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关闭顺风车:明智的感性选择,糟糕的商业决策( 八 )
6年成长、18轮融资以及千亿估值貌似足够了,但商业逻辑是不稳定的且随时面临挑战,过往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快车之后有Uber,Uber之后有美团。
滴滴的忧虑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背离了共享经济的本质,北京交通委和高德地图认为网约车加剧拥堵,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报告认为网约车制造了更多的非必要出行,与传统交通工具抢夺客源,人为扰乱了正常秩序。
所以无论滴滴还是Uber,最终的优势都会聚焦于一点:证明自己不是野蛮生长,而是智慧交通的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依赖大数据和算法优势。
用张博的话说,滴滴对用户需求的预判性洞察使得平台知道什么时段、哪些地段会出现拥堵,某个写字楼或shopping mall会在什么时间突然涌出大量客流。
这正好是顺风车的战略价值。
- 滴滴司机出车前须先“考试”
- 滴滴停止夜间服务后:有黑车司机表示“收入翻倍”
- “滴滴式”家装服务:共享工人服务专业性参差不齐
- 从滴滴消失后的态势看,它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 滴滴夜间停服后利好了谁 听其他专车平台司机怎么说
- 滴滴夜间停服后利好了谁?有出租司机一晚多赚200元
- 必须对网约车顺风车驾驶员进行背景核查
- 滴滴夜间停服后利好了谁
- “一键报警”形同虚设 滴滴回应:功能尚在完善
- 多部门联合检查组进驻七家网约车顺风车平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