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生态养殖,农民收入增加了,集体经济壮大了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河蟹生态养殖,农民收入增加了,集体经济壮大了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当涂塘南镇是生态养殖“当涂模式”的发源地,塘南水产品大市场是皖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华东地区镇级规模最大的河蟹专业批发市场。日交易量达15万公斤,高峰期时达25万公斤,年交易额达8亿多元,辐射广州、上海、北京、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生态养蟹科创孵化地





加快生态养蟹产业提升离不开科技支撑。2000年,该镇开始建设塘南水产科技示范园,园区面积1050亩,是马鞍山市成立最早的水产科技示范园。经过三期工程建设,园区内建有标准化池塘38个,建设进水泵站一座,给水渠道3000余米,铺设水泥路3000余米,建成全市第一家水产试验室,配有专用供电变压器两台,低压线路贯通整个园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休闲垂钓、苗种培育、科技培训、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被评为省级水产科技示范园。先后与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农大、安徽省农科院和上海海洋大学签订多个合作协议,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技示范园建立产学研基地,设立上海水产大学塘南博士生工作站。





园区借助项目实施,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渔业综合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升科技成果对渔业的贡献率。先后承担并开发了河沟生态养蟹技术、稻田生态养蟹技术、浅水湖泊生态养蟹技术、虾蟹生态混养技术、蟹鳜生态混养技术、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等多项以河蟹为主导的生态养殖技术,有3个国家级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一个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项目,9个市级农业科技项目,获得省部级和市级科技奖多项。园区技术人员参与制定了当涂县河蟹“十项标准”,其中有三项上升为安徽省级地方标准。





河蟹产业现代化样板地





塘南镇高度重视河蟹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围绕产业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着力打造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以河蟹生态养殖为特色,水产企业和水产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现有水产企业5家,水产专业合作社5家,水产协会1家,省级水产科技示范园1家。涉及水产品苗种繁育和生产、饲料生产和加工、水产品批发流通和社会化服务。





塘南水产品大市场是皖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华东地区镇级规模最大的河蟹专业批发市场。日交易量达15万公斤,高峰期时达25万公斤,年交易额达8亿多元,辐射广州、上海、北京、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该镇以雨顺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实施河蟹标准化养殖,推进健康、安全、清洁生产,河蟹、青虾等多种水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农业部批准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的“花津湖”品牌2009年和2011年在全国第三、第五届长江水系河蟹展评会上先后荣获优胜奖和优质奖。该公司开发并应用的河蟹水稻种养结合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在长江水系的河蟹产区可为独树一帜。千亩以上连片规模标准化基地30多处。





河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塘南镇围绕河蟹产业服务的蟹用饲料、渔药、网具、种苗、交易市场等服务日趋完善。全镇共建立冰鲜鱼冷藏库20多座,冷藏能力10000多吨。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服务部在我镇设立2个分店,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蟹病防治服务。全镇建立蟹种培育池5000多亩,年产规格蟹种近1亿只。镇长董强说,河蟹生态养蟹技术的推广普及,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水体生态环境,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推行“河长制”的示范地





近日,安徽省河长办督查组深入塘南镇实地查看镇村级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认为,该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行河长制,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值得在全省进行推广和交流。





“将河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镇村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一经发现镇村干部所包保河流环境因人为原因发生破坏的,年底不予评先评优,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相关责任追究制度。”镇长董强说,生态是河蟹产业的命根子,也是农民致富的钱袋子,今年以来,通过摸家底、建机制、强保障、严考核,加强全镇河湖管理保护,截至目前,已有75名河长走马上任,全镇范围内485条大小河流都有了“守护人”。





“河长还真管用。”说这话的是养殖户籍宗书。籍宗书在三条港水系承包了300多亩水面,水下自己养鱼,水面再转包给浙江人养珍珠蚌,承包费托了底,养鱼就稳赚不赔。由于养珍珠蚌造成水质富营养化而被取缔,收入自然就减少了一大块。河长汪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请来技术人员帮助进行水体修复,投螺种草。籍宗书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后,改为效益更高的鱼蟹混养,收益会越来越好。





塘南镇实行河长制,不是发个文竖个牌就了事,而是树立“全面整合、统筹发展”的理念。该镇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中,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用于全镇水环境保护及河长制落实工作。整合水系连通、水阳江下游防洪治理等项目资金,打通全镇5条主干水系,对15条河湖流进行了重点治理管护;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对中心村周边的沟塘进行清淤,目前已完成沟塘清淤52口,打捞沟塘漂浮物30多吨。全镇生态养殖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三类标准,农村的人畜用水安全得到了保证,农民的居住环境因此得到了极大改善。养殖效益的提升,带来了养殖水面承包价格的提升。





镇长董强说,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水体生态环境,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全镇生态养殖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三类标准,农村的人畜用水安全得到了保证,农民的居住环境因此得到了极大改善。养殖效益的提升,带来了养殖水面承包价格的提升。十年前,养殖水面的承包费平均为200元/亩左右,现在升值到800元/亩以上,高的甚至达到2000元/亩以上。由于河沟、荒滩等养殖水面绝大部分属于村集体所有,养殖水面的升值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村每年水面发包收入最高300万元以上,一般至少也有10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总收入超20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用于新农村建设,如修路、架路灯、村民医保、老年健身院建设等。蟹农河蟹养殖亩利润从十年前的200元/亩增加到今年的4000元/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