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照料孩子,除了平时的吃、喝、睡之外,「陪伴孩子游戏」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之一,除了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帮助孩子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感觉统合」这个听起来陌生的名词,其实从日常生活的玩乐中也可以达成,在了解观念之余,也别忘了放下杂志,享受和孩子亲密互动的育儿时光。

孩子跟上没?发展指标告诉你

发展指标之所以重要,正是由于它不但代表着孩子外显动作能力,更能从中了解其包括营养、教育等等的发展进度,也反映宝贝脑细胞吸收及增长状态,甚至是骨骼、肌肉发展,照顾者能从中了解孩子在养育过程中,是否有哪些部分需要加强;若医生或家长越早察觉孩子的发展进度落后,也更能及早找到问题并介入。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发展指标=统计数字

那么,发展指标是从何而来的呢?

所谓的发展指标,是根据一连串脑神经及幼儿行为的研究统计而来,应是大多数婴幼儿都能够达成的指标。不过,「参考发展指标之外,也应考虑其个别差异。」蜜姐提醒,每个孩子由于生活经验及发展状况不一,不见得会和发展指标完全相同。

3岁前是发展重要关键

广告用词「3岁定终生」,对许多爸爸妈妈来说其实并不陌生。这句话虽有其依据,却不应该被当作恐吓家长的理由。孩子在3岁以前若时常接受丰富的营养及教育等刺激,其脑细胞将会增长快速,那么将来学习新事物时,便能出现较快的反应。

6岁,另一个发展高峰

在孩子3岁过后一直到学龄前,接下来还会有另一个发展的高峰出现在6岁左右,此时脑神经快速的增长如同3岁时期,孩子们经由看、听、摸等动作可让脑中神经增生并产生连结,一旦连结产生,那么将来学习事物时的效率就会高一点;反之,当大脑的连结被弃而不用就会逐渐消失了。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生长指标v.s.发展指标

在儿童健康手册中,除了发展指标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量表,是以身高体重做纪录的「生长指针」,在儿童健康手册内以「儿童生长曲线图」的方式呈现,这个指针主要记载了孩子可被量化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数,这类的数据代表着孩子们对营养的吸收状况,因而影响到包括身高等生理发展。

至于「发展指标」指的偏向于幼儿的能力堆栈,较不会在特定时间点以量化的方式测量孩子行为,而是检视在某个时间范围内,孩子阶段性的能力有没有出现,藉此了解孩子是否能在适当的刺激下习得某些能力。

生长迟缓与发展迟缓间之关系

当孩子的生长或行为出现比指标「慢」的倾向时,专业医生将会诊断是否已出现迟缓的现象,而在孩子的迟缓问题中,又可分为「生长迟缓」与「发展迟缓」两类。生长指标与发展指标两者之间虽有相关,但是否直接互相影响必须经进一步评估才能明朗。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了解孩子的发展

在我们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与迟缓问题拥有初步认识后,紧接着要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粗动作、细动作、语言、人际互动的发展过程,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能令爸妈感到无比的欣喜!

1~3岁发展指标

孩子飞快的成长,代表他们在生命历程的前三年,有着快速而惊人的改变,发展指标将这些不同阶段呈现的样貌,以外显指标做了更细项的呈现,并将行为分作下列四个面向:使用大肢体的粗动作、较精细操作(例如使用手指)的细动作、与人沟通最重要的语言能力,和团体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人际互动行为。

粗动作,从抬头到踏步

所谓的粗动作,指的是婴幼儿使用身体躯干活动,例如转动脖子使眼睛能看到范围更广的景物、使用双脚跑步让孩子到更远的地方探索等等。粗动作的发展会从简单的头部、上肢渐渐转移到下肢,粗动作的发展历程如下:

●4个月以前:躺在婴儿床上的小宝宝会逐渐对周遭事物感到好奇,并尝试挥动手脚想靠近。

●4个月大:婴儿开始出现欲翻身的行为(有些医生及儿童健康手册认为翻身大约在6个月大时出现)。

●5个月大:趴在床上的宝贝主动尝试将头撑起,脖子也变得更有力量。

●6个月大:举手的高度可以超过头部。

●7个月大:孩子会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帮助自己坐起来,包括翻身、将身体撑起并坐稳不倒。

●8个月大:婴儿开始爬行。这个动作的进程相当自然,好奇心会让宝贝开始学习移动身体,但有些孩子会跳过爬行,直接尝试用双腿站立移动到目的地。

●12个月大:扶着家中各项家俱等物品开始练习走路。

●14个月大:不必靠别的物品,自己就可以好好行走。

●1.5岁到2岁:将球放在固定位置,孩子能够用脚将球踢出去。

●2岁到2.5岁:使用双脚向上跳。

●2.5岁到3岁:可以骑三轮车。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细动作,手指能操作越来越多动作

相较于粗动作,手部的细动作较不易被观察,需要倚靠照顾者提供越来越精细的游戏,才能让宝贝有机会多动动手指头,帮助小肌肉越来越灵活。细动作的发展历程如下:

