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给中国家长的文章:为什么艺术教育无法被替代?
点击上面
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订阅欧美内参。
欧美内参(微信号:zoujinoumei)——国内首个全面解读欧美社会的微媒体,全球数百万华人的精品阅读选择,深刻、独到、精致、有料。观欧美,比中国,你的视界,从此大不同。
商务合作请联系QQ:3103302190,投稿请联系:whazhhh1@163.com
来源:LCA,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马云的这番话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 5 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感意外。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我想,这里说的“有用”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而是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的能力。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艺术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当父母从内心爱上艺术的那一刻,这一切才真正发生。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在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所有年龄阶段中,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艺术的心灵。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色彩、声音、韵律等。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7-14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智识教育强调的是逻辑的、理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左脑。艺术教育则侧重于直觉的、感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类天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也是考察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很多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都会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艺术是神圣的,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要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必不可少。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儿童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唤醒,又是否在相应的精确之后,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通过艺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沟通能力。因而,艺术教育也是对美感的唤醒。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调适能力差,净化能力弱等问题。而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化”向“艺术化”转变,这也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赎的功能。在日本等国家,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如通过绘画疗法,让病人释放并表达自己;通过音乐疗法,让病人发泄情绪;通过戏剧疗法,让病人借助于表演回归自我......。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内参君认领(可发邮至whazhhh1@163.com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内参君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内参君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本参向大家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潘幸知(ID:sharpshow)
一句话,没有在深夜读过潘幸知的人,不足以谈婚姻。
- 女人大街上被打,只因这件事
- 紧急通知!诺如病毒来了,六安人请注意!
- 最美的盆景 一盆就是一座房子
- 【大美鞍山】鞍山这两个村被国家点名了,发展不可限量
- 地理快讯|刘彦随研究员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科学奖!
- 人民日报 | 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
- 12月15日台州房产交易数据.
- 伤愈 | 巴萨1亿先生完整参与训练 国家德比能上场
- 国家正式批了!武汉将拥有六个火车站!更激动人心的是……
- 申城气象指数(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