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现实吧,家庭出身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五 )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悄然揭示了美国阶级差异形成、延续和固化的深层次机理。正如书作者在全书开篇所指出的那样,近一百年来,教养孩子的理念、逻辑和知识体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心理学家都强调协商、交流为主的教育管控机制,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新的理念和做法,已经广泛的被中产及以上阶层的居民家庭所接纳。而在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家长则大多延续着严厉管教、体罚、命令式安排与大量自主支配时间相结合的“管教-放养”模式。教育、教养理念的差异,直接导致教育、教养结果的差异。另外,由于美国中产及以上阶层的居民家庭,更具有保障孩子发展兴趣和专长的财力,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词汇量,也有机会体验更多的语汇环境。

这些因素与差别很大的学校教育叠加起来——从统计数据来看,中产及以上阶层的孩子,确实因此更可能养成独立思考、协作行动甚至创意思考的习惯,以及相关的能力素养,更可能承继其父辈所处的社会阶层所对应的职业,更可能拥有挤入更上一级阶层的机会。而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其父辈延续的教养方式影响下,会对既有的制度安排、社会文化、发展机会表现出疏离,会不自觉的接受阶层固化的现实,在成年后成为父辈一样的人,嗯,这也叫做从低端来,到低端去。