●3个月以前:伸出手掌触摸物品。

●4个月大:孩子将手掌张开,若给他物品可以抓握1分钟。

●6个月大:家长将布盖在孩子头上,他可以自行将其掀开。

●7个月大:能抓着东西敲敲打打。

●8个月大:对有兴趣的物品,会使用「姆指+食指」侧抓握物品。

●10个月大:可放手将物品交给别人。如果孩子学不会放手,爸爸妈妈可轻轻抓住孩子的手掌向下推压,由于肌肉的用力方式改变,自然会松手将物品放下。

●12个月大:会拍手,将物品放到容器中。

●1岁到1.5岁:会使用笔乱涂鸦,将积木一层层迭起。

●1.5岁到2岁:给予孩子1~2公分的珠子及粗线,他们能将线穿过珠子。

●2岁到2.5岁:可串3个珠子且珠子不会从线的另一头掉出。

●2.5岁到3岁:可迭8个以上的积木,并能将纸折半。

语言,牙牙学语到「为什么」宝宝

您的个性比较沉默寡言吗?试着对孩子多说说话吧,即使他们看起来还不懂得如何响应,但适度的语言刺激将能促进孩子标达方式越来越丰富。语言的发展历程如下:

●6个月大:会发出无意义的声音。

●8个月大:出现像爸爸、妈妈一样的特定声音,但此时仍属于声音无意义的阶段。

●10个月大:开始喃喃自语。

●1岁:会叫「爸爸、妈妈」,此时声音是有意义的,孩子知道自己叫的是谁。

●1岁到1.5岁:对于不喜欢、不要的事物会说「不」,且会以迭字说出两种东西的名称。

●1.5到2岁:说出物品完整的名字。

●2岁到2.5岁:使用「你、我、他」等代名词,如「给强强」、「我不要」等。

●2.5岁到3岁:孩子开始有一大堆「为什么」、「那是什么」等问题,家长容易被问到失去耐性不想回答,但这是孩子练习表达并藉此得到满足的时期,即便简短回答对他们来说也都很重要。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人际互动,意识他人存在的过程

生活在人类社会,基本的人际互动很重要,这将是一生都在不断学习的任务。3岁以前的人际互动,仅限于越来越了解身旁人的存在,并透过了解游戏规则学习尊重他人;若家长不够了解孩子的人际互动发展,强硬规定孩子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能会引起孩子的不快!孩子人际互动的发展过程如下:

●3个月大:开始对脸孔进行辨识,知道面前的是另一个人。

●8个月大:开始认生,只愿意让熟悉的人抱。

●10个月大:会拿玩具给熟悉的人。

●1.5岁:和人的感情变多,喜欢拥抱并透过模仿来讨好他人,且开始出现分离焦虑。

●1.5岁到2岁:会对周围的人下命令。

●2岁到2.5岁:出现「我的」概念,只要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可能会加以保护不愿给别人。

●2.5到3岁:了解游戏规则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在同一个区域内玩耍没有问题,但还不会合作。

为孩子补充「感觉统合」营养

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感觉统合」,就是利用科学的方式,让孩子经由各种不同的刺激与反应,使大脑了解:「看到书可以拿起来翻阅学习」或「看到球就拿起来玩/躲避危险的球」等事件。

大脑发挥整合感觉的效能

人类之所以可以学习、可以行动,是由于我们天生的感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在接收信息之后,经过大脑这台「超级主机」处理信息,淘汰或挑选内容,评估事物的重要性后,再传达给身体肌肉进行反应。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一定重视感统对2-12岁的孩子的帮助

剖腹产、早产的孩子         

多动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没耐心


早期爬行不好,使用过学步车  

爱爬高、兜圈子跑、久转不晕

       打人推人、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       

平地摔跤、走路不稳、行为笨拙

发音不清、爱哭、胆小、粘人、不自信、不合群

粗心大意、比较马虎、写反字、易出格

讨厌被触摸,不爱洗澡、剪指甲、理发 

反应迟钝、丢三落四

学习力障碍,认字、阅读困难 

自言自语,爱接话茬

预约测评:杨子老师 18053945500

0539-8611230

预约测评:阿奇老师 18753978851

孩子变强,熟用感统!【建议收藏】

感觉统合三阶段教学简介

第一阶段 基础能力打造阶段 (调整)

训练项目:通过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空间、听觉感知等基础训练,调整八大运动功能, 平衡、肌力、方向、韵律、 协调、松懈、速度、变化。进而达到身体机能的提升。

第二阶段 加强基本能力的掌握阶段(改善)

训练项目:

通过第一阶段积累训练,在八大运动功能调整的基础上,增加球类运动、手眼协调,双侧协调,大脑整合、运动企划,提升视知觉、(视觉辨识、视觉记忆、视觉顺序、 视觉广度)及手部肌力训练等项目,来达到学习能力及专注力的提升。

第三阶段 全面提升内在成就动机训练阶段(提高)

训练项目:把前两阶段空间训练所建立的能力转化成平面能力、通过结构化教学,提升注意力、 记忆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互动合作、个人目标、社会自理、语言发展(听觉辨识、 听觉记忆广度、语言广度、听觉顺序) 家庭配合实施状况检视等。全面提升儿童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