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风云】R民智紓民困 賴政治決策建好北大門

【澳门风云】R民智紓民困 賴政治決策建好北大門

「天鴿」風災致關閘巴士總站嚴重水淹完全停止運作至今逾月,期間,政府將24條巴士路線分流到附近10個站點上落客,由於是天災,居民逼於無奈忍受各種不便和秩序混亂,以期當局盡快修復總站重新投入服務;可是,交通局早前公布,政府會將原有的關閘巴士總站改善計劃一併與修復工程施工,為此,要耗用兩年時間,預計至2019年第四季才能整體完工,至總站重新啟用前,會維持現行的10個分流站點運作;且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隨後更寄語澳門市民,不要對重建工程抱太高期望,因總站先天掣肘,修復後的狀況只會較受災前稍好,為此,引發社會強烈反彈,尤以針對早為社會詬病的關閘總站悶熱和空氣混濁,以至周邊交通困局,社會紛紛提出各種改善意見,希望政府謀定而從動。

  關閘巴士總站投入營運13年以來,經關閘口岸進出境人流飆升,整體關閘口岸及區內環境、交通布局早已跟不上社會發展形勢,總站的各種修改、完善配套,只是小修小補,頭痛醫頭,見步行步。及至2010年政府招標「關閘口岸暨周邊環境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編製服務」,以期打造好這個「北大門」形象,梳理輕軌、巴士、旅遊巴、賭場巴,以及私人車輛完善區內交通規劃,甚至提出搬遷工人球場和特警總部的構想來配套整體布局,可是,至今該規劃還是只聞樓梯響,未見有任何方案供社會知悉。

  更甚的是,輕軌澳門半島線關閘站點、粵澳新通道、港珠澳大橋通車,形成關閘為紐帶,配合東北、西北區交通連通的整體北區交通布局規劃,可謂逼在眉睫,然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似乎仍在各有各做,以至給市民的感觀是「各有各不做」,及至風災水災令到關閘巴士總站癱瘓,問題才一次過「爆發」,待政府「拆彈」。

  關閘總站巴士路線分流到區內10個站點,本就是臨時措施用以應對災後一時之急,卻被政府和官員解讀成「市民和巴士服務使用者習慣了」的構想,因而提出「兩年整修」方案,無視10個站點不是徒步路程偏遠、路況不佳,便是在狹窄空間難以應對龐大的多線巴士候車人流,每每秩序大亂;還有,臨時站點指引不清,露天候車環境難以在惡劣天氣下體現以用者為本,一切,都不能僅僅以1個月的「臨時成果」看作可以持續兩年運作,政府所提「兩年願景」引發社會反彈,是可以想像的因果關係和早晚現象。

  當然,我們肯定當局作出的應急和努力,以至日前召集議員、立法會選舉當選人和社團代表共同探討問題,以期廣泛聆聽社會意見,集思廣益。但是,正因為關閘巴士總站和「北大門」今天形成一個交疊的門戶亂象,交通樞紐連通東北、西北幹線,以至配套輕軌站點的設計更進入重要時刻,可以說,這已超越了交通局、建設辦等相關部門的權限和能力,問題顯然提升到「政治」層面,除要廣徵意見完善北區整體規劃,又要針對眼前巴士路線分流問題,免致市民怨氣深積,更有賴從「上層」、「政治」層面,配合部門「施工」方案,綜合化解這個既是「危」,也是「機」的「死結」。

  我們認為,擺在政府和廣大市民面前,有臨時巴士站點設置短期問題,必須「以民為本」人性化改善,採取最短步行距離、優化路況,方便居民和旅客;中期而言,就是關閘總站修復方案應「大修」,還是僅僅「還原」風災前的模式;至於長期,更應從整體北區布局配合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建設在即的規劃,以及港珠澳大橋通車,以至未來輕軌關閘站點的設計來全盤考慮,利用搬遷工人球場和特警總部,加上區內官地等,將關閘口岸區規劃成為連通東北、西北兩大交通大動脈的節點。

  我們相信,只有政府開誠布公,廣納社會意見,急民所急,以「服務型」政府公僕精神來應對這個短、中、長期困局,做到訊息透明,為民紓解困難,才能推動市民對政府政策、施政具備信心信任,來熬過臨時巴士站點的煎熬,共同締造未來美好願景,在非常時期,以非常手段,來應對非常困難。尤其在特區政府施政方面,跨部門協調工作,以及上層的政治決策,更應匯民智,紓民困,才能凝聚社會合力,萬眾一心,化危為機建設好「北大門」。

免责申明:部分文章与素材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弹出菜单后,再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澳门风云】R民智紓民困 賴政治決策建好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