学大奖要坚持做下去,肯定会超过诺贝尔奖”。

在已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5位科学家中,1981年出生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是最年轻的,这令众多80后羡慕不已。很多年轻人将许晨阳作为模范榜样,将其研究成果和个人经历公布网络,许晨阳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做明星的压力是很大的”,许晨阳表示,他希望的状态是每天待在办公室里做研究,并不偏好与人接触,但通过这次获奖,他“无意间”为数学家做了宣传,让社会知道数学家的所作所为,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青年参与研究。

人物档案

生命科学奖 | 施一公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王晓东、饶毅、何川、骆利群、谢晓亮与李彦宏一起揭晓生命科学奖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施一公

1967年生于中国河南,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教。现为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

获奖理由: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物质科学奖 | 潘建伟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徐小平、季向东、丁洪、吴鹰与邓锋一起揭晓物质科学奖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潘建伟

1970年3月生于中国浙江,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获奖理由:奖励他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 许晨阳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夏志宏、励建书、田刚、李凯、丁磊、马化腾、王强一起揭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许晨阳

1981年出生于重庆,2003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200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教授。

获奖理由: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

未来科学大奖

成立于2016年年初的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未来科学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以及国际同行评议制度。未来科学大奖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社会推荐。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不参与提名,在任职期间及其后两年,也不能被提名,以保证大奖的公正与公平;国际同行评议,是科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公正高效的同行评议是保证科学质量的基础,更是代表了未来科学大奖的高水准。

去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是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去年“物质科学奖”得主是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他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单层铁硒超导等新奇量子效应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工作。





了解更多科普信息,请关注邯郸科普微信公众平台“邯郸科普”是邯郸市科协科普微服务平台的简称,该平台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邯郸科协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一种新途径,也是邯郸科协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的一个新手段。微信号:hbhdkp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

轻松关注邯郸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